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心头赵汀生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班主任,姓曹,四五十岁的样子,戴着副玳瑁眼镜,镜片形似鸡蛋,厚如陶瓷碗底,像有圈圈螺纹。
语文课若有偷看小人书做小动作的,不论在哪个角落,他总是先扶扶眼镜,注视片刻,轻咳几下,然后用教鞭敲着讲台,说:“这怎么行呢?”当时同学们大多有些怵他,背地里叫他“眼镜”。
我们班的自习课原本和其他班一样,没有老师,大家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很是自在。
后来“眼镜”将大半自习课用于自习语文,他总是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沙沙沙写字的声音。
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下课铃响后,曹老师从讲台旁站起来,扶了扶眼镜,压低嗓门说:“放学后我带同学们去游泳,会游泳的请举手。
”我们这个小山城溪河交错,深潭也很多,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游泳时溺亡,老师和家长通常不许孩子去游泳。
但炎炎夏日里,游泳对孩子们,尤其小男孩,是极大的诱惑,常有人偷偷下河。
此刻,平日里颇为严厉古板的“眼镜”,竟要带大家去游泳,幸福来得实在有点意外。
教室里一下子喧嚣起来,那些预备下课后冲出去抢占乒乓球桌的男生,赶紧将攥在手里的自制光板球拍塞回书包。
选择去游泳的最后只有男生。
到得一处宽阔的河滩,曹老师叫我们站成一排,报了两遍数才让下水。
我与同学们打了一阵水战,又连扎了几个猛子浮出水面,见不远处河面上有两点亮光,抹去脸上的水珠一看,原来是曹老师正面对着我们站在水中,眼镜反射着太阳光,一闪一闪的。
我游到曹老师跟前,请他和我们一起去游泳,他摇了摇手说:“我还是不游吧,万一眼镜掉进河里,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我说这样泡在水里不动太冷了,他扶了扶眼镜:“没关系。
我眼睛不好使,你去告诉大家,不要离我太远,这样才看得见你们。
”太阳落下山去,渐渐起了风,柳枝拂着水面窸窣作响。
此时刚过端午节,河水还有些凉,水中的我们已感到了微微寒意,陆续往河岸游去。
曹老师瘦小的身子依然立于水中,晚霞映着他微驼的背影。
他一手扶着眼镜,一手伸着指头清点人数,等着我们一一在他面前游过。
待他最后上得岸来穿衣时,我们分明见他嘴唇有些发紫。
此后,曹老师每周总会带我们去游泳,他将眼镜的两条腿绑上橡皮筋,牢牢系在头上,跟我们一道游泳、潜水、打水战,从下水到上岸,须臾不离开我们。
直到暑假,曹老师回了乡下的家,才结束了这段我童年时很快乐很留恋的时光。
这年的深秋,我父亲从下放的农村回家,让我带一张纸条给班主任。
曹老师看过纸条,右手在我头顶摩挲半晌,说:“你爸要带全家去农村生活,你能不去吗?”我仰头看着曹老师,茫然地摇了摇头。
次日上午放学后,曹老师把我叫到他那儿,在书架上翻找了一阵,取出一张当时很流行的一分钱一张的小宣传画,在背面签上名字和年月日,递给我:“做个纪念吧。
到了农村,条件大不如这里,要克服困难,更加努力学习,以后有机会再回城里读书。
”他坐到靠背椅上,拉着我的手又叮咛了一番,突然把我紧紧抱住,胡子和眼镜轻轻蹭着我的脸,那种痒痒的柔柔的感觉,至今还在心头。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文章描述了关于曹老师的哪几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述。
(2)品味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室里一下子喧嚣起来,那些预备下课后冲出去抢占乒乓球桌的男生,赶紧将攥在手里的自制光板球拍塞回书包。
(3)阅读全文,说说曹老师有哪些性格特点。
(4)文末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5)本文和《藤野先生》一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联系文本具体分析。
【答案】(1)①自习课,亲自看班,使原本混乱的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②下课后,带领同学们去游泳,须臾不离开“我们”;③“我”要回农村老家读书,曹老师与“我”难舍难分。
(2)三个动词,让读者既感受到速度,又感受到力量。
一方面写出了孩子活泼好动的本性,一方面表现了孩子们听到要去游泳时的那种意外的惊喜。
(3)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爱有加,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4)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曹老师与“我”相拥分离的情景,表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照应文题,使文章结构谨严,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5)两文都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了老师的主要特征和精神品质。
本文中,曹老师在自习课时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让学生认真学习;夏天,监督带领学生一起去游泳;给“我”一张小宣传画作为留念,都反映了曹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真心;《藤野先生》中,具体写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问理等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段概括。
文中一共描写了三件曹老师爱学生的事情,第一件事是2﹣7段,在炎炎夏日为了满足学生们的愿望,瞒着学校带我们去河里游泳。
第二件事是8﹣9段,父亲因为家里经济的原因要将“我”送去村里念书,曹老师得知之后极力劝阻,甚至不惜摔坏了他珍贵的眼镜。
第三讲事10段,曹老师得知我要离开了,送“我”纪念品,不忘督促我学习。
(2)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冲”“攥”“塞”是动词,写出原来计划打乒乓球的学生被游泳深深吸引住,感到意外惊喜。
三个动词还表现了孩子们活泼好动的特点。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由“当时同学们大多有些怵他”、“他总是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沙沙沙写字的声音”可见他对学生严格要求。
