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大明四年级想象精选作文教学实录导语: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事,使学生灵敏地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内容中领会思想以及领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几种常用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到达“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虞大明四年级想象精选作文教学实录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师:这几天,大明教师一直在思考,今天的精选作文课,选一个什么主习题呢?考虑到今天是暑期培训的最后一天,所以教师选择了一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出示课习题:童话)生:童话。
(有学生鼓掌。
)师:看来,大家对童话都比较感兴趣,都非常爱读爱看,是不是?生:是。
师:能否简单地说说你爱看童话,爱读童话的理由?生:第一,童话都是美妙的。
第二,童话一般是不符合实际的,可以不切实际地想像。
第三,童话符合我的爱好。
师:童话很符合你的爱好,这话怎讲?生:我的爱好,就是要么画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要么写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但是都是一些很美妙的东西。
师:你觉得童话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吗?生:不是,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改编的。
师:后面那句话说得很准确。
师(指另一位同学):你说说你喜欢童话的理由?生:我喜欢童话是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和有深意的启发。
师:这位同学说童话都有非常生动曲折的情节,同不同意?生:同意。
师:虞教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板书:情节生动)师:这是同学们喜欢童话的一个理由吗?生:是。
师:方才他说的第二点,你们听明白了吗?读了一则童话后,我们都会受到启发,或者说明白一个道理。
(板书:受到启发)师:写过童话吗?生:写过。
师:都尝试过。
介绍一下,你写过什么童话?你说——生:我写过一篇《网络奇遇记》。
师:写过《网络奇遇记》,这个习题目非常吸引人。
你们只要把写过的童话的习题目与大家分享,就可以了。
你说——生:我写过一篇童话,叫《白鸡王子》。
(“鸡”字没说清楚。
)师:什么?没听明白。
生:《白鸡王子》。
“公鸡”的“鸡”。
(说着,这个学生做了一个动作。
全班哄笑。
)师:哦,《白鸡王子》。
幸亏他做了一个动作,让虞教师明白。
谁还写过什么童话?生:我还写过一篇感恩类型的童话,习题目忘记了。
师:什么时候写的?生:比较久了。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以致于连童话是什么习题目都忘了。
(全班哄笑)师:大伙都应该有这样的兴趣,尝试着去写一写童话。
前几天,大明教师也在思考,也在琢磨要写一篇童话。
但是有好多问习题一直困扰着虞教师,所以到现在这篇文章还没有成文,好在今天有这样一个时机,虞教师有一个恳求,请在座的各位同学帮帮虞教师的忙,就某些问习题,咱们一起来讨论,一起来研究,一起来完成一篇童话,好不好?生:好。
师:虞教师认为每一篇童话都有它的主习题,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在读童话的时候,才会受到启发,受到教育。
比如同学们肯定读过一篇童话,安徒生的《丑小鸭》,读过的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说说看,读了安徒生的《丑小鸭》所受到的教育。
(没人举手。
)师:看来,大家都在回忆。
好,你说——生:我认为是不能以貌取人。
师:这是你的独特理解,不能以貌取人。
生:丑恶的外表不是关键,丑恶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变成美丽的东西。
师:外表是否丑恶其实不重要,这是你的理解。
也有的同学在读安徒生的《丑小鸭》时,会有这样一种启发,一个人遇到困难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低头,在困难面前无精打采。
