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代散曲

元代散曲

元代散曲本节内容•散曲含义、体制•散曲的渊源•散曲的发展(曲家代表)散曲含义•与“剧曲”相对而称,不与说白、科介发生关系而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存在,故谓之“散”。

•虽不用于舞台表演,但在相当长的时期被配乐歌唱,故谓之“曲”。

散曲的体制1、小令:又称“叶儿”,散曲基本单位。

独立的单支曲。

如【越调】天净沙·秋思2、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由同一宫调的两支以上曲子连缀而成,各支曲子的组合衔接有一定顺序;•一韵到底,不得换韵;•结尾一般要用“尾声”或“煞调”。

散曲的渊源1、诗•小令与唐代的酒令有直接的源流关系。

2、词(1)名称上很相似。

词又称为“曲子词”、“曲子”、“曲词”、“歌曲”等,乐府又是词和曲通用的别名。

如《东坡乐府》指词,《诚斋乐府》指散曲。

(2)散曲曲牌,多源于词牌,约180余种完全相同。

如:《一剪梅》、《卜算子》、《八声甘州》、《西江月》、《玉楼春》、《如梦令》等。

(3)体制格局上如出一辙。

词有令、引、近、慢等,曲也有小令和套数。

《南音三籁序》:“原夫词者诗之余也,曲者词之余也。

”词和曲的不同•词不能用衬字,曲可以大量使用;•二者的音韵系统不同;•语言的雅俗异趣。

•任中敏《散曲概论》:“总之,词静而曲动,词敛而曲放,词纵而曲横,词深而曲广;词内旋而曲外旋,词阴柔而曲阳刚;词以婉约为主,别体为豪放;曲以豪放为主,别体为婉约……”3、诸宫调(1)诸宫调每一支曲必须隶属于某一宫调,散曲也如此。

•诸宫调已出现不同宫调下有同名曲牌的现象。

如《定风波》分属商调、商角调。

散曲类似,如《小桃红》分属南正宫、南越调、北越调。

(2)散曲的套曲直接脱胎于诸宫调。

(3)曲韵大多在诸宫调奠定了基础。

如一韵到底,不得换韵;平仄通押等。

(4)衬字和增句。

衬字的作用:•对正字起修饰、润色、限制等作用,充实文意;•增强曲的表达功能,使作家可以不受字数限制,淋漓尽致表情达意;•增强曲的通俗化、大众化程度。

《宋元大曲考》:“古代文学之形容事物也,率用古语,其用俗语者绝无。

又所用之字数亦不甚多。

独元曲以许用衬字故,故辄以许多俗语,或以自然之声音形容之。

此自古文学上所未有。

”(5)语言风格“诗庄、词媚、曲滑”。

“滑”即流畅明朗:•大量使用口语俗词;•普遍使用衬字形成散文化句式;•普遍运用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表现方式。

这些特点诸宫调都具备。

散曲的发展•前期——兴盛时期:活动中心在大都,作家队伍中有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如刘秉忠、杨果、卢挚、姚燧等;有著名的杂剧作家,如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还有教坊艺人,如珠帘秀等。

•崇尚自然真率:既有通俗平易、质朴自然的意趣,又经过锤炼开拓,提高了散曲的境界。

马致远——“曲状元”•【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列元曲家187人,马列第一。

•内容:1、叹世;2、写景;3、写情白朴《太和正音谱》名列第三。

多写全身远祸,不近功名的体裁。

写景也不错,对连咏四季之景很感兴趣。

王和卿•为人幽默滑稽,利嘴善辩,散曲多有滑稽之作。

•元代散曲中滑稽戏谑之作占半数之多。

•如白朴的【仙吕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

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

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王和卿这类题材更多。

如《咏大蝴蝶》等。

卢挚•号疏斋。

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

风格变典雅蕴藉为自然活泼。

清丽派。

贯云石:"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

•一生仕途顺利,难有愤世嫉俗之语。

内容多是怀古唱和、寄情山林诗酒、写景咏物等作。

•后期:活动中心移至杭州。

出现了一批专攻散曲的作家,如张可久、乔吉、贯云石、徐再思等人。

•趋于雅正典丽,失去前期的生命力。

•曲学评论与音律研究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贯云石的《阳春白雪序》是最早出现的散曲评论文章;•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对于曲韵及曲的格律的研究,不论对杂剧还是散曲的创作,都有重要意义。