由带学生去游泳、劝“我”父亲不要带“我”去农村,表现了曹老师对学生很关爱。
“他坐到靠背椅上,拉着我的手又叮咛了一番,突然把我紧紧抱住,胡子和眼镜轻轻蹭着我的脸,那种痒痒的柔柔的感觉,至今还在心头”表现出曹老师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4)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画线句写的是曹老师的动作,属动作描写。
“拉着我的手又叮咛了一番”“紧紧抱住”“轻轻蹭我的脸”等动作表现出师生难舍难分的情景;在结构上,“至今还在心头”与标题形成照应。
可据此从内容和结构上回答。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写法的赏析。
本文写了曹老师自习课亲自看班、带学生游泳、与回农村读书的“我”难舍难分几件事,表现了他严格要求又关爱学生的形象特征。
《藤野先生》通过写藤野先生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等事,表现了他没有民族偏见、教学认真负责、学术研究严谨求实的特点。
由此可见,两文在写法上都使用选取典型事例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
故答案为:⑴①自习课,亲自看班,使原本混乱的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②下课后,带领同学们去游泳,须臾不离开“我们”;③“我”要回农村老家读书,曹老师与“我”难舍难分;⑵三个动词,让读者既感受到速度,又感受到力量。
一方面写出了孩子活泼好动的本性,一方面表现了孩子们听到要去游泳时的那种意外的惊喜;⑶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爱有加,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⑷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曹老师与“我”相拥分离的情景,表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照应文题,使文章结构谨严,首尾圆合,浑然一体;⑸两文都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了老师的主要特征和精神品质。
本文中,曹老师在自习课时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让学生认真学习;夏天,监督带领学生一起去游泳;给“我”一张小宣传画作为留念,都反映了曹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真心;《藤野先生》中,具体写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问理等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点评】⑴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类问题,一定要认真读题,仔细分析文本内容。
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文本中的关键性提示语句即可作答;⑵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
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⑶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⑷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句中关键词进行分析,并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具体语境进行作答;⑸本题考查对文章写法的赏析。
明白刻画人物的方法是答题的关键。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戴车匠汪曾祺戴车匠是东街一景。
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
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
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铁匠店。
戴家车匠店门面很小,只有一间,地势却颇高。
店里正面的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不知这是哪位读书人的手笔。
但是看来戴车匠很喜欢这副对子。
板壁前面,是作坊。
作坊放着两张车床。
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其原理倒是和现代铁制车床是一样的。
靠里的车床是一张大的,那还是戴车匠的父亲留下的。
老一辈人打东西不怕费料,总是超过需要的粗壮。
这张老车床用了两代人,坐板已经磨得很光润,所有的榫头都还是牢牢实实的。
戴车匠起得很早。
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看看图样,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
人走到他的工作之中去,是可感动的。
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
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
有的时候,忽然,他停下来。
那就是想到了一点什么事。
或是刘长福托他斡旋一件什么事,那一头今天该给回话;或是儿子塾师过生日,该备一点礼物送去;或是澡堂里听来一个治风湿痛秘方,他麻二叔正用得着……似乎他每天派给自己多少工作,把那点工作做好,即为满意。
能分外多做几件就很按捺不住得意了。
他自然可以有时间抽一袋烟,喝两口茶,伸个懒腰。
戴车匠做的最细致的活是装围棋子的槟榔木的小圆罐,——罐盖须严丝合缝,木理花纹不错分毫。
做得了的东西,都悬挂在西边墙上,真是琳琅满目,细巧玲珑。
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
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
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