[2002]204号)8)住建部《关于加强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建规[2011]31号)9)《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2、上位规划与相关规划依据1)《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2)《三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3)《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其它各类专项规划第3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确定的三明城区和沙县城区南部的三明新区的建设用地规划范围(以下统称规划区),其中三明城区范围包括梅列-三元主城区(以下简称主城区)、洋溪组团、荆西组团、莘口组团和岩前组团;三明新区范围包括沙溪河南岸的铁西、水南、琅口以及沙溪河东岸的金古;规划区具体范围为:北起金古工业园,南至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和薯沙溪水源保护区,东起东部快速通道东侧200米,西至三明台商投资区吉口新兴产业园,近期规划建成区范围总面积约54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2011年—2015年。
第5条规划编制重点1、建立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检讨和滚动完善机制。
2、为以政府投资主导的公共开发项目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设空间保障。
3、明确规划区近期不同区域的重点发展策略。
4、提出规划区近期道路、市政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安排。
5、处理近期与远期发展的关系,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第6条本规划的成果由规划文本、图则和说明三部分组成。
文本和图则为法定有效组成文件,规划说明是对文本和图则的说明。
第7条强制性条文本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城市近期发展建设进行控制和指导的法定依据,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与空间利用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应与本规划相协调。
第二章规划目标及策略第8条近期建设目标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特色型山水城市。
第9条近期建设规模1、人口规模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加大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力度,提高人口总体素质。
规划至2015年,规划区城镇人口45万人。
2、用地规模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集约利用、优化布局。
规划至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54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约17.84平方公里。
第10条近期重点发展方向空间拓展方向为“北跨、西扩”。
北跨——服务中心由三明城区向北跨越至沙县城区,重点打造三明新区,形成海西内陆山区的区域性服务中心之一。
西扩——是产业空间集中向西扩展,重点建设台商投资区吉口新兴产业园、小蕉和高源工业区。
第11条近期土地供应策略近期土地供应总体策略为:“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比例”,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引导各类用地比例逐步趋向合理。
第三章近期空间布局规划第12条空间发展战略按照“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原则,拓展城市框架,奠定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布局,提升环境品质。
第13条空间布局结构构筑“两区四组团”的城市结构。
两区:梅列-三元主城区、三明新区;四组团:洋溪组团、荆西组团、莘口组团、岩前组团;第14条重点开发地区重点开发地区是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新开发建设活动为主的地区,需要政府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建设和管理,发挥其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带动和提升作用。
按照“四高”标准和“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规划建设。
建设模式“整体规划、基础先行、项目带动、分片实施”。
规划确定近期七大重点开发地区为:1、三明新区以南三龙铁路和向莆铁路建设为契机,结合三明北站、陆地港和海西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的建设,重点拓展北站周边地区的发展空间,通过工业、商业、物流业共同促进启动三明新区建设,将三明新区建设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综合服务的现代化新区。
2、岩前组团依托位于长深高速和湄渝高速(重庆至莆田)交汇处的交通优势,依靠政府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园林绿化工程等的投入形成交通网络和环境雏形,重点通过行政牵引、环境牵引及重点项目牵引,拓展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完善产业园生活配套,打造未来规划区产业发展龙头地区。
3、洋溪组团结合东部快速通道三沙段的建设,启动洋溪组团的建设,重点培育研发孵化、休闲服务和高端居住职能。
4、贵溪洋片区以东部快速通道、徐碧新城和体育中心的建设为契机,推动城市空间北拓,启动贵溪洋片区的建设。
5、陈大片区加快翁墩物流园的建设,优先发展商贸物流,推进城市服务功能向北拓展,加快陈大片区的建设,形成以高尚居住、现代商贸物流和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新城区。
6、小蕉片区优化工业用地布局,加快推进小蕉工业区的建设,加快产业链延伸,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力求将小蕉片区建成现代产业新城。
7、台江片区依托南三龙铁路三明南站的建设,启动台江片区建设,重点在站场周边发展商业集中区、职业教育中心、黄坑工业区和大坂商住区,为三元台江-城关区级服务中心的建设做好准备。
第15条重点改善地区重点改善地区是指区位重要、建成度较高、城市面貌较差的“城中村”和老工业区以及急需通过整理和改善以提升功能的地区。
