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过是化学反应混沌,爱情也不例外通常必须经历三个必然发展阶段即初始敏感阶段、拓扑可复制阶段、收敛阶段或周期点上的稠密。
那么为什么会是三个阶段呢科学已经证明人类情感反应是化学变化在人类进化衍变过程中的高级阶段。
一苯基乙胺phenyl ethylamine苯基乙胺是最基本的一种爱情物质称为phenylethylamine苯基乙胺简称PEA。
无论是一见钟情也好或者日久生情也好只要让头脑中产生足够多的PEA那么爱情也就产生了俗话说那种来电的感觉就是PEA的杰作。
有趣的是当人遇到危险的时候紧张也能够使得PEA的分泌水平提高。
也就是说人处在危险的时候产生受情的可能性反会提升。
事实上PEA是一种神经兴奋剂它能让人感到一种极度兴奋的感觉使人觉得更加有精力、信心和勇气。
由于PEA的作用人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加速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颜面发红特别是瞳孔会否放大显判断真爱还是敷衍的最佳标准。
恋爱中的人喜欢海誓山盟所以那个让你瞬间血流量急升的人就是你的真爱了。
这实在不能说是一种有意的欺骗因为在承诺的时候一个深陷情网的人会真的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自信心的空前膨胀是PEA的副作用之一。
另外一种副作用就是能让人产生偏见和执著丧失客观思维的能力。
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只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正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
英国伦敦大学的一位瑞士科学家曾经招募自称处于热恋阶段中的青年男女作为志愿者采用磁性共振成像技术记录他们的大脑活动图像表明在看到自己恋人照片的时候大脑的四个特定的区域不约而同地出现血液流量急升的现象而同时大脑中负责记忆和注意力的部分活动则受到了抑制于是那些处在恋爱中的男男女女自然就变笨了。
为了说明爱情使人变傻这件事是不分种族国界人人平等的他挑选的志愿者来自11个不同的国家。
xx的广告总是充满着柔情蜜意--得到你是我一生的幸福–爱上与众不同的你–只给最爱的人事实上巧克力确实是最佳的爱情食物它的PEA含量是所有食物中最多的一种。
所以送爱人巧克力是有科学道理的。
PEA苯基乙胺是人体自然合成的另外有一种物质的学名叫苯异丙胺是人工合成的从化学结构上看这两种物质非常接近其功效也相当接近。
苯异丙胺的商品名就鼎鼎有名了--amphetamines安非他明一种中枢神经的兴奋剂也是一种著名的毒品摇头丸的主要成分就是这种物质。
二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另一种重要的爱情物质是dopamine多巴胺也译作度巴明全名为hydroxytyramine它能产生一种很欢欣的感觉。
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为中枢性递质之一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对周围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升高动脉血压。
多巴胺的作用之一是刺激oxytocin后叶催产素的分泌这种激素会影响妇女的分娩和哺乳有消除紧张和抑郁的作用。
一般认为拥抱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安全感和满足感与这种激素密不可分。
帕金森症病因是患者大脑里缺少多巴胺dopamine。
多巴胺是神经传导物质它就像大脑中的传令兵负责把神经系统发出的命令传送给肌肉指挥肌肉工作。
缺少多巴胺神经控制命令不能传达所以才会出现手脚不听话的现象。
多巴胺过多的人更倾向于发现偶然事件的含义并且无中生有地拼凑出意义与模式。
布拉格Peter Brugger6月底在巴黎召开的欧洲神经科学学会联合会的一次会议上披露了上述研究。
三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是第三种爱情物质叫nor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有强大的血管收缩作用和神经传导作用会引起血压、心率和血糖含量的增高。
所谓心跳的感觉就是去甲肾上腺素在起作用。
当你头脑中充满着这些爱情物质的时候也正是你意乱情迷的时候。
但很不幸的是。
在人体内这些爱情物质不可能永远处在个较高的水平上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总是试图将人体的状态调整回正常状况。
