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
所谓“处无为之事”是说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 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作 应当作的事。作过了,如雁过长空,风来竹面, 不着丝毫痕迹,不有纤芥在胸中。
所谓“行不言之教”,是说万事以言教不如身教 ,光说不作,或作而后说,往往都是徒费唇舌而 已。因此,如推崇道家、善学老子之教的司马子 长(迁),在他的自序中,引用孔子之意说:“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都是同一道理。
这一章主要说圣人,所以能道全德备,众美皆具者 ,皆由虚心体道,与物无争,所以能众德交归。
“曲则全”,曲是圆的唯一构成要素,无曲不能圆 。圆曲内空外有,代表空有不二,不二就是全。全 有全事即理,理事不二;全妄即真,真妄不二;全 修即性,性修不二;全他即自,自他不二。不二就 是佛,不二就是究竟圆满。内空就是要空人我执, 人我执就是见思烦恼;要空法我执,法我执就是尘 沙烦恼,无明烦恼,里面无我无烦恼时就是理体。 外有是事相,只要心里面无我时,外面的事相自然 一如。空人我执,法我执,在佛法中称布施波罗密 ,布施就是放下。布施分财布施,财布施有内财是 身体,外财是功名利禄,财布施能破人我执;法布 施是所知见,放下所知见,能破法我执。
美丑转换 从前一个富人,娶了一妻纳了一妾。妻子长得丑 陋,妾长得漂亮。但富人问道士为什么最近发现 妻子越来越漂亮,而且变得越来越丑陋了呢?道 士回答说,妻子在你纳了妾之后,发现自己不如 且漂亮,于是就很谦卑、柔顺,于是就变得越来 越美丽了。而那个且呢,发现自己比妻子美丽就 越来越骄傲,盛气凌人,于是就变得越来越丑陋 了。
一位老和尚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中一个继承衣钵袈 裟。一天,老和尚对徒弟说,你们出去给我见一 片最完美的树叶。两个徒弟遵命去了。实践不久 ,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傅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 ,对师傅说,这片树叶虽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 的最完整的树叶。二徒弟在外面转悠了半天,最 后却两周空空而归,他对师傅说,我见到了喝多 很多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一片完美的。。最后 ,老和尚把袈裟传给了大徒弟。
知道因果相对、福祸相依的道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 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 后相随。
因果相对的道理,自始至终,是要人匆作祸首、 莫为罪魁的教示。 但这里的美学价值太大了 书法、园林、绘画、音乐、文学
宇宙的一切法则,始终不离循环往复的因果 定律 总之,老子指出无论有无、难易、高下、音声、 前后等现象界的种种,都在自然回旋的规律中相 互为用,互为因果。没有一个绝对的善或不善, 美或不美的界限。因此,他教人要认识道的妙用 ,效法天地宇宙的自然法则,不执着,不落偏, 不自私,不占有,为而无为。所以他便说:“是 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 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 居,是以不去。”
自然之美 天有大美而不言。 人的自然之美, 塑料花,美吗?不如真花美,尽管真花可能枯萎 了一个花瓣。 假山,美吗?不如真山,可能平淡无奇。
“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宋代的大儒程颐,在哲宗时代,出任讲官。有一天上殿为哲宗皇帝讲 完了书,还未辞退,哲宗偶然站起休息一下,靠在栏杆上,看到柳条 摇曳生姿,便顺手折了一枝柳条把玩。程颐看到了,立刻对哲宗说: “方春发生,不可无故推折。”弄得哲宗啼笑皆非,很不高兴,随即 把柳条掷在地上,回到内宫去了。 因此后来有人说,讲孔门的道理,无论怎样说,也不致超过孟子 。而孟子对齐宣王说,好色、好货也都无妨,只要扩充所好的心与天 下同乐就对了。偏是倒霉的宋哲宗,遇到了程夫子,一根柳条也不许 动。当了皇帝的,碰到如此这般的大儒,真是苦哉! 由于这些历史故事的启发,便可了解庄子所说的“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的道理,也正是“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另一面引申 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善则无友。
译文:委曲反能保全,绕弯反能直达,空洼反能充 盈,陈旧反能返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能迷乱 。所以,“圣人”持守唯一的“道”作为天下的规 范。不自我显示,反能彰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明 辨;不自我夸耀,反能有功;不妄自尊大,反能长 久。只有不与他人争斗,天下才无人能与之争斗。 古人所说的“委曲反能保全”这样的话,怎么会是 假话呢?确实是一个全面的概括。
三 家 村 国 学
老 子 第 二 章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 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 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 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 唯弗居,是以不去。
今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什么是 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又:丑的观念就产生了)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什么是善),是因为有 恶的存在(又:恶的观念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 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 相对而言的,相伴相生的,(没有绝对的概念) 。
“枉则直”,枉的意思是弯曲,弯曲代表柔软,柔软是随 顺人之本性而不违逆,随顺大道而不逆,随顺才能与道合 一。合一之心则为直心,直心就是一心,直心就是真诚心 。佛法说:直心是道场。在菩萨六度中称忍辱波罗蜜,忍 辱就是忍耐。从前一位小和尚,到山下人家化缘,走进门口 ,见到一位少妇正在串珍珠,少妇见小和尚进来化缘,就 到到后堂准备食缘,因为仓促离开,就把正在串的一颗大 珍珠,随手放在桌上,由于未放珍珠稳当,随即滑到了地 板上,这时一只白鹅走了过来,看到珍珠就一口吞到了肚子 里面,小和尚亲眼目睹了这一事实。等少妇来后,遍寻这 颗名贵珍珠不见,就问小和尚,小和尚默默无言,一声不 吭,少妇找来众人大声问责,和尚仍不开口。。
我们的问题???? 你消化别人长得丑吗? 你羡慕别人长得俊吗? 你珍惜你所有的东西吗?
