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叙永服务区人行天桥)监理实施细则

(叙永服务区人行天桥)监理实施细则

G76 厦蓉高速(纳黔)叙永服务区新建人行天桥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细则编制(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总监):四川省公路工程监理事务所南方公司2016-2018年度养护专项施工监理ZXJL总监办2016年09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工程综合说明 (3)三、监理范围及目标 (5)四、施工阶段的监理 (7)五、关键工序T梁预制监理细则 (9)六、监理工作方法 (19)七、监理资料归档 (22)八、各项目或部位监理实施内容表 (23)一、工程概况1.1编制目的为指导G76夏蓉高速公路(纳黔)K1862+950新增人行天桥工程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依据1.2.1按照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1、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3、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5、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90-20156、设计图纸、现场踏勘的其他资料7、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及四川省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文件。

1.3编制原则1.3.1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1.3.2遵守、执行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

1.3.3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1.3.4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3.5本合同施工组织的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想清晰,作为施工过程的指导性文件。

二工程综合说明2.1工程地点及范围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了G76夏蓉高速公路(纳黔)K1862+950新增人行天桥工程施工任务。

本工程仅包括桥梁工程施工。

合同工期为2016年8月20日至2016年12月20日,共计122天。

2.2工程概况、地貌及地质情况本工程位于纳黔高速路叙永服务区,横跨纳黔高速主干道,拟在K1862+950处修建一座人行天桥,为方便服务区工作人员和群众跨越纳黔高速的需要;解决人员从地面通过高速公路的安全问题。

场地地质情况:勘察桥位处地貌属于四川台坳与上扬子台坳的南北交界地段,地形相对平坦,桥址区出露和揭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填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粉质粘土;白垩系中统三合组泥岩。

地下水:勘察场地地下水主要是素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其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小。

勘察期间未测得稳定的地下水位。

但在雨季上层滞水容易富积,对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该桥为上跨主线天桥,总体施工时考虑天桥和车辆通行的相互制约关系。

总体施工方案为:首先将基础部分开挖到一定标高,利用叙永服务区的辅道作施工场地先行施工基础部分孔桩及桥台开挖,在服务区的钢筋加工场地进行各部位的钢筋加工;利用辅道作T梁预制场地对T梁进行预制,同时合理安排基础部分、台身、墩柱和支座以下的台帽部分的施工;待T梁混凝土龄期达到要求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和封锚等工作,然后在下部施工完成进行T 梁安装;最后施工桥面及附属工程。

2.3工程设计标准1、桥面宽度天桥主桥面全宽3.5m,桥面净宽3.1m,桥梁横坡双向1%,纵坡单向1%;天桥两侧均设人行上、下梯道,梯道总宽2.2m,净宽2.0m。

2、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5KN/m2;地震作用: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地震烈度6度;风荷载:基本风压为0.45Kpa。

2.4主要施工措施1、工程开工前,将工程的施工方案、时间、安全保证、文明施工措施进行沟通、协调、研究。

2、合理选择结构的施工程序、工艺、措施,优化配置施工队伍、机具设备,采取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准的办法科学组织施工,提高结构工程质量。

3、对于控制工程,采取早准备、早计划、多投入、严管理来加快施工进度。

4、及时量测各项监控资料,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正确指导施工,确保施工方法科学可靠,质量优良,有效控制成本,按计划完成本工程施工。

三、监理范围及目标依据国家建设工程相关标准条文相关文件:《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专项施工方案;建设单位的其他有关专业管理规定。

通过对工程项目的“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工作,达到合同约定的预期目标,杜绝重大安全、质量事故、轻伤率控制在5‰以内,本工程的监理重点是下部基础工程、上部结构工程、结构防腐工程等主要分部分项工程。

1.工程设计变更监理:除参与图纸会审外,对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求变更事宜及时与设计单位协调解决并办理变更手续及时会同设计单位对重要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和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通过施工过程的设计变更监理,使设计单位能同施工单位紧密协调配合、使设计能更好满足使用和施工工艺要求并更合理和完善。

