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生长工艺原理
在单晶材料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严重的表面 机械损伤及表面自吸附足够多的杂质,虽然经历了切割, 研磨和抛光,也许能达到很好的光洁度和平整度,但是也 存在肉眼看不见的缺陷。
可以解决击穿电压和集电区串联电阻之间的矛盾
外延晶层制备技术的灵活性由利于提高IC集成度 外延晶层制备技术的灵活性由利于提高IC集成度 实现隔离技术:由于在进行隔离墙扩散时,横向扩散与 纵向扩散的距离几乎相等,如果外延层较厚,相应的增加 了横向扩散的距离,降低了集成度。 有利于提高少子寿命,降低IC存储单元的漏电流 有利于提高少子寿命,降低IC存储单元的漏电流 集成电路的有源区在高温的条件下常会诱生处大量的热缺 陷和微缺陷 ,这些缺陷加速了金属杂质的扩散,杂质与 微缺陷相互作用,导致漏电流增大,发生低击穿现象,功 耗增大,成品率降低。
采用RF射频加热的理由: 采用RF射频加热的理由: RF射频加热的理由
1、升温速度快,降温速度快 2、温度稳定性好 3、射频感应加热可使反应器腔体壁温度远低于石墨基座 保证产物“择温淀积” 保证产物“择温淀积”在硅衬底上。
,
外延生长的工艺环境
生长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在硅气相淀积中,在低浓度时生长速率与浓度成 正比,高浓度时,反而降低,主要是产生了逆向腐蚀作用。
降低自掺杂效应的方法
在衬底上生长一层较薄的外延层,由它盖住衬底,阻止杂 质的蒸发 外延生长前用氯化氢气相抛光 除掉衬底表面的微量污染 物。 可以经过离子注入的埋层来降低衬底表面的杂质浓度。
外延层生长缺陷
按位置分类有表面缺陷和体内缺陷 在一定的生长速率 在一定的生长速率下,晶格缺陷密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生长速率下,晶格缺陷密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外延技术用于MOS器件集成化可显著提高电路的速 外延技术用于MOS器件集成化可显著提高电路的速 度
提高电阻率可以提高载流子的迁移率,从而增大了 MOS电路的充放电电流,缩短了充放电时间,提高工作速 MOS电路的充放电电流,缩短了充放电时间,提高工作速 度。 减小MOS器件的电容效应,高电阻率的外延层使器件的 减小MOS器件的电容效应,高电阻率的外延层使器件的 寄生电容,扩散电容均减小,缩短了充放电时间。
在一定的淀积温度 在一定的淀积温度下,晶格缺陷又随生长速率的增加而增 淀积温度下,晶格缺陷又随生长速率的增加而增 多
外延生长工艺原理
外延生长:在单晶衬底上淀积一层薄的单晶层,单晶取向 值取决于源衬底的结晶晶向。 同质外延 异质外延 外延结 扩散结 外延形成的PN结不是通过杂质补偿形成的,接近于理想的 外延形成的PN结不是通过杂质补偿形成的,接近于理想的 突变结 当衬底与外延层具有相同材料
外延层的优点
可以获得理想高质量的硅材料
硅气相外延
利用硅的气态化合物,经过化学反应在硅的表面生长一层 单晶硅,SiCl4+2H2=Si+4HCl。 SiCl4+2H2=Si+4HCl。
反应设备
采用卧室的反应器 应加热系统等 由石英反应腔,石墨基座,高频感
反应流程
装片 通氢气清除石英管内中空气 升温,一般为1100- 升温,一般为1100-1200℃ 通氢气消除表面氧化层或HCl去除表面损伤层。 通氢气消除表面氧化层或HCl去除表面损伤层。 去除HCl和杂质 去除HCl和杂质 通氢气及掺杂源,获得经过掺杂的硅层 关闭氢气,恒温数分钟。 缓慢降温,300℃下可以取片 缓慢降温,300℃下可以取片
生长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在较高高温下,取决于气体源分子转移到生长层 表面的快慢 质量转移控制。 在较底温度时,取决于生长层表面进行的化学反 应速率 表面反应控制。
外延层中的杂质分布
自掺杂:凡是非反应气体中有意掺入的杂质所引起的对外 延层施加的掺杂 原因: 1、由于外延生长必须在1000度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的, 、由于外延生长必须在1000度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的, 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杂质的热扩散和热迁移 2、由于反应产物氯化氢对衬底的腐蚀,其中的杂质就 会释放进入外延层
可MOS闭锁效应 CMOS闭锁效应
CMOS倒相器中的寄生元器件结构
外延方法
物理气相外延 蒸发 溅射 ,化学气相外延 化学反应来激活或强化生长的过程 液相外延 金属有机CVD 金属有机CVD 淀积金属以及氧化物的多晶或无定型膜 分子束外延 淀积GaAs异质外延层 淀积GaAs异质外延层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