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设计原理 型线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 型线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
第 六章 型线设计
封面
课号:001-(2015-2016-1) 教学班:NA404
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2015年
第六章、型线设计
6.1 概 述
船舶原理与设计
型线图是性能计算、结构设计,各种布置和建造放样的依据。型线 设计是船舶总体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型线与阻力性能关系重大,尾部型线与螺旋桨的配合对推进效率 和振动有很大的影响。此外,型线与船舶的稳性、操纵性、横摇阻尼、船在 波浪上的运动特性、砰击等都有关系。在使用方面,型线影响布置和舱容, 例如机舱内的布置条件、货舱和压载舱的容积、甲板的布置地位等。在建造 方面,型线的平直部分、可展曲面部分可以简化施工的工艺,而复杂曲面增 加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
第六章、型线设计
进流段长度LE
LPP/2
LPP/2
X或X/L
横剖面面积曲线的特征:
横剖面面积曲线下的面积相当于船的型排水体积(▽),曲线下面积的丰满 度系数等于船的纵向棱形系数CP(CP=▽/(AM ·LPP));
面积形心的纵向位置相当于船的浮心纵向位置XB; 丰满船的横剖面面积曲线的中部有一平行段,称为船的平行中体,长度为LP,
此时后端对阻力影响较微
6.2 横剖面面积曲线 四、生成横剖面面积的母型改造法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根据优良母型船的横剖面面积曲线,按设计要求 改变棱形系数CP,浮心纵向位置 XB 和平行中体长度 (LP)及位置时,可以用适当的修改方法,在保留 曲线原有基本形状的条件下修改得到新的横剖面面积 曲线。常用的一种修改方法称为 “1-CP”法。
(1)设计水线
设计水线的特征主要有水线面系数CW、平行中段长度、端部形状、半 进流角iE(近首垂线处设计水线相对中心线的夹角)。
水线面系数CW 设计水线的首端形状和半进流角(iE) 设计水线尾段的形状 设计水线的平行中段长度
6.3 型线几何形状特征和参数的选择
一、设计水线及横剖线形状特征和参数的选择
由此可见,型线设计需要考虑许多方面的要求,有些要求还会相互抵触, 设计者必须加以权衡。
6.1 概 述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型线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保证良好的航海性能。除了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以外,通常把快速 性(阻力与推进)放在主要地位来考虑,同时兼顾耐波性、操纵性和 稳性。
考虑总布置的要求。总布置所需的甲板面积,货舱大开口的尺寸,纵 倾的调整等对型线设计都有一定的要求,型线设计中应加以考虑和满 足。必要时,当布置与性能对型线的要求发生矛盾时,通常是适当降 低对性能方面的要求,来满足布置和使用的需要。
6.2 横剖面面积曲线 一、 棱形系数CP 和中剖面系数CM 的选择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中等航速的船(如0.2<Fn<0.3),兴波阻力已占总阻力相当的比例, 且兴波主要发生在首部,船首应尖瘦些,所以取较小的CP 可减少剩余阻 力,对总阻力有利。但过小的CP 意味着CM 很大,会引起横剖面面积曲线 和水线明显的突肩,这是不利的,应避免。所以随着Fn增加,在CP 减小 的同时,CM 也应相应地取小一些。
从阻力方面看,当浮心位置改变时,前体兴波阻力和后体形状阻力的相 对比例发生变化。浮心位置向后移动,前体丰满度就减小,后体丰满度增 大,因而形状阻力由小变大,而兴波阻力由大变小。因此,对应于给定速 度的船,存在着一个阻力最小的最佳浮心位置。
6.2 横剖面面积曲线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二、 浮心纵向位置XB 的选择
(2)首部横剖线形状 阻力方面: V形的横剖线形状湿表面积较
小,可减小摩擦阻力,同时它 的舭部较瘦,有利于减少丰满 船(CB>0.75)的舭部漩涡。 但V形剖面兴波阻力较大,因 为它所对应的设计水线首端丰 满,半进流角也大。 U形剖面船的排水量相对集中 在下部,设计水线削瘦,半进 流角小,有利于减小兴波阻力, 但湿面积大,摩擦阻力大。
6.2 横剖面面积曲线 四、生成横剖面面积的母型改造法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δCPF
x
X
图中各无因次量表示:
CPF——修改前曲线下的面积,即前半体棱形系数;
δCPF——CPF 的修改量,即阴影部分的面积;
lPF——前半体平行中体长度; δlPF——lPF 的修改量;
hF——δCPF 的形心距中;
