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工程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试行)1、目的对本项目部可能发生的或紧急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触电、淹溺、中毒、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预防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项目部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3.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电话:副组长:(主管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 电话:组员:(安全员、施工员、机电管理员)办公场所(指挥中心):电话:主要职责:负责现场应急响应的所有工作;高效地调配现场资源、落实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措施,管理现场所有的应急行动。

3.2救援救护组组长:电话:成员:主要职责:负责施工现场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救援抢险工作,按照拟制的救援方案,组织施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3.3后勤保障组组长:电话:成员:主要职责:负责救援后勤保障工作,落实救援所需的设备、设施物资、人员、运输、服务以及伤者家属的接待和安抚等工作;负责落实医疗救治及死伤人员赔付等经费,确保社会稳定。

3.4现场临时医疗组组长:电话:成员:主要职责:负责对受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以及合理的转送医院进行治疗,尽力减少事故现场人员的伤亡。

3.5消防保卫组组长:电话:成员:主要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与治安工作,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负责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执行领导小组的命令。

4、应急救援指挥流程图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图例:程序信息反馈说明:应急救援总指挥长、副总指挥长为集团总公司应急救援中心领导。

详见湘建总工字〔2005〕178号“关于印发《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应急预案》的通知”。

5、救护器材、人员培训5.1救护器材5.1.1通讯器材:项目部在办公室或值班室安装电话,无条件安装电话的工地应配置移动电话。

电话安装于靠窗的位置,并在室外张贴常用紧急电话和工地重要负责人以及上级单位的联络电话,以便在节假日、夜间等情况下使用。

5.1.2医疗急救箱:a)急救箱的配备应以简单、适用为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基本配置药品应有(建议):①外用类:绷带、消毒纱布、消毒棉签、创可贴、络合碘、外用盐水、正红花油、万用止痛膏、烧伤湿润膏、金霉素眼膏、氯霉素眼药水、四环素软膏。

三九皮炎平、蛇药、清凉油、云南白药。

②注射类:肾上腺素针剂lmg×3支,地塞米松针剂5rag x 3支,654-2针剂1 Omg×5支,非那根针剂25mg x 5支、,氨茶硷针剂O.25g x 3支。

③注射类:注射器:2cc 5付,5cc 5付,lOcc 2付,输液器2付,注射用水2ml×10支,生理盐水250ml×2瓶,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2瓶。

④内服药:速效救心丸2合,硝酸甘油片20片,寿比山l合,安必仙胶囊2合,肠康片5合,诺氟沙星胶囊50板,新康太克2合,去痛片20片,654-2片lO片,人丹5支。

b)急救箱要有专人保管,不得加锁,并定期更换超过消毒期的敷料和过期药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时补充。

5.1.3用于消防的灭火器、砂包、消防栓、消防水池、消防通道等位置、数量应在平面图上标识清楚。

5.1.4用于应急处理的应急照明。

如可充电工作灯、电筒、油灯等。

5.1.5用于现场有危险情况时,应急处理的警戒带,各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

5.1.6用于突发事件时,安全逃生、救生的安全带、安全绳、担架等专用应急设备和设施工具。

5.2救护人员培训5.2.1由消防保卫组负责组织,从相关部门和班组抽调20—40人,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基本救援抢险知识的教育培训。

通过培训,形成一支精干、训练有素的救援队伍,确保救援工作顺利实施。

5.2.2救援培训内容包括:基本救援救护知识,专业营救知识、自我保护知识、救援救护器材和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常见故障处理和维护保养要求等。

6、应急响应6.1预案启动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最先发现事故的人或负伤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立即启动本项目的现场应急救援预案,有组织、有指挥地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廷扩大。

同时报告主管单位和集团总公司应急工作办公室或组织请救救援。

6.2救援报警6.2.1报警电话a)集团总公司建设工程事故应急救援报警电话:0731—5628862、5628865(值班)、073l一5628864(传真)b)生产安全事故现场重伤抢救电话“120”,请当地医疗单位急救;c)火警、火灾事故报警电话“119”,请消防部门急救;d)发生抢劫、偷盗、斗殴等情况报警电话“110”,向公安部门报警。

