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词鉴赏和语句衔接训练

诗词鉴赏和语句衔接训练

诗词鉴赏和语句衔接训练诗词鉴赏和语句衔接训练一诗词鉴赏1、以同时代的作家的同词牌作品作比较,从风格角度鉴赏,比较不同之处。

阅读温庭筠的《菩萨蛮》和韦庄的《菩萨蛮》,对比二人风格的不同之处。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相交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温词写的是一位美人晨起化妆的情态,是一阙以客观手法表现的闺怨词,因为闺怨的情愫而慵懒、迟起、化妆、簪花、穿衣而心事涌现,叫人佩服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与高妙的心理刻画。

上阙先由室内装饰小屏山写起,叙述画屏上金碧山水忽明忽暗,暗示时间为旭日东升;接下来把鬓发拟人化“欲度”就是“欲掩”,赋予了乌溜溜的鬓发以一亲芳泽的欲念,鲜活甚至能诱人遐想,而色泽的强烈反差也点出了睡美人的娇贵。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展示了怨妇的愁绪和不得不妆扮的爱美心理,其中一个“弄”字,更彰显了一份刻意美化自己容颜的心理。

下阙开始两句承上而来,美人手持小圆镜,面向大圆镜,顾盼着头发上的簪花,足见其美化自己容颜的细心和耐心。

可是这毕竟只是一种孤芳自赏,虽然如花的容颜着实令人惊艳,但是当她穿上才熨平的丝绸短衣,得意地瞧着绣在衣服上的双双对对的金鹧鸪的时候,脸上的表情被抹上一丝淡淡的哀愁。

末两句中提到“鹧鸪”,这种鸟,似鹑而大,背苍灰色,有紫色斑点,腹前有白圆点,它的叫声很像是“行不得也哥哥”。

这衣服上绣的“双双”出现的金鹧鸪表现了对心上人的期盼和呼唤。

这里温氏运用了托物寄情,意在言外的写作手法。

韦词主要是表现游子漂泊江南的经历和内心强烈的乡愁。

上阙开始两句先以别人的口吻直接披露“江南”的迷人好风光,隐含着向游人劝留之意。

“游人”在“江南”本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心情本应该是无奈悲凉的,这和“只合”(只有合该)是矛盾的,个中滋味值得推敲:从韦庄一生来看,他饱经离乱之苦,恰逢中原鼎革之际,不得已沦为漂泊旅人,有家归不得。

这种苦衷,以“游人只合江南老”作了诸多安慰,“江南”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它也是人人憧憬的平和美好的“乐园”的代名词,当然与此同时也不经意地揶揄了中原的混乱。

后两句始,全力铺叙“江南好”的内在,那是支持“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

在“春水”明媚的景致中,可以涤荡情致,把心事一股脑抛弃——视觉的经验告诉我们,碧蓝的色泽可以平和心灵;“画船”听“雨”敲篷击水是江南生活中另一种情致,属于听觉享受。

静态的视觉意象和动态的听觉意象结合,把“江南”无限变化的风光,具体而微地表现出来了。

下阙开始两句补充“江南好”的迷人意蕴,卖酒的江南姑娘姣好的容颜如朗月,手腕洁白细腻如同霜雪,她们点缀了风景,使之鲜活。

具有如此浓厚的人情味,“江南”自然更加令游人留恋。

末两句看似承继而来,脉络却是扣上阙前两句的:游人身在“江南”,心系“故乡”,无论异乡多好,“还乡”的意愿是念念不忘的,所以“未老莫还乡”悬接“游人只合江南老”,反衬诗人内心深处触摸不得的心事。

“莫”看似决绝,实则无奈,因为“须”字更加肯定地点出有家归不得的悲哀,暗示出还乡后必将见到物是人非,满目萧索,令人断肠的可悲景观。

由此看来,在中原纷乱的情势下,这漂泊的旅人只好挣扎在矛盾的未来岁月中了。

所以比较地看,两人的风格多有不同。

虽然在中国的词史上,温庭筠、韦庄两人经常被相提并论,但是两人一个偏向婉约,一个偏向豪放。

换句话说,温庭筠的表现手法委婉含蓄,借题取喻,主旨由读者去想象去推敲;在美的范畴里,属阴柔美。

韦庄的表现手法则为奔放坦率,直抒胸臆,主题容易被读者捕捉领悟到;在美的范畴里,属雄壮美,阳刚美。

所以《三十家词选序论》评价道:“飞卿托物寄情,端己直抒胸臆;飞卿词深美,端己词清俊”。

至于形式上,温词语言比较偏向秾丽雕琢,韦词语言趋向疏淡自然。

2、不同时代不同题目的诗词,有时主题和思想内容有相似之处,试在比较中体会其主旨。

阅读贺铸《青玉案》和《诗经·蒹葭》,对比两首诗思想内容的相同和不同。

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惟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贺铸词是作者寓居苏州时写的,主题除了“梅雨时幽居生活的惆怅”之外,也可能“抒发内心对理想追寻,可望不可及的悲哀”。