水上部分的形状 船首水上部分的横剖线形状通常具有一定的外飘,这样储备浮力和甲 板面积都大些。适量的外飘可减少甲板的上浪和淹湿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6.3 型线几何形状特征和参数的选择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一、设计水线及横剖线形状特征和参数的选择
(2)首部横剖线形状
耐波性方面: 船在纵摇和升沉运动中,V形剖面下沉时,浮力和阻尼力矩大,能减小 纵摇和升沉运动,且能缓和船底砰击(尤其当波长与船长之比λ/L>1.0 时),但V形剖面增加波浪中航行的阻力(尤其是λ/L<1.2时)。由于耐 波性的问题与船的大小关系密切,大船这方面的矛盾较小。
应符合要求的浮心纵向位置。文献[1]建议,在纵倾允许误差为 ±0.2%L时,型线设计结果的浮心纵向位置允许误差约为0.3%L。
控制船体型线的要素: 横剖面面积曲线; 设计水线和甲板边线; 横剖线形状; 侧面轮廓线。
Ai或 Ai/AM
6.2 横剖面面积曲线
去流段长度LR
平行中=
δ xdy =
0
0 a(1 − x)dy = a(1 − CPF )
得:a=δCPF / (1-CPF) , 代入式δx 的表达式,可得:
δ x= 1− x
1 − CPF
δ C PF
6.2 横剖面面积曲线
四、生成横剖面面积的母型改造法
(2)同时修改CP 和 lP (3)同时修改CP,lP 和 xB
三、横剖面面积曲线形状的选择
(1)平行中体长度和位置
在一定的 Fn范围内,船体采用适量的平行中体,无论从阻力性能方面 还是在使用和建造方面都是有利的。
6.2 横剖面面积曲线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三、横剖面面积曲线形状的选择
(1)平行中体长度和位置
从阻力方面看,将排水体积适当地向中部集中,采用一段平行中体,对 于前体可使进流段尖瘦些,降低兴波阻力;对于后体,可削瘦去流段的 船体形状,有利于改善形状阻力。但是,设置太长的平行中体后,过短 的进流段和去流段,会使平行中体的两端形成过硬的“前肩”和“后 肩”,这对阻力是不利的。
从阻力的影响来看,CM 是不重要的,因此,CM 的选择很大程度上 是考虑与CP 的配合。
低速船(如Fn<0.2),兴波阻力所占比例不大,CP 对总阻力影响较小, 但选取较小的CP 总还是有利的。低速船一般CB 都比较大,所以这种情况下 CM 都取得很大,以利减小CP 。一般运输货船CM 为0.98~0.99,大型船甚至 达到0.995。
通常,设计中平行中体长度和位置可以根据优良的母型船资料并参照经 验公式来确定。
6.2 横剖面面积曲线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三、横剖面面积曲线形状的选择
(2)最大横剖面位置
无平行中体的船舶,最大横剖面位置决定了进流段和 去流段的长度。由于前体兴波阻力随航速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最大横剖面位置也应相应后移。
考虑船体结构的合理性和工艺性。例如,不必要的复杂曲面的船体形 状,不仅增加建造工时,多耗材料,而且不易保证施工质量,影响结 构强度。
外观造型。水线以上的首尾轮廓线、甲板边线以及外露的折角线应考 虑美观和造型方面的要求。
6.1 概 述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型线设计的精度:
应符合要求的排水体积,其误差要求与设计中对排水量考虑的余量 有关。如果重量裕度在1%~2%时,排水体积允许的误差约为±0.5%。
∫ xBF——CPF 的形心距中, xBF
=
1 2CPF
1
x 2 dy
0
6.2 横剖面面积曲线 四、生成横剖面面积的母型改造法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δCPF
(1)仅修改CP
x
X
设修改函数为: δx= a(1-x)
该函数的边界条件为:x=1.0时,δx=0。
∫ ∫ 由约束条件:
δ C PF
1
(Lackenby 法 ) (4)仅修改浮心纵向位置xB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θ
θ
θ
θ
θ
θ
θ
θ
θ
0
1
2
3
4
K5
6
7
8
9
10
6.3 型线几何形状特征和参数的选择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一、设计水线及横剖线形状特征和参数的选择
设计水线的形状特征和横剖面形状特征是相关的,设计水线丰满意味 着横剖面在设计水线处较宽,在一定的横剖面面积下,下部必然较窄,剖 面形状成V形。反之,设计水线削瘦,横剖面形状成U形
航速高的船不能设置平行中体。原因是这种船一般船体已很瘦削,设置 平行中体后,平行中体和过分瘦削的首部连接处会形成凸肩,航行时产生 的肩波和严重的肩部旋涡使阻力性能恶化。Fn>0.25(CB<0.62~0.64)的船, 不宜设置平行中体。
确定平行中体长度和位置的原则是确定不引起阻力激增的最短进流段长 度和去流段长度。
6.3 型线几何形状特征和参数的选择
船舶原理与设计
第六章、型线设计
一、设计水线及横剖线形状特征和参数的选择
(2)首部横剖线形状 综合静水阻力和耐波性的因素,船的前体横剖线形状大致可这样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