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叙事心理疗法的理论与技术

叙事心理疗法的理论与技术


三(二)、叙事的态度



专注 好奇 贴近 尊重 欣赏和学习
四、技术


1、外化技术 2、解构技术 3、丰厚技术 4、见证技术
1、外化技术

不仅是技巧,更是一种态度
相信人经历到问题时,人们在问题中一定 有自己渴望的想法,虽然一时可能还找不 到答案 但透过外化对话的陪伴,人们对问题会有 更多不同的思考来陪伴自己面对问题




( 1 ) 表达 (identifying the expression) 当你听着求助者的故事时, 什么让你印象最深刻 ? 什么最吸引你? ( 如何表达对求助者价值观的理解 ) ( 2 ) 意象(describing the image) 在聆听故事时,吸引你的部分所浮现出来的意象是什么? 这个意象可以如何协助你去了解求助者的价值、信念、 希望、热情、梦想、承诺、目标等 ( 3 ) 共鸣(resonance) 为何如此受到这些表达的吸引? 去了解表达是如何触动 了你个人的经验? ( 4 ) 迁移 (acknowledging transport) 听到求助者的故事, 会带你去那里? 会带你什么启发? 会让我成为怎么样的自己?
4、寻找支线故事

人们带着问题故事来找我们
我们努力设法去看到、去好奇、去对话人 们过去较未被好奇的支线故事


当人们沉浸在支线故事的脉络和对话的流 动中时, 人们开始慢慢被自己感动,新的力 量便缓缓上升了! 这份力量可以迁移 ( transport )到个案 如何带着这份力量去面对他原有的问题
问题拟人化问话





问题你今年多大年纪? 怎么会想到要进入A的生活中? 你想从A的生活中得到什么? 你想让A如何看侍自己? 你想让A的学业变成什么状态是你喜欢的? 你想让A和家人成为怎么样的关系? 当A可以掌管你时你的感觉是什么?


当A没办法掌管你时,你的感觉又是什么? 问题你是靠什么强大的? 什么会让问题你消弱? 你希望A从你身上学到什么?
“当故事被珍惜后,故事会变的很不一样”
见证的方式:



用不同时空的自己去见证现在的自己 用现在的自己去见证不同时空的自己 用不同时空的重要他人去见证现在的自己和其它 时空的自己 用非人物(木偶、玩具、宠物动物、卡通人物/动 物、小说中的人物等)来见證不同时空的自己 局外见证人团队
局外见证人团队的四种探索类型
见证 : 有意义的观众


重要性: 当求助者的地方性/非主流故事被人们看 到、珍惜、欣赏、感谢时,这些故事被见证,故事 的主人对自己的故事会有不同的感觉,对自我的价 值也开始会有变化 不同的观众带给人们不同的影响力, 有些观众的 见证会带给个案无限的鼓励和希望, 有些观众的 见证则会削减求助者的力量和信心, 因此在叙事 见证的对话中,观众的选择变的很重要
2、解构技术



解构是一份愿意放下自己原来对事物的了解去对 求助者做好奇的问话和对话,相信求助者的地方 性故事才是对话舞台的重心,不将自己的想法霸 占在对话的空间里,不会去要求求助者按照自己 的价值去思考、去生活 咨询师愿意持续不断地去省思是什么阻碍了对求 助者的好奇与珍惜 解构的对话必须建立在外化的概念上,此处的外 化指人不等于是问题,人其实是思考自己问题的 主人与专家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类一直是一个说故事者,他总是活在 他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他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 的事物,并且以好像在不断地重新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 活下去。可以说,故事创造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价值。 “为了创造生活的意义,人就面对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他 必须安排自身时间经验的时间顺序,建立自己和周遭世界 前后一致的一份记录。他必须把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预 期会发生的事件经验连成线性顺序,才能够建立这一份记 录。这一份记录可以称之为故事或自我叙事。这个叙事如 果成功,人对生活就会有连续感,觉得生活有意义。简单 地说:若要创造生活的意义,表达我们自己,经验就必须 ‘成为故事’。”
三、(一)叙事重要哲学观



“人≠问题” “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主人” “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 “较期待的自我认同” “寻找生命的力量”
叙事重要理念




故事是基本单元,去了解哪些故事/主题在塑造一 个人的生命 一个人的生命是被很多看不见的故事线组合起来 的,叙事方法是寻找看不见的故事线和增强这些 故事线,以丰厚故事 在人生活中总有一些时候没受到问题的影响,问 题不会完全使人困住,也不会百分之百夺走人的 生活和关系 叙事方法:尊重而非指责,人是自己生命的专家
叙事重要哲学观和理念


当知识(或者个人的想法)变成是唯一的 真理时,此想法会变成是强权的压制 叙事渴望去看到人们多元的地方性故事, 放 下专家结论性的量尺
叙事相信人永远不等于问题,叙事会用好 奇、带出和问题有距离的问话,去请教人 们分享对问题的看法、想法



叙事珍惜人们在面对问题历程的想法、困 难、挣扎、无力、害怕、惶恐,因为这些 想法和感受都是贴近人们真实的内在的体 会. 从靠近自己开始再慢慢去设计不同的问 话、让求助者充分感受到他是面对自己问 题思考的主人和专家 叙事总是感谢人们愿意分享个人的故事, 带着相信陪伴求助者理出自己想理出的头 续
叙事疗法的理论与技术
江西省首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骨干培训班
史占彪博士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提纲


一、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三质、四气、 五度 二、心理学的三波浪潮 三、叙事心理学的哲学观和基本态度 四、叙事疗法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1、外化 2、解构 3、丰厚 4、见证

一、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三质 、四气、五度

内化

外化

人是问题 找人的缺失/毛病 由他人解释问题 不合规格者会被标签、 甚至被歧视 外人是专家 外人可以纠正
人不等于问题 问题是如何发展的 请当事人对问题给予 意义





接纳不同 当事人对自己的生活 和关系拥有专门的知 识 改变来自共同建构
(摘自”从故事到疗愈: 叙事 治疗入门” pp50-51)
不同时空见证的练习

见证者贴近聆听被见证者B的故事, 之后再 去设计见证B故事的问话 请被见证者A对B说话:
B你最辛苦的地方是什么? B你最不容易的地方是什么? 是什么在支撑B? 最被B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从B身上学到什么对被见证者A是重要的? 可以如何对B说些谢谢的话?

谢谢大家
三质



教师素质 艺人素质 军人素质



四气 底气 人气 灵气 正气
五度 态度 尺度 高度 深度 广度
治疗方法
第二浪潮:认知行为疗法 第三浪潮:人本主义疗法 第四浪潮:后现代主主义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
过去决定现在 童年经历关键 防御机制 移情反移情
3、丰厚技术

叙事心理治疗的丰厚策略,有 点像中国古老的太极图:点在 黑色的区域里隐藏着一个白点 ,这个白不仔细看还看不到。 其实白点和黑面是共生的如果 在人的内心,当白点由点被扩 大到一个面的程度,整个情形 就会由量变到质变。找到白点 之后,如何让白点扩大呢?叙 事心理辅导采用的是“由单薄 到丰厚”的策略。
Sigmund Freud (1856~1939)
行为主义疗法
环境决定论 强化与惩罚 善用奖励资源
人本主义疗法



自我实现论 真诚坦率、表里如一 无条件积极关注 共情式理解
心理学的“四波”

第四浪潮:叙事治疗为代表的后现代心理 学 相信力量 运用故事 通过好奇 创造自我


成为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