2.工程主要材料监理:通过样品目测和价格评比审批主要材料采购计划、所有材料的规格、品种和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现行规范要求,对未经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一律禁止进场使用。

(一) 、钢材质量控制1、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其出厂检测检验报告等.2、检查材料品种规格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和现行规范要求.3、按规定标准进行抽样复检.4、检查钢材的表面应无锈蚀、麻点和划痕.(二) 、焊接材料的质量控制1、全数检查焊接材料的品牌、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标准和现行规范要求2、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其出厂检测报告.3、检查焊条外观不应有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焊剂不应受潮结块现象.4、按规格规定抽样复检.(三)、混凝土质量控制1、主要控制原材料进场检验;2、混凝土拌制过程的配合比;3、混凝土的工作性能;4、运输过程的坍落度损失;5、现场取样试件.3.施工质量监理:对基础、主体结构、水电安装、装修工程实行全过程跟踪旁站监理工作,现场办理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签证,所有部位、工序工程均遵守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质量应达到施工合同的标准、各项工程必须具备完整无缺的各项技术资料。

4.工程进度监理: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督促施工单位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调整进度计划,帮助施工单位协调材料供应和施工力量及时解决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本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并使得工程工期如期实现。

5.投资控制监理:根据施工及监理合同所约定的条款,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阶段每月已完成质量合格的工程量申报表,并按设计施工图纸现场复核计量,并以复核计量结果作为工程款支付的依据,严格控制增减工程款的支付,所有工程款严格按合同条款支付。

四、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施工阶段主要是抓好基础、主体结构、装修等分部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成功与否也将决定工程实体形成的最终质量。

因此必须抓好施工阶段的事前控制、事中检查、事后处理的几个环节、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事前介入权,事中检查权,事后验收权的能力,使得工程质量最终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水平。

1.事前控制:(施工前期阶段的控制)1.1以现行施工规范从基础,土方工程模板、钢筋、砼工程,一般抹灰及其它装饰工程等工序作为监理范围。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质量标准。

1.2清理现场各类障碍物的验收并做好现场定位轴线及高程标高的测设验收工作。

1.3审查承建商的施工资质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职称和资质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资料员、质安员、试验员和材料员及特种工作人员均须持证上岗。

1.4督促承包商建立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而言,施工现场必须有完善的施工管理网络和管理架构。

从现场施工到材料管理及资料管理等各项工作必须分工明确,责权清晰,不得互相推诿责任,现场必须制作施工管理网络标志牌。

1.5检查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参照工程材料监理)1.6砼和砂浆必须事先做试配试验,试配结果由监理确认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使用。

1.7施工机械的质量监理:对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机械按技术说明书查验其相应的技术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同时检查施工中使用的计量器具是否有相应的技术合格证,正式使用前进行校验或校正。

1.8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主要查看施工组织设计对保证工程质量是否有可行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工期总进度及进度分解,劳动力配备是否合理,施工平面布置等是否合理,尽量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施工组织措施,确保工程圆满完成。

防火措施,安全文明施工也必须编入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符合安全防火施工规范及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要求,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防治当前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及为保证质量而采取的预控措施,质量报表和质量事故的报告制度均应纳入施工组织设计。

2.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的事中控制。

2.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采用施工现场跟进,抽检、观测等方法根据不同的工序、分部工程设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测量定桩,水平标高(相对标高)轴线定位,采用经纬仪定位、复检。

2.1.1工程桩基控制:桩位,处理好地下障碍物,场地应平整,主要控制以下这几个方面:2.1.1.1 主控项目:(1)浇筑前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实际浇筑混凝土量严禁小于实际理论计算体积,桩身任意一段平均直径与设计直径之比严禁小于1。

(4)浇筑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5)钢筋的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桩端伸入持力岩层和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8)桩端持力岩层的性质和持力岩层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1.1.2 一般项目:(1)桩径允许偏差为-50mm。

(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2)桩顶标高允许偏差±10mm,(3)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见下表:①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允许偏差±10mm。

②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见下表:③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桩位允许偏移2.1.1.3 单桩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和精神,单桩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主控顶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栓验合格;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