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动力定型发展到了巩固过程,也并不是可以一劳永逸了。一方面,还可在继续 练习巩固的情况下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力定型更加完善和巩固; 另一方面,如果不进行练习,巩固了的动力定型还会消退,动作技术越复杂,难 度越大,消退得也越快。
形成运动技能的 三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各过程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学练 水平高的学生在学习掌握新动作时,泛化过程很短,对动作的精细分化能力强, 掌握动作技能快。初学者在学习新动作时,泛化过程较长,分化能力较差,掌握 动作较慢。动作越复杂,泛化过程就越明显,分化的难度也就越大,学生形成运 动技能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仅仅依靠外界的刺激信息是不够的。】
反馈就是效应器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信息又传回控制部分,并影响控制部分的功 能。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练习,逐步改进和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与 反馈的监测作用分不开的。
刺激(信息)
感觉器官
中枢 (综和加工)
效应器 (肌肉)
反馈(小)
运动技能形成的反馈通道,实际上是一种人体自我控制系统。运动技能正确概念储 存于大脑的一定部位(记忆),通过反馈时刻监视完成动作的过程,一旦发现误差 (实际动作不符合正确概念),则可及时反映到中枢进行调整。
巴普洛夫 在分析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生理机理时认为,只有在当时条件下具有最适宜 兴奋的皮质部位所完成的活动才是有意识的。
三: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挥的因素
(1)反馈对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
引起运动技能形成的刺激信息,是由人体的感觉器来接收的,然后通过传入神 经将输入人的信息传入大脑,经大脑对信息进行一些列的处理,再通过传出神经 将输出的信息传给效应器。如此多次反复,从而形成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提高运动技能是高中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课学习
所要达到的重要任务,提高运动技能主要是依靠在实 践课中具体项目的学练.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了解运动 技能形成和提高的有关规律,从而根据自己的具体情 况,用理论来指导运动技术的练习和提高.
一:什么是运动技能
定义: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2)动作技能改进阶段——分化过程
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初学者对该运动技术有了初步的理解,一些不协调 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退。此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 由于抑制过程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 入了分化阶段。因此,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 和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技术。这时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但尚不巩固,遇到新 异刺激,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会重新出现。
(3):动作技能稳定阶段——巩固过程
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经巩固,达到建立了巩固的动力定 型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此时,不仅动 作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出现自动化,既不必有意识地去控制而 能完成动作。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动作技术也不易受破坏。同时,由于内脏器官 的活动与动作配合协调,完成练习时也感到省力和轻松自如。
【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解下不同肌肉 群协调工作的能力】
特征(1)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 (一些简单的或不随意的外显肌肉反应,不属 于运动技能,只有那些后天学得的,并能相当持久地保持下来的动作活动方式才属 于运动技能.)
(2)运动技能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不变性 (从外部结构来看,应是由若干动 作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的动作体系。任何一种运动技能都具有在时间上的先后动 作顺序和一定的空间结构。动作的顺序是不变的。动作的空间结构也具有稳定性。
(2)应激水平和运动技能
大脑皮质机能状态对运动技能发挥的熟练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运动技 能的发挥也是一种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活动的强弱与刺激强度有关。在一般情况 下,刺激强度增大时,条件反射活动也加强;但是如果刺激强度过大,反而会使大 脑皮层的活动被抑制。[ ]
(3)动机与运动技能
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项活动导向某一个目标,以满足个体 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个内在过程的 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摩尔根(Morgan)和金(King)1966年把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归结为一个 由三种因素组成的一个循环链。即内环境刺激(生理、心理需要)和外环境刺激-
二: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运动技能获得阶段——泛化过程
学习任何一个动作的初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以及学生自己的初步运 动实践,都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此时,动作技术所引起的人体内外界的刺 激,通过感受器(特别是本体感觉)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 另外,因为皮质内抑制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 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这个过程表现在肌肉的外表 活动往往是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而且 做动作很费力。
(3)运动技能的运用主要由任务始动 (人对运动技能的运用是主动的,当 任务需要时才表现出来某种运动技能)
(4)熟练程度越高,运动技能越自动化和愈加完善 (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 从低层次的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协调关系向高层次的协调关系发展,最终达到高 度自动化和完善的熟练程度。熟练程度越高的运动技能,越能自动化地轻松敏捷且 完善地完成。运动技能的自动化成分越大,或运动技能越完善,动作就越具有准确 性和越少耗费能量,即符合节省力量的原则,从而使完成该运动技能者注意分配的 可能性增加,疲劳感也相对地降低。)
(4):动作自动化
随着动作技能的巩固和发展,暂时联系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以后,动作即可出现 自动化现象。
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征是对 整个动作或者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 ,
人类一切随意运动都必须在大脑皮质参与下方能实现。但是 在大脑皮质参与下所实 现的机体反应活动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识的。换言之,在无意识完成自动化动作时,仍 然必须在大脑皮质参与下才能实现。在皮质参与下所实现的有机体的反应,有的是有 意识的,有的可以是无意识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