一旦爱情物质消失。
人也就从这样的迷醉状态中恢复过来或者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失去了爱的感觉。
视个体和环境的差别一般来说PEA的浓度高峰可以持续6个月到4年左右的时间平均不到30个月2.5年。
这和社会学调查得出的数据很接近。
不用试图去挽回变心人的心他对你的爱已经消耗干净了。
人的思维分为感性和理性两种感性受神经系统中的边缘系统控制理性受前额系统控制。
边缘系统是哺乳动物大脑的原始构成所以感性体现人的动物性。
而理性则体现人的社会性。
在爱情中人的身体能产生4中化学物质多巴胺肾上腺素苯乙胺和催产素。
爱情产生的初期多巴胺正肾上腺素和苯乙胺会大量分泌。
多巴胺使人感觉到世界的美好会对陌生人微笑正肾上腺素流过大脑时产生的生理效应为心跳加速手掌出汗脸颊泛红甚至食欲不振失眠心烦等。
苯乙胺也是巧克力中的一种化学成分使人产生一种甜蜜的感觉。
通常产生在爱情的初期也就是热恋的阶段多巴胺正肾上腺素苯乙胺这三种成分会急剧累积产生极其强烈的快感而这三种物质对边缘系统影响极大于是在特定环境下大脑主要由边缘系统控制额叶皮层处于比较压抑的状态。
此时人变成了感情的动物恋爱中的人往往会无视对方的缺点变得盲目。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男人只有一个情感中枢而女人左右大脑都有情感中枢。
所以女人情感比男人要丰富。
在爱情中边缘系统更容易占主导地位。
恋爱中的女人是傻瓜这不是句玩笑话】】当然这几种化学成分的高浓度维持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认为是三年左右。
人总是会回归到感性与理性平衡的状态慢慢清醒过来。
此时额叶皮层在对爱情的评价中开始发挥主导作用双方开始各自的理性评价。
与此同时催生素也开始渐渐产生使双方产生亲情和依赖感。
虽然催生素不会使人产生狂热的激情但能给人带来更多安全感和归属感。
几乎人人追求爱情但到头来爱情却是一系列的化学反映的结果大多数人只能忠实的按照化学反映的顺序来行动。
所以一场爱情的严肃程度充其量像吃过一道美味菜肴或是做过什么刺激的游戏一样我们要从中得到的其实是受动物性控制的快感。
而且很多异性之间之相识初期相互吸引同样是受到动物性控制因为经常听到有人说就是感觉他/她好他/她就是对我有吸引力。
所以对于只受化学物质操纵的爱情其实是很低级的东西。
所以开始向往能够多用理性分析后得到的爱情。
爱情还是一种实现自我完整的手段。
卢梭说过每个人心底里都有完善自我的愿望。
当人们觉得某个人身上有自己渴望却无法具有的品质人的性格一部分是天生的就会对对方产生无限的怜爱之情拥有对方就是拥有了对方的性格和品质从而达到自己完美自我的目的。
所以下次爱情靠岸的时候会多些了解我想看到自己所缺的也想看看他缺了什么。
我想明确的知道我在追求什么对方在追求什么。
爱情三阶段当我们沉浸在爱情之中的时候我们似乎只能任由我们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所控制。
现代研究表明爱情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本能是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等性激素激发起人们的冲动。
雄性激素并不仅仅对男性起作用对于激发女性的性欲它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阶段二吸引这是真正地被爱情所左右的阶段。
当人们坠入爱河除了爱再没有别的。
他们甚至可能因此而寝食难安。
心甘情愿地消耗大把时间为他们的心上人魂牵梦绕。
在吸引阶段一组名为单酰胺的神经递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多巴胺--除了能被爱情激活它还可以被可卡因和尼古丁激活。
肾上腺素--可以使我们分泌汗液并可使心跳加速。
5-羟色氨--对爱情而言最重要的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以让我们进入暂时的疯狂状态。
阶段三依恋吸引阶段总会结束之后如果这段关系还能继续下去的话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依恋阶段了。
人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互相吸引的阶段否则其他任何事情都进行不下去了依恋是一种较长时间的承诺是让伴侣们继续相伴直至产生爱情结晶的一个纽带。
这个阶段神经系统分泌两种非常重要的激素有研究证明这两种激素在社会关系方面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催产素--这种激素在母亲生产时由脑垂体后叶分泌可以促使乳房分泌乳汁。