道德经 第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1,枉则直2,洼则盈3,敝则新4, 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 彰,不自发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 1、曲则全:委曲者反得以保全。 2、枉则直:弯曲反得以伸展。枉,指弯曲。 3、洼则盈:低洼之处反得以充盈。 4、敝则新:破旧的事情反而能够孕育新事物。 5、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坚守“道”而判断天 下的吉凶祸福。一,这里指“道”。式,在古代“ 式”是一种占卜工具,占卜者根据“式”转动的结 果来占卜吉凶。在这里,“式”喻指“道”。
:“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的 “纣为长夜之饮,通国之人皆失日”, “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
爱美成癖,癖好便是大病。
元末起义的张士诚的兄弟张士信,因为仰慕倪云林的画,特地派人送 了绢和厚重的金币去,请他画一张画。谁知倪云林大发脾气说:“倪 瓒(云林名)不能为王门画师。”当场撕裂了送来的绢。弄得士信大 怒,怀恨在心。有一天,张士信和一班文人到太湖上游乐,泛舟中流 ,另外一只小船上传来一股特别的香味。张士信说:“这只船上,必 有高人雅士。”立刻靠拢去看个清楚,不料正是倪云林。张士信一见 ,便叫从人抓他过来,要拔刀杀了他。经大家恳求请免,才大打一顿 鞭子了事。倪云林被打得很痛,但却始终一声不吭。后来有人问他: “打得痛了,也应该叫一声。”倪云林便说:“一出声,便太俗了。 ” 倪云林因为太爱美好洁了,所以对于女色,平常很少接近。这正 如清初名士袁枚所说的:“选诗如选色,总觉动心难。”但有一次, 他忽然看中了金陵的一位姓赵的歌姬,就把她约到别墅来留宿。但是 ,又怕她不清洁,先叫她好好洗个澡。洗完了,上了床,用手从头摸 到脚,一边摸,一边闻,始终认为她哪里不干净,要她再洗澡,洗好 了又摸又闻,还是认为不干净,要再洗。洗来洗去,天也亮了,他也 算了。
外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没有绝对的好坏,对 错之分,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 一致的,公平的,但是每个人对环境的感受却是 千差万别的,有人欢喜有人忧。比如天突然下雨 ,久旱无雨的农家人会欢欣鼓舞,而刚刚洗了衣 服晾晒在外面的妇人却会骂天骂地;被困在外面 的情侣会很高兴又可以多缱绻一会儿,而着急接 孩子回家的妈妈却十分焦急。所以说,只要你是 正确的,你的世界就是正确的。有个经典的故事 可以证明这一点:
既然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客观的,好和坏,高和 矮都是相对而言的,或许都有他的理由和价值, 我们人类又何必过度地去厚此薄彼,执着于其中 之一,而引起对立,造就矛盾呢?如果每个人心 里都少一点好恶,也就会少很多烦恼。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应该以博爱的心对待芸芸众 生,宽容的接纳所有的子民,没必要过度妄为, 以自己的偏好去做些选择取舍,让有的被喜爱, 有的被厌恶,造成社会的对立,贫富的分化,产 生了很多人为的矛盾,最终形成混乱和灾难。 也 许有人会说,既然价值观的判断都是主观的,难 道就不需要价值观的教育了吗?当然不是,老子 这里依然告诉我们不要过度自信,把自己的观念 强加于人,做人要有弹性,学会吸收别人的不同 意见,就是要追求超然物外的境界,寻找相对客 观的真理。
所以圣人(老子说的圣人是指好的国家管理者, 孔子讲的圣人或许更倾向于道德的楷模)都是按 照规律办事情,用潜移默化的引导来教化民众, 让万物自由生长而不妄加引导,生养万物而不据 为己有,做了该做的事情而不自恃己能,事情做 成了之后也不居功自傲。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 一切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需 要我们谦虚好学。第二章接着就告诉我们一切价值观的判 断都是基于我们的立场,不是绝对的,不是客观的。美和 丑,善和恶,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 都是相对而言的,都是相伴而生的,都是相反相成的。我们 对事情的好恶也都是主观的,和我们的价值观有关系。A 和B比较,A是美的,B是丑的。但有过B和C比较,也许B 是美的,C是丑的。唐朝的时候因为杨贵妃的原因,一度 女人都是以胖为美,而到今天肥胖的女人恐怕就没人喜欢 了。“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也是因为一种价值观 的判断。很多外国人娶的中国妻子都不是很漂亮,这是我 们的感觉,而在他们的眼里却很漂亮,因为他们或许觉得 东方女性就是漂亮,他们参照的是西方女性,这也是价值 观不同。人的判断都是有立场的,善恶也是有立场的,一 个人杀人无数,黑社会认为他是优秀员工,而公安局说他 十恶不赦,这也是因为立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