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
汽车工业是被公认为具有高度产业关
联性的工业,德鲁克曾称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工业”。

汽车产业既是资本、技术密
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极高的波及作用,对经济有巨大的推动力。

汽车工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汽车工业从产生开始,就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

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在机械设计、结构设计、材料更新、工艺进步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

严格地讲,汽车工业本身就是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最早形成的最具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部门。

因此,汽车工业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升级。

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受汽车产业链条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大和投资回报高的诱惑,到2005年,全国有27个省都在推进汽车业,21个省生产轿车,共有2443
个汽车企业,其中115个整车厂、改装厂551
个、摩托车厂154个、发动机制造厂56个、汽车摩托车配件厂1567个、相关配套行业168个。

根据有关方面分析,2005年中国有整车生产能力550万辆,到2007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多万辆。

从供给趋势看,中国国内的汽车供给将进入过剩时代。

加入WTO以来,由于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大举进入,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由供不应求迅速转向供
过于求的阶段,届时,全国所具备的整车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能力。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指出,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而且这种供过于求的矛盾现在已经初见端倪,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一、中国汽车出口势头强劲
2004年中国汽车进出口市场的运行有
了新动向——出口势头反超进口势头。

自2005年4季度以来,一直保持进出口贸易顺差。

在2006年汽车进出口贸易顺差破纪录以后,2007年1—12月中国汽车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出口贸易顺差高达亿美元。

其中整车出口608331辆,同比增长% ,
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倍。

在汽车出口主要品种中,轿车累计出口188638辆,同比增长倍,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倍;四轮驱动轻型越野车累计出口25671辆,同比增长倍,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倍;小客车累计出口43211辆,同比增长倍,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倍;卡车累计出口247723辆,同比增长%,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倍。

汽车零件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 ;摩托车累计出口10971208辆,同比增长%,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整理的由海
关总署提供的汽车商品进出口数据显示,2007年,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德国、伊朗、荷兰、英国、加拿大和阿联酋,出口金额分别达到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0%、%、%、%、%、%、%和%。

2007年,上述十个国家共出口金额亿美元,占汽车商品
出口总额的54%。

二、汽车出口市场的特点
整车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从2007年上半年来看,中国汽车整车
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出口各类汽车整车万辆,同比增长%;出口金额27亿美元,同比增长%。

出口数量和金额已经分别达到了2006年全年的%和%,占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金额的%。

尤其是出口汽车的平均单价已经
达到万美元,同比增长23%。

按照出口金额对比,载重车仍然位居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位。

其出口数量在上半年达到万辆,同比增长%,占中国出口汽车总数量的%;出口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中国出口汽车总金
额的%。

小轿车是汽车出口中增长最快的产品
种类
从2007年上半年来看,在中国的小轿
车出口中,升以下小排量车型已经不是惟一,排量在—升的汽油型小轿车出口增长极为
突出,成为中国小轿车类出口的主要产品。

2007年上半年,中国小轿车出口数量为万辆,
同比增长%,占中国出口汽车总数的%;出口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金额的%,仍然是中国汽车出口中增长非常快的产品种类,在中国汽车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也得到较大提高。

四驱越野车出口增速加快令人瞩目
四驱越野车出口增速加快令人瞩目,2007年1—6月出口金额与数量分别同比增长%与%。

小轿车出口也分别同比增长%与%,保持了强势。

这与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轿车与四驱越野车的良好表现分不开。

小轿车、九座以下小客车和越野车出口约占出口数
量和金额的35%。

自主品牌仍然是中国轿车出口的绝对主力,其中出口量最大的是奇瑞汽车。

2007年前6个月累计出口已接近万辆,与去年同期的万辆相比,增幅高达290%。

除了整车出口外。

今年3月奇瑞向美国出口近7000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

实现了中国汽车企业向发达国家大批量出口发动
机的零突破。

出口汽车的结构仍以商用车为主
数据显示,中国出口汽车的结构仍以商用车为主,显现了一批像宇通、金龙、江淮、重汽、福田、中兴这样的出口明星企业。

商用车主要包括载重车、特种用途车和大中型客车,绝大多数是自有品牌,“比较优势”明显,发展前景看好。

载重车、大中型客车和特种用途车分别占2007年1—6月汽车出口数量的65%和出口金额的72%。

中国商用车整车出口贡献率更是远远大于进口贡献率。

中国商用车虽然能够较好地满足国际市场对中低端产品的需求。

但是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单车利润比较低。

以柴油客车为例,2007年1—6月30座以上柴油客车平均出口价格为万美元,而去年同期是万美元,同比下降了3%。

轻微型货车出口量比较大
轻微型货车出口量比较大。

2007年1—6月,轻微型货车出口量超过生产总量的11%,2007年下半年出口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2007年上半年轻客出口大幅增长。

除了5月略微下降外。

前四个月共出口轻型客车
万辆,同比增长221%;出口金额达9226万美元。

同比增长276%。

这是近几年中国轻客企业调整出口策略,从注重出口的一次性收益向逐步完善海外销售服务网络转变的集
中体现。

出口地区呈现多元化
中国汽车出口地区呈现多元化。

从2007年上半年来看,中国汽车整车的国际市场比较稳定,中东、非洲和亚洲为传统市场,欧洲市场,主要是东欧得到了大力的开发,欧洲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

2007年上半年,中国共向世界上177个国家出口汽车,与2006年基本相同。

按国别统计,俄罗斯名列第一,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数量万辆,同比增长%,而且以上数据均超过2006年全年。

哈萨克斯坦名列第二,数量6445辆,同比增长%,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

伊朗仍是中国汽车出口大市场,但同比大幅下降,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数量8221万辆,同比增长%。

此外,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还有阿尔及利亚、叙利亚、越
南、南非、乌克兰等,由2005年的3个增加到目前的7个。

包括这些国家在内,中国汽车出口金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共计42个,合计出口金额占总额%,合计出口数量占总额%,形成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

新兴市场的欧洲与传统市场亚洲的差距正在缩小。

从出口金额来看,2007年上半年,中国向亚洲出口仍为第一位,占出口金额%;欧洲则取代非洲排名第二,占总金额上升到%;其次分别为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汽车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
中国汽车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约占出口金额的72%左右,加工贸易约占20%,其他贸易为8%。

随着出口业务的拓展,国内多数企业也逐渐认识到竞相压价带来的恶果,开始委托当地的代理商或总经销商负责产
品销售和售后服务。

摩托车出口集中度提高
2007年1—8月,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为:隆鑫、大长江、力帆、金城、宗申、新大洲本田、银翔、轻骑股份、广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