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标说教材”主题研讨
教学内容:课本40页的内容
课题:比例的意义执教:周洲说课时间:20190320
一、说教材:(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本知识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开篇知识,该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而该节内容是本书的重点内容,比例的认识是否到位,关系到后面所学的知识。
该点的教学目标在于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组成与否关键条件,并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重点在于理解比例的意义,难点在于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学情:(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技能、学习能力、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分析等)
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下比,了解比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知道比值求法和化简,为该知识点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该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师的提示下,自己去算,然后观察比较。
而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定的观察方法,观察能力。
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其学习能力的体现,便是其态度的体现,对于新知识并且是有关联的知识,学生的态度可能随便,原因有几种,一是对以前学的知识遗忘,突然要自己自主,不知所措;二是自主学习,学生找不到主,再求比值之后,到观察时,学
生可能不知道观察什么;三是学生对以前知识不感兴趣,涉及到现在的后延,可能不感兴趣,积极性不强;最后是学生在学习时,和以前的知识纠缠,导致知识混淆,使得两个知识都没掌握。
三、说模式:
教师引导,学生主体。
遵循观察——计算——观察、比较——归纳——应用的学习过程。
四、说设计:(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比例的意义及其应用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流程如下。
(一)对以往相关知识的复习,这节内容可以与新课导入同步进行;在出示国旗时,让学生观察的同时写出几组比,并求出比值。
(这样既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导入新课,激励同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计算能力,引发学生思考这一行为的目的何在)(二)就学生计算其中两组比的比值进行观察,让学生发现这两组比的比值相等,此时可以说这两个比相等,继而引导学生们用等号连接。
(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信心,因为这个信息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其次用等号连接,既让学生明确这是两个相等的比,同时也能明确这是一个等式)
(三)趁热打铁,让学生在剩余的国旗数据中,找出两个相等的比,并用等号连接,继而引出比例的意义: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因为自己写出了一个相同的式子,此时水到渠成,引出比例的意义,学生们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请同学们充分利用国旗的数据,写出一些其他的比例来,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需要注意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再尝试找比例,并且交流经验,加深对比例的印象,并尝试利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比例是否成立)
(五)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比例是否成立,明确比例是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而判断两个比相等的方法是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攻克这个难点。
(熟悉比例的意义,就应该会应用,通过比例的意义来判断比例是否成立,进一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理解)
(六)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适当的课堂练习,并总结,能够巩固所学)
五、说作业:(作业内容和作业设计意图)
(一)判断
1、有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如果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那么这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3、组成比例的两个比一定是最简的整数比。
(考察比例的形式以及比例的意义,加深对意义的理解)
(二)应用
1、判断下列比能否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1:4 12:13和6:4 0.6:0.2和34:14
2、10:5=():()在括号填上合适的数,使其组成比例,看谁写的最多。
3、自己写出几个比例,并交流
(通过判断,半定式,自由式,让学生自己探索中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并学会应用意义)
六、说板书:
板书分三大块,第一大板块是比的知识回顾,第二大块是比例的探讨过程和比例的意义,第三大板块是练习,有老师和学生的。
板书设计尽可能精简,明确重要内容,把握关键信息,帮助学生学习课堂知识,梳理课堂知识。
规范学生书写的同时暴露问题,并及时解决。
七、说评价:(说清楚课是怎样开展评价的,评价了什么,评价的意图和效果。
)
主要围绕学生的目标达成和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来展开评价,该堂课是否到位,要看学生的反馈,可以通过课堂作业的形式来评价其掌握效果。
从效果来看,学生在比例,比,比值这三者关系上存在问题,出现了新旧知识的混淆,针对该问题,当及时纠正,跟进续评。
课后说:(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引导作用;课堂环节设计的合理性;教学内容取舍的恰当性;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处理是否妥当;教师课堂上的成长。
)
整体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掌握该知识点,同时应用也不错,但是对于以前比与比值的知识掌握不牢。
本节课学习时,学生在积极表达,针对以前的知识,积极参与复习,但是在这环节花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不足。
本堂想通过学生以观察到的特征,归纳规律,自己总结出比例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偏差,所以该环节有待更改。
把握好比相等的关键点事比值相等,所以在这两个重要知识点,有些学生混淆了,综合来看可能是过多强调的原因,对此当有更好的
处理方式。
经过这节课发现,发现学生对于学习是有兴趣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非常重要,但这个过程必须是缓慢的,不能过于着急。
教研组教师评价︰
导入时间过程,当合理规划时间,精简导入;其中有一环节,既长比宽换成宽比成,这一目的何在,有效环节很重要;注意语言措辞,简洁精炼;课堂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在咬文嚼字上不必苛求,意思达到即可;课堂内容上,可以增加比,比值以及比例三者的比较,帮助学生区分三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