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觉电生理检查与临床应用

视觉电生理检查与临床应用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觉电生理产生机制
人眼的视网膜受光或图形刺激后,在视感受器 内引起光化学和光电反应,产生电位改变,形 成神经冲动,传给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经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线 终止于大脑皮质的距状裂视中枢。
该过程用电生理学方法记录下来。 视觉电生理是对视网膜至视中枢功能的系统检
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即强 度对于时间的微分) 去极化:如果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 正常安静时时,称作膜的超极化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网膜的结构
夜盲症:长期摄入维生素A不足,将会影响人在暗光时的视 力,引起夜盲症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暗适应
概念:人从亮光处进入暗室时,最初看不清楚任何东西,经过一定的时 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高,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这称为暗适应。
产生机制:暗适应是人眼对光的敏感度在暗光处逐渐提高的过程,与视 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
三种感光色素:一类的吸收峰值在420nm处,一类在 531nm处,一类在558nm处,差不多正好相当于蓝、 绿、红三色光的波长,分别称为蓝视锥、绿视锥、红 视锥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明适应
概念:从暗处初来到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 眼的光亮,不能看清物体,只有稍带片刻才能 恢复视觉,这称为明适应。
其它包括:眼球震颤(Nystagmus) 视敏度(Visual acuity)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列入国际标准化方案的检查项目
EOG(1993) ERG(1999)
传统电生理
VEP(1996) P-ERG(2000) 检查设备要尽量满足国际标准化要求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波形起源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测定原理:
被检查眼在暗适应情况下静息电位逐渐下降,降至 最低值后出现轻度回升;在明适应下该静息电位逐 渐上升达最高值又缓慢下降。记录该静息电位的变 化过程。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觉眼电图(EOG)
正常人眼电图波形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觉眼电图(EOG)
刺激要求:
使用视网膜全视野球形刺激器,全视野要均匀照明;引导眼睛按30度视角移 动的注视点由红色二极管组成的脉冲视标
机制:明适应出现较快,约需一分钟即可完成。 耀眼的光感主要是由于在暗处蓄积起来的合成 状态的视紫红质在进入亮处时先迅速分解,之 后,对光较不敏感的视锥细胞色素才能在亮光 环境中感光。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觉眼电图(EOG)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觉眼电图(EOG)
定义:
记录眼的静息电位的一种客观定量检查法。起源于 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外节部分,反映视网 膜色素上皮感受器复合体的功能。
视觉电生理的基础知识
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膜及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外周神经的兴奋性和神经冲动的传导 突触传递 视网膜的结构和神经递质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所构成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视觉神经系统具有神经系统的一般结构和特征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锥系统
视锥细胞: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只有在类似白昼的强 光条件下才能被刺激,但视物时可以辨别颜色,对物 体表面的细节和轮廓都能看的很清楚,有高分辨能力 (一般黄斑中心的中央凹处,全是视锥细胞而无视杆 细胞,所以人眼视觉的特点是中央凹在亮光处有最高 的视敏度和色觉,所以视敏度的测定实际是视锥系统 视力的测定)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细胞膜和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 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一般膜内较膜外为负(细 胞外[Na]高,细胞内[k]高)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个特殊形式的电变化 刺激要引起细胞发生兴奋的条件(即产生动作电位):
查法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觉电生理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觉电生理检查的临床意义
视觉电生理检查是视功能测定,与组织形态学不同。我们必须结合临床 所见和其他特殊检查才能作出临床诊断。
视觉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无创伤、客观定量的检查法。它对临床的诊断、 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均有莫大的帮助。
ISCEV建议眼球每1~2.5s改变方向(相当于每2~5s一个完整的往复周期) 受视者应当在普通室光中预适应至少15分钟
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 国际临床标准ISCEV ERG: 视杆细胞反应;暗室最大反应; 震荡电位OPS; 明室锥细胞反应; 30HZ闪烁 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RG,P-ERG) 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RG,mfERG)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觉电生理检查的主要内容
眼电图(EOG)
记录眼睛的静息电位
视网膜电图(ERG)
记录在光刺激下(包括图象)视网膜的电位变化
视诱发电位(VEP)
记录在一定刺激条件下视网膜的神经冲动向中枢传递,到达视皮质层所 引起的电位变化。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觉电生理检查项
视觉电生理检查和临床应用
视杆系统
视杆细胞(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对光的敏感度较高, 能在昏暗 的环境中感受光刺激而引起视觉,但视物无色觉, 而只能区别明暗;且视物时只能有较粗略的轮廓,精确性 差
视紫红质: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组成,而视黄醛由维生素A变 来。
暗处视物基础:人在暗处视物时,实际是既有视紫红质的 分解,又有它的合成;光线愈暗,合成过程愈超过分解过 程,视网膜中处于合成状态的视紫红质数量也愈高,这也 使视网膜对弱光愈敏感。在亮处时,视紫红质基本处于分 解状态,使之失去了感受光刺激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