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砌筑施工方案
一、砌筑前应具备的条件:
1)砌筑平台和抵抗墙经验收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2)下喷管的位置标高经过检查验收。
3)炉体的纵横中心线、炉端碳化室中心线,正面线已固定好。
4)观测炉体下沉的沉陷埋没点已作好。
5)斜烟囱以下部位的耐火砖全部运到耐火材料仓库,蓄热室及斜烟道预砌筑已全部完成,运砖和砖加工结束。
6)泥浆的加水量、稠度和粘结时间已予确定。
二、焦炉炉体施工流程:
焦炉炉体施工流程图见下页
焦炉炉体应全炉同步向上砖筑。
当炉墙采用逐层画配列线的方法砌筑时,施工程序应为:测量放线——配砖
——砌筑——勾缝——清扫——检查。
(3)炉体砌筑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焦炉砌体结构复杂,孔洞密布,几何尺寸的精度要求很高,因此,使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和控制手段对保证焦炉的砌筑质量至关重要,以下对焦炉施工时对,砌体三向(高向、纵向、横向)尺寸采取的主要检控方法:
1)高向尺寸系通过逐段控制各部位砌体表面的标高来保证。
首先,将焦炉各部位砌体的设计标高投放在两端抵抗墙上,然后以此为标准,标志在机侧,焦侧的直立标杆上,并画出砖层线,砌筑时使横列标板对准砖层线,拉线(8号尼龙线)砌砖。
拉线时的拉力不应低于40N,为避免尼龙线下垂,炉墙中使用腰线板予以控制。
该板由2、3、4、5mm等不同厚度的层板或塑料板做成,施工时操作人员可根据墙体表面的标高情况选用。
砌筑过程中,要按规定的检查部位进行全炉标高的测检。
每道墙的测点不得小于5个。
此外,还应在规定的检查层之间选择一定的砖层数自检,增加检查密度,以达到各部位砌体的标高均符合设计要求。
2)、纵向尺寸是以严格控制炉墙中心线间距来保证的,方法是将焦炉各部位墙中心线精确地投设在机侧,焦侧的直立标杆上,放线尺寸允许误差为0.5mm。
每次放线高度为1.2m左右,随砌砖进程分段陆续完成,并经常用标准尺杆校核,及时调整,使中心线间距始终控制在十分精确的程度。
砌砖时,上好横列标板,并将画在该板上的炉墙中心线对准直立标杆上的中心线。
拧紧卡具。
接着按横列标板上刻画的墙宽尺寸线,两面拉线砌筑。
墙宽尺寸误差的检查用1/2墙宽检测法。
该法系将比墙宽度长120mm的横列标板固定在直立标杆上,使标板上的中心与标杆上的中心线对准。
在标板两端比墙宽尺寸大40mm处挂上细尼龙线。
拉紧后用钢板垂直地靠拢墙面对准尼龙线进行量尺检查,检查时,被检查的位置是随机的,但每面墙的检查点不得少于10个。
检查部位除规定外,还应在规定的检查层之间选定一定数量的砖层进行自检。
3)横向尺寸的控制是借助画配列线的方法来实现。
首先将一层墙每块砖的排列位置线精确地刻画在长尺杆上,然后以焦炉纵向中心线为基准,沿炉墙长度方向搁放尺杆,用角尺把尺杆上的排砖线画在下部砌好的墙面上。
所画墨线就是垂直缝的中心线。
砌砖时,应按此墨线使砖缝匀开,而且砖的边棱不得超过该线。
采取这种逐层画配列线的方法控制每块砖的砌砖位置,可确保砌体内孔洞的横向尺寸的准确性,故不需另做检查。
焦炉砖砌体所有砖缝均应泥浆饱满和严密。
砖缝一般不允许有不饱满现象。
对无法用挤浆法砌筑的砖,其垂直缝的泥浆饱满度也不应低于95%,砌砖过程中必须认真勾缝,逐层清扫,保证砌体的清洁和孔道的畅通。
(4)炉底及滑动层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