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新课程备课问题诊断与对策》有感

读《新课程备课问题诊断与对策》有感

读《新课程备课问题诊断与对策》有感读《新课程备课问题诊断与对策》有感2011-06-19 07:51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手捧着新书,简约的封面透着无穷的意味。

利用休息时间,我拜读了《新课程备课问题诊断与对策》,这是一本有着高超的研究备课的技巧、指导新课程教师专业成长的好书。

这本书给我们一线老师在新课程背景下诊断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我们解决备课问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

书中内容浅显易懂,有如娓娓道来,读罢此书,感觉书中将科学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举案例来源于生动的教学实践,感触颇深,似曾相识,又能给予顿悟。

首先,"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的收获
这本书重点解决一线教师备课中的问题是什么和怎样解决两方面内容,力求起到为教师"应知应会,补缺补差,释疑解难"的作用,顿觉像捡到宝贝一样,如饥似渴的读下去,觉得特别亲切自然,收获颇多。

读此书,给读者的第一个感觉是语言特别简洁,通俗易懂,读一读,真真确确的是读到心里了,经典的语句比比皆是。

"'备课'--似乎是个老掉牙的话题,然而,殊不知就是这个老掉牙的话题却隐藏着提高教学质量的全部秘密。

成也备课,败也备课,苦也备课,乐也备课,…备课,'牵一发,动全身'。

"而'学有所得'是一堂的基本要求,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底线"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不深,则无疑惊心动魄。

考查一节课好坏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看课堂是否有'情'、有'趣'。

"教学不是简单地教学,而是将教学自己的智慧、人格与教材融为一体去感染、影响学生的过程…"
"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不说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思维推着教师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

教师既不扼制学生的看法,有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
读了此书给读者第二个感觉是本书结构清晰,采用了话题(切中问题)--诠释(分析问题)--支招(解决问题建议),文笔流畅,表达方式多样,涉及的学科多,同时引用中小学的特级教师的经典多,以及名人名言多。

代序者郭黎岩说:"…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十分紧密。

讲理论,观点新,不人云亦云,有独到的见解,说实践,力避空谈,操作实践技术到位,离实践最近,离老师最近。

"是的,此书给教师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读了此书,读者就能够结合自己教学工作实际,利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自己备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掌握备课操作过程的秘诀,也就掌握了上好课的秘诀。

总之,此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我们如何学会备好一堂课,上好一堂指明了方向,也通过这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课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促进教学学习、交流、发展的平台,使我们真正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真是受益匪浅~
其次,"见贤思齐焉"--我的思考
在收获的同时,我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备课与教学,对新课程备课应具备怎样的新思维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第一,准确把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将课标精神内化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二,要把握学生所需要的现代课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做到合理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积极推进教学设计研究,不断开创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就像徐老师在书中的描述的"形神皆不散"这一备课最高境界,通过教师的有效备课和教学,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学会方法,进而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总之,备课、或者说整个的教学、教育过程,教师在掌握和运用众多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的同时,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那就是去除浮躁,静心研究,在积极的进取中得到知识和经验,提升理论,积淀教育智慧~
最后,"众里寻他千百度"--我看集体备课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家注意的焦点,往往也集中在教法和学法的研究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集体备课形式,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能跟上新课程前进的步伐。

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集体备课的看法: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

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它成了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

因为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提倡集体备课,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是为了追求效果。

因为集体备课至少有以下六点好处: 第一、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第二、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

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第三、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
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教师人人参与,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

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

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让老教师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

第四、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
集体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
而目前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应该也必须与课堂教学紧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
密联系,否则易流于假、大、空.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
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
第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集体备课形成
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

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六、能较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集体备课,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
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素质教育的今天,集体备课的积极作用正愈来愈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应
用,教师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
途径,是一种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如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只有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成绩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升.这需要我们每个老师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其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