这种激素可以帮助母亲和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在性爱达到高潮时男女双方都可以分泌这种激素它可以加深伴侣之间的感情。
一种理论说伴侣们性爱的次数越多他们之间的关系越亲密。
血管加压素--在长相守阶段的另一种重要化学物质。
这是调控肾脏的一种重要物质当科学家对田鼠进行研究时发现这种激素可以促使田鼠形成一种长期的依恋关系。
田鼠实验在草原田鼠的社会中交配只是雄性和雌性之间建立长期伴侣关系的前奏。
草原田鼠之间进行很多次的交配其次数远远超过了仅仅是繁殖后代所需的次数。
在交配后分泌的两种激素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帮助雌雄田鼠之间形成了这种依恋关系。
在一项实验中雄草原田鼠被迫服用了一种抑制血管加压素的药物。
田鼠伴侣之间的感情纽带立刻破裂它们不再为对方付出并且当自己的伴侣遇到新的追求者时不再保护它们的伴侣免受追求者的骚扰了。
【【从田鼠实验可推断饱受爱情折磨的人可通过注射相应的激素减缓甚至消除这种痛苦。
可至今没有任何医疗机构提供这种服务。
】】18-30月论断美国康乃大学研究表明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爱情只能维持18-30个月。
此后两人要么分道扬镳要么心平气和的一起过日子爱情成为一种习惯。
【【由此可推断谈恋爱超过3年的夫妻出现离婚现象的概率级低可认为是不发生事件。
同样为了爱情等候3年以上的人嫁给他或者娶她是个可以让人安心的选择至少能在感情上安心。
据此还建议年轻朋友不要急着结婚不妨先考验3年再说。
】】爱情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状态两三年后你可能不再爱某个人但你仍可能认为他/她是你的唯一从长远来说这样可能更重要。
此项研究还有另一发现【【大多数男子比女子更容易坠入爱河而大多数的爱情是被女方终止的。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男性追求女性比女性追求男性多女性拒绝男性比男性拒绝女性多。
】】简介多巴胺DopamineC6H3OH2-CH2-CH2-NH2由脑内分泌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乙胺基苯-12-二醇简称「DA」。
Arvid Carlsson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
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多巴胺dopamine是NA的前体物质是下丘脑和脑垂体腺中的一种关键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浓度受精神因素的影响神经末梢的GnRH和多巴胺间存在着轴突联系并相互作用以及多巴胺有抑制GnRI-分泌的作用。
中脑的神经原物质多巴胺Dopamine则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
从理论上来看增加这种物质就能让人兴奋但是它会令人上瘾。
多巴胺在前脑和基底神经节BasalGanglia出现基底神经节负责处理恐惧的情绪但由于多巴胺的缘故取代了恐惧的感觉因此有很多人的上瘾行为都是因多巴胺而起的。
你有否想过人为甚么会思想会有感觉会对一些事物热烈追求这可能都只不过来自我们大脑内一些微小物质的化学作用而已.阿尔维德-卡尔森等三人就是研究这种人皆有之的物质而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研究的化学物质名叫「多巴胺」dopamine能影响每一个人对事物的欢愉感受.人的脑中存在著数千亿个神经细胞人所以能有七情六欲控制四肢躯体灵活运动都是由于脑部信息在它们之间传递无阻.然而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存在间隙就像两道山崖中的一道缝讯息要跳过这道缝才能传递过去.这些神经细胞上突出的小山崖名叫「突触」synapse当信息来到突触它就会释放出能越过间隙的化学物质把信息传递开去这种化学物质名叫「递质」多巴胺就是其中一种递质.多巴胺的作用是把亢奋和欢愉的信息传递人们对一些事物「上瘾」主要是由于它.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彼得松在评论今届奖项时就说「烟民酒鬼和隐君子统统与多巴胺数量有关受多巴胺控制.」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令人上瘾是由于尼古丁刺激神经元分泌多巴胺使人感到快感.因此近年的一些戒烟研究都以针对多巴胺来进行.甚至有学者提出爱情的产生也源于多巴胺的分泌带来了亢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