按照“两保持、两降低、两提高”的总体思路改造更新,保护历史文脉、改善居住条件,将旧城改造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新型社区。
规划确定近期五大重点改善地区为:1、下洋片区依托会展中心、文化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逐步改造“城中村”,通过合理的房地产开发力度和时序,有序推进配套完善的居住小区规模的住宅建设,优化完善居住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服务。
2、富兴堡片区以“三旧”改造为楔机,通过企业搬迁梳理地块,改造整治,配套学校、公园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提高该片区的居住环境品质,使其与主城区环境景观相协调。
3、白沙片区通过铁路沿线改造和道路改造、建设,逐步改造旧城区和“城中村”,提高该片区的环境品质,改善环境景观,成为主城区的和谐组成部分。
4、荆西组团逐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完善生活居住配套。
利用三明学院对高素质人才聚集优势,结合荆东工业区主导产业增强研发水平,形成产、学、研于一体的高教中心。
抓好三元经济开发区荆东工业区的建设,作为近期荆东城市居住、工业用地拓展的一个区域。
5、莘口组团控制规模和发展方向,保证生态景观不受侵占。
第16条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城市发展方向和已知近期拟建设重大项目对用地的需求,本着集约布局原则,本规划在《三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和《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基础上,划定了近期规划建议土地利用空间范围,具体用地指标如下表1:表1 2015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单位:公顷)代码用地分类梅列-三元主城区三明新区洋溪组团荆西组团莘口组团岩前组团规R 居住用地954 315 66 30 51 116 15 C 公共设施用地336 135 77 98 3 63 71 M 工业用地610 72 0 63 0 362 11 G 绿地373 276 39 33 6 103 83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88 33 11 10 2 13 15T 对外交通用地54 53 4 0 0 15 126 W 仓储用地82 68 0 8 0 32 158 D 特殊用地13 0 7 0 0 0 20 S 道路广场用地420 148 36 38 8 76 726 [td=1,1,181colSpan=2]2930 1100 240 280 70 780 5400总计第17条空间分区管制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等四类管制区。
1、禁建区范围及管制要求分区范围与特点:为生态敏感、严格保护或者禁止开发的区域。
主要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交通市政走廊控制带等。
管制原则与要求:生态首位,保护第一。
禁建区以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质量为第一要务,原则上禁止城市建设行为,杜绝任何形式的破坏活动;严格按照各类相关法规规章进行管制,逐步清退禁建区内不符合规定的现状建设用地。
2、限建区范围及管制要求分区范围与特点:为控制开发或限制开发的区域。
主要包括一般农田保护区、历史风貌街(片)区、生态缓冲地带。
管制原则与要求:限建区应保护生态环境,严格限定开发行为。
空间管制保证该区生态缓冲带的作用,同时对其建设进行适当引导和控制;由政府统一组织对限建区土地进行储备,建立限建区土地储备管理库,严格限制在限建区内审批建设项目。
3、适建区范围及管制要求分区范围与特点:适建区为适宜城镇和产业发展的区域,包括规划建设用地及发展备用地(不含现状建成区)。
管制原则与要求: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建设,合理控制建设规模与开发强度。
以批准的各类规划为依据,严格按照规划的范围、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及控制指标、设计条件和环境要求开展进行;综合协调适建区内城市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有序进行土地整备,合理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长规模和速度。
4、已建区范围及管制要求分区范围与特点:为现有城镇建设区。
管制原则与要求:应优化功能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根据各级城乡规划,进行集约利用,综合协调已建区内功能布局,继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加强已建区的更新改造和环境整治。
第四章近期建设规划第四章近期建设规划第一节住房建设规划第18条按照“提升旧城区、拓展新区”的建设方针,保持旧城区风貌,对居住环境优化升级;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的要求建设三明新区和洋溪、荆西、莘口、岩前四个组团及贵溪洋、台江、陈大、小蕉等片区,高标准配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外围居住中心。
第19条保障性住房规划本次规划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提高到20%以上,规划应在主城区、三明新区、洋溪组团、荆西组团、莘口组团、岩前组团增加保障性住房用地。
其中主城区需新增社会保障性住房约0.7万套,三明新区社会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约0.4万套,洋溪组团、荆西组团、莘口组团社会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约0.2万套,岩前组团社会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约0.2万套。
近期将按照“以需定建”的原则逐步开工建设。
2011-2015年规划重点启动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具体情况详见附表1。
第20条商品住宅规划十二五期间,三明将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针,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主城区、三明新区内是以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相结合,外围高标准建设组团,商品住房建设和重点建设地区相结合。
1)至2015年主城区可提供出让土地大约为217公顷,其中陈大片区可提供出让土地大约为40公顷;贵溪洋片区可提供出让土地大约为75公顷;台江片区可提供出让土地大约为45公顷;富兴堡片区可提供出让土地大约为30公顷;小蕉片区可提供出让土地大约为2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