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物化学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
药物化学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
尼扎替丁 Nizatidine
62
H2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N N H H N S N N H N S O N O NH 2 N N H 2N NH 2 N N S H N S HN N O S S O O NH 2 S N H N H N
五 元 杂 环
N
O
脒 脲 基 团
O
63
罗沙替丁
N H N O
O O N S
N
N H
O
69
奥美拉唑的结构特点
联结的亚磺酰基
O O N S N
N H
O
苯并咪唑环
吡啶环
70
亚砜化合物的光学活性
S O R 2
R1
硫上两个烃基不同时,硫有手性
亚砜具光学活性
71
奥美拉唑的光学活性
O N
O
S
N
N H
O
O
N
O
S
N
N H
O
左旋体有活性,药用外消旋体
72
奥美拉唑的理化性质
弱酸弱碱性 水溶液中不稳定 对强酸 不稳定
应低温避光保存
O O N S
弱碱性
N
N H
O
73
弱酸性
制剂
一般作成肠溶胶囊
奥美拉唑遇酸不稳定
74
作用机制 p180 图5-4
Omeprazol O Spiroderivate O H+(slowly) O O O H2O O N N S S NH E nzym N O O N N S +H2O HNN Sulfenic acid O N N S OH NH
46
1. 碱性
pKa1 (HB+) 6.8
在稀酸中溶解,稀氢氧化钠液中极微溶解 饱和水溶液呈弱碱性反应 用高氯酸的非水滴定来测含量
N N H H N S N N
47
H N
2. 水解产物
N N H H N S N
O NH2
H N
氨甲酰胍
N N H
胍
H N S
NH
H N
48
3. 鉴别反应
改变 传统用抗酸剂和手术的胃溃疡 的治疗方法 胃溃疡治疗上的“泰胃美”革命
43
西咪替丁在商业上的成功
上市时 20美元100粒 药学史上第一个每年的销售额超过 十亿美元的药物
44
1988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45
理化性质
1,碱性 2,水解性 3,鉴别
N N H H N S N N H N
56
雷尼替丁的发现
Glaxo公司亦步亦趋的追踪西咪替丁的研 究 开发公司的me-too H2受体拮抗剂药物
开始时研究四唑衍生物,未能成功
N N N N NH2 AH15475 H N S H N
57
雷尼替丁的发现
选择呋喃环,并用环外的二甲氨基 以使其有类似咪唑环的硷性 终于得到了成功
11
各类抗胃溃疡药物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抗胆碱能药物 H2受体拮抗剂 抗胃泌素药 质子泵抑制剂
12
各类抗胃溃疡药物
三.粘膜保护药
枸椽酸铋钾 硫糖铝
13
各类抗胃溃疡药物
四.抗微生物药物
长期以来,医学界认为:
胃内几乎是无菌的
1982年发现幽门寄生的螺杆菌 找到大多数慢性十二指肠及胃溃 疡的病因
根除该菌可治疗消化性溃疡
14
电镜下杆状幽门螺杆菌
15
电镜下球型幽门螺杆菌
16
扫描电镜显示胃粘膜表面的幽 门螺杆菌
17
四环素抑制幽门螺杆菌
18
抗微生物药物
19
2005诺奖-马歇尔和沃伦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
由于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1982年的发现,使得 原本慢性的、经常无药可救的胃溃疡变成了只需抗生 素和一些其他药物短期就可治愈的疾病。 “在1982年马歇尔和沃伦发现这种细菌之前,生 活压力和生活方式被认为是胃溃疡的主要引发原因。” “现在已经得到普遍证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 疡和超过80%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H N S S
