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乐平十小江斌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22课《人物描写一组》其中的一个片段。
作品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向学生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2、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学习,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学习,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难点:学习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法与学法:创设情境、讲练结合、感情诵读、读说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人物,学生总结人物特点
(1)孙悟空神通广大善恶分明嫉恶如仇
(2)猪八戒好吃懒做贪财好色意志不坚定
(3)诸葛亮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
(4)老班长尽忠职守舍己为人
2、引出人物。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同样鲜活生动的、在世界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人物。
3、学习生字“监”。
师:指名读课题。
“监”在这里读四声。
是一个多音字,谁会用他的另一个音组词。
(抽学生说,记住多音字“监”)
4、了解“监生”。
(1)“监生”什么意思呢?
(2)抽学生说。
教师总结:监生是指明清两个朝代的时候,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王举人、张秀才之类的,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
这位姓严的监生原名叫严致和。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读词语。
(自由读,抽学生读,齐读)
课件出示:
哥子侄子不得断气挑掉一茎揩揩眼泪
诸亲六眷严监生两茎灯草一声不倒一声
师:“一声不倒一声”是形容谁的?你还能在文中找出描写严监生病重的句子吗?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文(两位同学)
三、细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1、师:听了几遍课文,谁来说说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能够感受到严监生病情很重呢?(指名说画的句子。
课件出示学生找对的句子。
)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敢下药了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严监生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
2、齐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严监生的病十分严重)
(1)师:好重的病哪!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他的病情?(奄奄一息、病入膏肓、行将就木、无药可救、气若游丝……)
(2)老师也想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师课件出示并范读:严监生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老师故意漏读“总、还”字)学生评读,由“总”字让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
由“还”字初步体会严监生的吝啬。
(3)师:严监生已经气若游丝,濒临死亡的边缘了,他为什么“总”不断气呢?他病得那么严重,一口气上不来就没命了,可在这种情况下,“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必是心里有所牵挂或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大家再读课文,找出哪些人猜测了,猜对了吗?严监生的反应分别是什么?
生齐读课文,指名回答
a、当大侄子猜测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时,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可见他现在的心情是(着急)
尽管身体极度的虚弱,尽管呼吸已断断续续,但面对那两茎灯芯,他仅仅是摇了摇吗?你想,那是怎样的摇头?(用力、失望)对严监生来说,那两茎灯芯烧去的仅仅只是那么点灯油吗?还烧去了他的(银子)所以他面对大侄子的猜测时——学生读句子“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b、当二侄子猜想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不曾吩咐明白时——“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的反应与前一次有什么不同吗?面对大侄子、二侄子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是怎样的——(急切、心急火燎)你是从哪里看出来他很着急的?
看来他真是焦急万分,谁能把他此时焦急的心情读出来?
c、妈猜想也许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身边故此记念时——“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这一次的反应又有什么不同吗?没人能读懂他啊,此时的严监生把眼闭着摇头,他的内心只有(绝望),难道真要让我死不瞑目吗?读谁能把严监生绝望的心情读出来?(抽学生读、齐读)
d、赵氏走去挑掉一茎灯草时——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说明什么?
3、我是代言人。
此时的严监生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怎么说呢,让我们来当一回严监生的代言人吧?
课件出示:
A、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严监生就把头摇了三摇说:“”
B、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严监生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说:“”
C、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严监生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说:“”
D、当赵氏终于读懂了他的心思,挑掉了一茎灯草,此时他的心里又想说:“”
四、拓展课文节选,总结人物性格特点
师:其实啊,严监生不会这么早就会死去的?
出示课件:《儒林外史》第五回节选: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每晚算帐直算
到三更鼓。
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探讨:在他的眼里命与钱财熟轻熟重?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爱钱如命”他是“”。
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好。
7、多么可笑而又可悲的严监生哟!在临死前,居然为了灯盏里的两茎灯草而不能安息。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回答。
(小气、吝啬、爱钱甚命)
所以,当“严监生从被单里伸出两根手指”时,他的心情绝对是──(焦急的,着急……)尤其是当他的亲人不知道他的心意时,他简直快──
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师:就是这样三四百字的一段话,却把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我们过目不忘,成为了写人的“千古绝唱”。
作者在描写严监生这个人物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
指名回答
师小结:我们以后写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学以致用,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去表现他的性格,能使我们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同学们知道本文节选自哪本书吗?
2、课件出示(《儒林外史》一书的图片、资料)。
作家吴敬梓用辛辣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吝啬鬼形象,有着较强的讽刺意味。
在世界文坛上还有四大吝啬鬼,他们是——
课件出示:(图片)
英国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法国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俄国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师:文学名著中像这样的精彩描写比比皆是。
若沉醉其间,你一定会为之陶醉,为之神往,你的生活也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今后,让我们共同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吧。
六、家庭作业
运用本课所学的写人方法,写一个你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