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 ppt课件
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 ppt课件
关于竹的诗句
•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菊
文化寓意
• 如果说,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 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
• 是一种高士遗世独立的情怀,那么, 秋菊才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 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一丛 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 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 的品质。
梅
未与群芳同温暖
梅花的象征意义 却在枝头独欢笑
• 梅花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也是“岁 寒三友”之一,因其所处环境恶劣,却仍在 凌厉寒风中傲然绽放于枝头,是中华民族最 有骨气的花,是民族魂代表。梅的傲骨激励 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前进、 百折不挠。我们更加熟悉那句“待到山花烂 漫时,她在丛中笑”,它的品格与气节就是 民族精神的写意。
• 两千多年以来,儒道两种人格精神一直影响 着中国的士大夫,文人多怀有一种“穷则独 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尽管世事 维艰,文人心中也有隐退的志愿,但是,那 种达观乐天的胸襟,开朗进取的气质,使他 们始终不肯放弃高远的目标,而菊花最足以 体现这种人文性格。咏菊的诗人可以上溯到 战国时代的屈原,而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 咏过菊花之后,千载以下,菊花更作为士人 双重人格的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那种中 和恬淡的疏散气质,与诗人经历了苦闷彷徨 之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因 而对菊花的欣赏,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 儒道双修的精神象证。
关于兰花的诗句
•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竹
文化寓意
•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 国人民喜爱,
• 有“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松竹”岁寒三友等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称。中国古今文人墨客,爱竹诵竹者众多。
• 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 让诗人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 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住宅 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 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朴 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 人骨髓。
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
谦谦君子
•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 花,竹,菊花。被人称 为“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梅兰竹 菊的品质分别是:傲、 幽、坚、淡。“四君 子”是中国画的传统 题材,以梅、兰、竹、 菊谓四君子。是传统 寓意纹样。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兰
兰的文化寓意
•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 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 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 之美。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 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 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 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 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 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兰花从不 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 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因此, 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 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的 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
意 义
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 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 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
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
格的象征和隐喻。
•
梅兰竹菊的形成
•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 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 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 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 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 源,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 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 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 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梅
兰 竹
关于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是以 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梅兰竹菊,
菊 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
未与群芳同温暖 却在枝头独欢笑
梅花是中国的传统之花,坚强、高洁、谦虚的 品格为世人所敬重,历代中引来无数爱梅、赞梅的 文人志士,在文学艺术史上,关于梅的诗和梅的画 数量之多恐怕是其它花卉所不及的。“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 诗诠释了梅花自强不息的傲雪的精神;“无意苦争 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 说明梅花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之美。
• 宋人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之后,隐居吴中, 为表示自己不忘故国,坐卧都朝南方。 常画“露根兰”,笔墨纯净,枝叶萧疏,
兰花的根茎园艺,不着泥土,隐喻大好 兰
河山为异族践踏,表现自己不愿生活在 元朝的土地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 气节。寥寥数笔,却笔笔血泪。倪瓒 zàn曾为其题诗:“只有所南心不改, 泪泉和墨写《离骚》。”所以,诗人爱 兰咏兰画兰,是透过兰花来展现自己的 人格襟抱,在兰花孤芳自赏的贞洁幽美 之中,认同自己的一份精神品性。
商代时期便有梅花已有四千年历史之久,从上 面的显达人士到下面的布衣平民,几千年来无一不 对梅花深爱有加。梅花是花中寿星,在中国很多地 区存在千年古梅。民间有梅具“四德“、“五福”的说 法,梅花的五个花瓣代表着吉祥,为福、禄、寿、 禧、财,五个吉祥神;梅花还常被人们看作是传春 报喜的吉祥象征。
未与群芳同温暖
却在枝头独关欢笑于梅花的诗句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凉爽的闲庭中,翠 竹依阶低吟,挺拔劲节,清翠欲滴,既有 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 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 疏”的个性,使诗人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 的君子之风。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 骨气;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 它的“萧疏”,代表诗人超群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