6.2.2报警内容:a)向集团总公司报警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与处理有关事宣;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

b)其他报警内容:一是说明伤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经采取的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先做好急救的准备,二是讲清楚伤者(事故)发生的地方。

如:什么路几号,靠近什么路,附近有什么特征;三是告知报救单位联系人员的电话或手机号码和事故发生地点,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随时联系。

6.2.3打完报警电话后,项目部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援车辆和人员。

6.3情况通报项目部发生事故后,应在24小时之内向主管单位和集团总公司及当地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监管管理部门如实报告事故。

7、救援程序7.1确定抢救方案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根据事故类别、工程特点、现场环境等实际情况,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紧急安排有关专家制定抢救方案,会同有关部门迅速调集救援设备开展急救行动;在事故现场救助行动中,严格做好现场保护,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或录像,便于事故的调查处理,防止证据遗失,并如实向主管单位和集团总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事故现场的情况。

在救助行动中,应急救援人员必须按照救援规定快速投入救援行动,并注意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救援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7.2施工现场的火警火灾急救措施7.2.1火灾急救a)施工现场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燃烧物等基本情况,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组织撤离和扑救。

在消防队到达前,项目应急行动组人员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对易燃易爆物资进行隔离。

如切断电源,疏散人员。

转移周围易燃易爆物和贵重物品,并根据火场情况,选择灭火器具和灭火方法。

b)扑救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防止中毒、坍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二次事故的发生。

同时,扑救行动应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须及时组织扑救人员撤离。

c)在灭火后,应保护火灾现场,以便事后调查处理。

7.2.2火灾自救注意事项a)救火人应注意自我保护,使用灭火器材救火时应站在上风位置,以防因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

b)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c)必须穿越浓烟逃走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或贴近地面爬行。

d)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e)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服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7.2.3烧伤人员现场救治在火灾现场,对烧伤人员采取急救措施,使其尽快与致伤因素脱离接触,以免继续受到伤害。

a)身上的衣服着火燃烧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长火势或烧伤手。

附近有河沟或水池时,可让伤员跳入水中,如为肢体烧伤则可把肢体直接浸入冷水中灭火和降温,以保护身体组织免受灼烧的伤害。

b)用清洁包布覆盖烧伤面并做简单包扎,以免创面污染,伤者不要随便自己把水泡弄破,更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

因为这样不仅不能减轻疼痛,相反会增加感染机会,并为下一步创面处理增加了难度。

c)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d)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

7.3严重创伤出血伤员的现场救治措施创伤性出血现场急救是根据现场条件及时、正确地采取止血、包扎、固定和运送。

7.3.1止血a)压迫止血法: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

b)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颞动脉、胫前、后动脉止血法。

该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

c)弹性止血带止血法:当肢体动脉创作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包扎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取。

如当肱骨1/3段或股骨中段严重创伤骨折时,常伴有动脉出血,伤情紧急,这时,就先抬高肢体,使静脉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创伤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弹性止血带,在止血带与皮肤间垫上消毒砂布棉垫。

以免扎紧止血带时损伤局部皮肤。

止血带必须扎紧,要加压扎紧到切实将该处动脉压闭。

同时记录下止血带的具体时间,争取在上止血带后2小时以内尽快将伤员转送到医院救治,若途中时间过长,则应暂时松开止血带数分钟,同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若伤口出血已停止,可暂勿扎止血带,若伤口仍继续出血,则再重新扎紧止血带加压止血,但要注意过长时间地使用止血带,肢体会因严重缺血而坏死。

7.3.2包扎、固定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既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又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

在肢体骨折时,可借绷带包扎夹板固定受伤部位上下关节,减少损伤、疼痛,预防休克。

7.3.3搬运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地搬运转送医院抢救。

不正确的搬运,可导致继发性的创伤,加重伤病,甚至威胁生命。

搬运伤员须知:a)在肢体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变化,有骨折存在。

宜在止血包扎固定后搬运,防止骨折断端可能因搬运振动而移位,加重疼痛。

b)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送伤员,头部可放置冰袋或戴冻帽,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c)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若疑有脊椎受伤,一定要让伤员平卧在硬板上,切忌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伤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