这和《蒹葭》大致相同,都在指示美的不易捕捉。

诚然,“美”是和谐的,是心灵的认同,而美感经验是形象的直觉,刻意追求,美感可能消失,所谓“提灯寻影,灯到影灭”。

“美”就是这么令人无可奈何,却又是多么迷人的。

贺词表现的,是在美感距离(若即若离)下,对“凌波美人”所流露的一份“痴情”。

比如头两句,“凌波”形容女人轻盈的步履,“凌波”不过即美人不来,总在距离之外,以美人伴随的香尘比喻美人,韵味更加无穷。

这是纯情高雅的词人本着“思无邪”的态度的审美距离,可能受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影响,却又推陈出新,写的有声有色。

但是和《蒹葭》不同的是,贺词中的男性主人公没有“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百折不挠的率直的勇气。

他先是停留于揣测和冥想——她会在哪里?“月台花谢,琐窗朱户”。

她被春天带来又被春天带走,仅仅留下惊鸿一瞥,虽然美好但是短暂,弥漫着淡淡哀愁,读来让人轻轻叹惋。

当然也不是毫无表示,下阕头两句,在“碧云冉冉”的“暮”的时分,长满香草的“蘅皋”的宽阔水边,多么令人触景伤情,作者在百无聊赖之际用“彩笔”倾吐心声了。

“彩笔”本来应该书写多彩的人生,如今却要拿来写“断肠句”,这不更加衬托出真情吗?最后,无论是否追寻,贺词和《蒹葭》中的男主人公都以失望收场了。

《蒹葭》持续着长久的守望,而贺词却虚设发问对象和问题,一问三答,抒发了恍惚迷离的感叹。

三个譬喻没有直接实写其愁苦的深度和浓度,但是这由多情惹来的愁闷和“抽刀断水水更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无边丝雨细如愁”,“飞红万点愁如海”“载不动,许多愁”“一水牵愁万里长”比起来,其曲折美妙是毫不逊色的。

3、以一位词人的相同词牌,不同创作时代的作品作比较,从创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角度体味不同的意境。

(请同学自己尝试)比照“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和“密州出猎”(提示:前者多情伤感;后者豪放激烈)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雕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语句语段衔接练习1、填入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绝不可以低估精神产品对人的甚至是民族的影响。

一本好书,一支好歌,可以凝聚人心,振奋斗志,促进团结;相反,也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是在_____________,还是在步入小康的和平时期,这样的例子难道少吗?A、涣散人心腐蚀斗志造成分裂物质匮乏的战争年代B、涣散人心萎靡斗志造成分裂经济发展的安定时期C、分裂人心压抑斗志导致争斗经济发展的安定时期D、分裂人心压抑斗志导致争斗物质匮乏的战争年代2、依据给出的文字,顺序合适的一项是( )友情,是人生一笔收益匪浅的储蓄。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读书,是人生一笔______的储蓄。

这储蓄,_______的钥匙,_______阶梯,________的基础,___________的实力。

①获利丰厚②发现未知③超越前贤④参与竞争⑤追求真理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③④C、⑤①④②③D、⑤②③①④3、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②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③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就会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④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⑤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了解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A、④①②③⑤B、②①④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④②①⑤③4、填入横线处的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说话”艺术出现后,民间的话本如《三国志平话》等,都是既粗糙又不准确的,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也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A、改正与润色、丰富B、润色与改正、丰富C、改正、丰富与润色D、丰富、改正与润色答案:1、 A2、 B3、 B4、 C作文题:以“互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幸福与存在高三文科(1)班刘佳雪“那是很深很黑很纯粹的夜,”他的眼神很缥缈,似乎还停留在那片古老而至美的土地上。

“那是一种沁入骨髓的寂静,可以让你用一颗最真实的心去思索存在的意义。

可是我更愿意用整个灵魂去感受星空,每一颗星都是一个孩子期盼的眼睛,每每这时,我便会感到一种无比的满足与幸福——他们需要我,每一个人。

”他,是边远山区的青年志愿任教者,任期为两年。

“我努力地用目光搜寻,希望搜寻到一双不那么空洞的眼睛,一个不那么畸形的笑容,可是,我找不到,我曾经失落过,犹豫过,迷茫过,可是,当我在那样一双双最纯净的眼睛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从那样一声声混沌的发音中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吗?你知道吗?!那是怎样一种幸福。

最真实的幸福。

”她。

是智障收容所的志愿者,已经不间断的去了三年。

“我只是,想让他们快乐。

当手指滑过他们粗糙松懈的皮肤,我可以触碰到一种沧桑,一种消逝,一种另类的真实。

我会想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他们曾经的梦。

他们需要我,现在。

是的,有恐惧,有退缩,那种污浊的空气,混沌的景象,你无法想象。

可是,当我明白,自己在给一种生命的沧桑画上最完美的句号,在给一种无奈的消逝附上最愉悦的颜色,我便那样深切地感受到那种污浊中还存在着一种不悔,我的不悔。

”她,是临终关怀医院的护理员,已经工作了五年。

我总是以为,幸福,是需要通过意义的呈现来沉淀的。

我们总是在努力地找寻,找寻那似乎缥缈不知于何处的意义,而帮助,便可替我们省却这份找寻。

源自内心的幸福,是看到一种最真实的快乐,别人的快乐,别人因我而有的快乐,会衍生自己的幸福.我们的存在,会给他们带来希冀,而从他们的希冀中,我们便找到了存在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