•还出现了一些散曲选集,以杨朝英的《阳春白雪》和《朝野新声太平乐府》(“杨氏二选”)最为著称。

张可久•字小山,《太和正音谱》誉之为“词林之宗匠”,列为第二。

•特点:讲究格律音韵;炼字炼句;运用诗、词作法,讲究蕴藉工丽,形成一种清丽而不失自然的风格。

•现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

占全部元散曲的五分之一,但题材较狭窄,多为欣赏山光水色,抒写个人情怀和应酬怀古之作。

乔吉•以婉丽见长,喜欢引用或融化前人诗句,还不避俗言俚语,以生动浅白的语言,以及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巧妙的比喻,具有雅俗兼备的特色。

张养浩【双调新水令】《辞官》:•急流中勇退不争多,厌喧烦静中闲坐。

利名场说著逆耳,烟霞疾做了沉疴。

若不是天意相合,这清福怎能个。

【川拨棹】每日家笑呵呵,陶渊明不似我。

跳出天罗,占断烟波。

竹坞松坡,到处婆娑。

倒大来清闲快活,看时节醉了呵!【七弟兄】唱歌,弹歌,似风魔,把功名富贵都参破。

有花有酒有行窝,无烦无恼无灾祸。

【梅花酒】年纪又半百过,壮志消磨,暮景磋跎,鬓发浑皤。

想人生能几何?叹日月似撺梭。

自相度,图个甚?谩张罗,得磨驼,且磨驼。

共邻叟两三个,无拘束即脾和。

【收江南】向花前莫惜醉颜酡,古和今都是一南柯,紫罗襕未必胜渔蓑。

休只管恋他,急回头好景亦无多。

【离亭宴煞】高竿上本事从逻逻,委实的赛他不过。

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

我把这势利绝,农桑不能理会,庄家过活。

青史内不标名,红尘外便是我。

【双调水仙子】规定:77756334,共42字。

刘庭信【双调水仙子】《相思》恨重叠重叠恨恨绵绵恨满晚妆楼,愁积聚积聚愁愁切切愁斟碧玉瓯,懒梳妆梳妆懒懒设设懒爇黄金兽。

泪珠弹弹泪珠泪汪汪汪汪不住流,病身躯身躯病病恹恹病在我心头。

花见我我见花花应憔瘦,月对咱咱对月月更害羞,与天说说与天天也还愁。

【南吕】金字经•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且向江头作钓翁。

穷,男儿未济中,风波梦,一场幻化中。

担头担明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隐去来。

柴,买臣安在哉?空岩外,老了栋梁材。

夜来西风里,九天鵰鄂飞,困煞中原一布衣。

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双调】寿阳曲•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

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仙吕】寄生草酒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越调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夏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幮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冬一声画角樵门,半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蝉破庄周梦,两翅架东风。

三百座名园一采个空。

难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双调·拨不断】•大鱼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

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长毛小狗丑如驴,小如猪,《山海经》检遍了无寻处。

遍体浑身都是毛,我道你有似个成精物,咬人的笤帚。

【双调蟾宫曲】•杨妃•玉环乍出兰汤,舞按盘中,一曲霓裳。

羯鼓声催,闹垓垓士马渔阳。

梧桐雨凋零了海棠,荔枝尘埋没了香囊。

痛杀明皇,蜀道艰辛,唐室荒凉。

•劝世•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

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尪羸。

五十岁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

风雨相催,兔走乌飞。

子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

【双调寿阳曲】别珠帘秀•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越调天净沙】湖上送别•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

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中吕朝天子】闺情•与谁,画眉,猜破风流谜。

铜驼巷里玉骢嘶,夜半归来醉。

小意收拾,怪胆禁持,不识羞谁似你!自知,理亏,灯下和衣睡。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乾。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越调天净沙】《即事》•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