33
活性和安全性都达到临床试验的要求
N N H H N
甲硫咪脲被枪毙
在初步的临床研究中,观察到
肾损伤和粒细胞缺乏症
试验被迫终止
N N H H N S S H N
34
研究功亏一篑
“我们接到公司的电话, 说甲硫咪 脲遭到禁用。之后,我们不得不牵 着手过河,因为生怕有人会跳河, 每个人都沮丧得不得了。”
可用于增强免疫功能
51
副作用
与雌激素受体有亲和作用
长期应用可产生男子乳腺发育和阳萎, 妇女溢乳等副作用 停药后可消失
52
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可抑制肝脏微粒体氧化酶的活性
延缓某些药物的消除
如华法林、地西泮、吲哚美辛、
普萘洛尔、茶碱、苯妥英钠等
53
雷尼替丁 Ranitidine
37
西咪替丁的发现历程 图5-2
咪丁硫脲 Burimamide
项目启动
P175
第一个先导化合物
甲硫咪脲 Metiamide
1972 1974 1976 1978
1964
1966
1968
1970
西咪替丁 Cimetidine
I 期临床
英国上市 美国上市
38
项目负责人的感受
“最好的研究都是那些能真正高 度投入的人所完成的。这些人会非 常努力地想得到一个结果,如果你 提出反面意见,他们会拼了老命跟 你辩到底。”
较西咪替丁强 5-8倍 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高
速效和长效
对卓、艾二氏综合症患者有效
77
特点
比传统的H2受体拮抗剂的治愈率高、 速度快、不良反应少 自1997年,销售额在世界抗溃疡药 物市场中跃居首位
O O N S N
N H
O
78
第二个上市 H2受体拮抗剂
N O S N H N H NO2
54
结构和命名
N’-甲基-N- [2-[ [ [ 5- (二甲氨甲基) -2-呋喃基] 甲基] 硫代] 乙基] -2-硝基 -1,1-乙烯二胺 盐酸盐
N
2 5
O
NO2
2
S N H
1
N H
55
顺反异构体
N O S N H N H NO2
4
第一节 抗溃疡药
Anti-ulcer Agents
5
胃的解剖图
6
胃溃疡的成因图
攻击因子 防御因子 粘膜、粘液 局部粘膜的血流 十二指肠的反溃抑制 盐酸、胃蛋白酶的分泌 胃窦部的体液性分泌 粘膜的损伤
7
胃溃疡的成因图2
8
抗溃疡药物的分类
抑制攻击因子的药物
抗酸药 抑制胃酸分泌药 抗微生物药物
加强保护因子的药物
粘膜保护药
9
各类抗胃溃疡药物
一.抗酸药
10
胃酸分泌示意
顶端膜(腔面膜) 胃酸 分泌过程 H+ 第三步 药物 作用部位 Cl奥美拉唑 Ca++ HCl K+
s
K+ Ca++ cAMP
第二步 第一步
H2受体拮抗剂 抗毒蕈碱药物
Ach
His 底 边膜
G
s Ach:乙酰胆碱 His :组胺 G:胃泌素 :胃质子泵
3脲基 在胍的亚氨基氮上引入氰基
减少碱性
西咪替丁的活性,临床作用和副作用都 符合临床要求
H N S N N H N
N N H
N N H
H N S S
H N
36
西咪替丁上市
第一个H2受体拮抗剂药物 1976年在英国率先上市
N N H H N S N N H N
派杰 (西咪替丁研究负责人)
39
与原有的治疗方法比较
传统的胃溃疡治疗方法
抗酸剂和手术
这两种方法都不使人满意
40
抗酸剂的副作用
碳酸氢钠
增加钠、碱负担,胃胀,嗳气 便泌、高钙血症、乳碱中和症
碳 酸 钙
氧 化 镁
腹泻 便泌、防碍磷的吸收
氢氧化铝
41
胃溃疡的手术治疗
42
西咪替丁在治疗上的成功
29
咪丁硫脲的构效分析
组胺
H N NH2
[1,4]互变异构体(近80%) N 阳离子只占少部分(约3%)
H N N N H
咪丁硫脲
S N H
阳离子(分子数为40%) [1,4]互变异构体最少
• 两者占优势的质点各不相同
30
研究方向
假设:
如果拮抗剂的优势质点 与组胺的相同,则拮 抗作用可能增强 [1,4]互变异构体为组胺的优势质点 通过R基的变化,增加[1,4]互变异构体的量
N HN S H N N H N
N O S
H N
H N NO2
58
雷尼替丁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