假如你永不言败,勇往之前,总有一天,你是会——生:成功的。
师:是的,会战胜困难,享受成功。
再比如这篇童话,请看屏幕——(屏幕出示《狮子和山羊》。
)师:《狮子和山羊》,这是印度的安纳德写的一篇童话。
(师读童话。
)师:读了这样一篇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生:遇到危险不能慌张,要沉住气去面对。
师:这是你的理解。
还有不同的吗?(没人举手。
)师:我相信每个人读这样的童话,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生:智慧永远可以拯救一切。
师:智慧永远可以拯救一切。
这句话非常经典,简直可以是格言或者名言了。
生:有时看似凶猛的外表,也只是来包裹胆小的心而已。
(说得比较轻。
)师: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了。
师:好,再请一位同学说说你的感受。
生:无论什么困难,都一定有解决这个困难的规定。
师:就看你能不能——生:想到这个规定。
师:是。
再请你说——生:狮子在智慧面前不一定是万兽之王。
(“智慧”两字没有说清。
)师:在什么面前?生:智慧面前。
师:狮子在智慧面前不一定是万兽之王。
你看,这篇童话当中的狮子傻不傻?生:傻。
师:好,通过以上的阅读,我们肯定明白了一个道理。
任何童话当中都包含着一个道理、一个主习题。
前几天,虞教师在琢磨写的这篇童话呢,是想让读者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植树造林好处多。
(出示:植树造林好处多。
)师:同意这个观点吗?生:同意。
师:植树造林,当然有许许多多的好处,能不能说几个?生:可以防洪。
师:防洪,就是避免水土流失,是吗?生:可以防沙尘暴。
师:可以防沙尘暴,可以抵挡风沙。
生:可以让我们的空气新鲜一点。
师:可以净化我们的空气。
生:可以减少噪音。
师:可以减少噪音,没错,因为树木茂密的枝叶可以吸收一部分噪音。
你看,植树造林有那么多的好处,但是假如通过一篇童话,让读者明白所有的道理,现不现实?生:不现实。
师:不太现实。
可不可能?生:不可能。
师:也不可能,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一个更小的主习题。
虞教师作出了这样一个选择——植树造林能够抵挡风沙。
(出示:植树造林能够抵挡风沙。
)师:我们都知道每篇童话都有鲜活的人物,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花花草草,那么你认为在咱们即将创作的童话当中,可以有哪些人物?谁植树造林?生:人。
师:人们,是吧?(板书:人们。
)师:人们植树造林是为了干嘛?生:为了抵挡风沙。
师:那么还应该有谁?生:风沙。
师:风和沙。
(板书:风和沙)师:给童话中的人物取一个很有吸引力、合理的名字,非常重要。
这个问习题也一直困扰着虞教师。
人们植树造林,人们当然指的是很多人,所以需不需要再给他取名字了?生:不需要。
师:或者就叫人们,或者叫老百姓。
(板书:老百姓)师:但是这个问习题,虞教师到现在都没解决,怎么给风和沙取名字?有什么高见?生:风怪和沙王。
生:风鬼和沙魔。
生:我觉得一个叫灾,一个叫难。
师:一个叫灾,一个叫难,风灾,沙难。
还有别的建议吗?生:风无常,沙无常。
师:有意思!我觉得你们取的名字都挺有道理的。
你们知道困扰虞教师的是什么问习题吗?生:不知道。
师:我也试着给风和沙取名字,虞教师给风和沙取了这样两组名字。
你们帮虞教师定夺一下,哪一组名字更好。
第一组,风神,沙仙。
第二组,风魔,沙怪。
(生纷纷说第二组。
)师:赞成给风和沙定名为风魔,沙怪的,请举手。
(全班举手。
)师:一边倒,都赞成取名风魔沙怪。
说说理由。
生:假如给他们取名为风神沙仙的话,他们成好人了。
假如风沙来危害人类的话,说明他们根本不是好人,所以应该给他们取名风魔沙怪。
师:同不同意?生:同意。
师:还有不同的见解吗?生:既然这篇童话的主习题是植树造林避免风沙,避免的东西当然是不好的,仙和神是好的,哪用防他们?那肯定要魔和怪。
师:有道理!看来,取名字确实有很多学问。
其实你们方才所取的名字也行。
你方才说取什么?生:风魔和沙鬼。
师:方才有一个同学说是风无常和沙无常,你现在觉得行不行?为什么取这个名字?生:风不听使唤,感觉很可怕。
师:就是风夹带着大量的沙子,它是无常的,说来就来,从来不会对你们打招呼,说乡亲们你们快做好准备,我们要来了。
他想来就来,变化无常,所以取名为风无常、沙无常,对吧?生:对。
生:还可以叫风妖、沙怪。
师:大家觉得行不行?生:也行。
师:好,大伙儿心中都应该有了这篇文章当中比较合理的又能吸引人的名字了。
风魔和沙怪是一对妖怪,经常联手作怪,所到之处——生:枝折花落。
师:仅仅是枝折花落吗?生:一片狼藉。
师:怎么个狼藉法?生:房子全倒了。
师:房子全都被掩埋在哪儿了?生:沙里。
师:是。
还有呢?生:横尸遍野。
师:能找到那些尸体吗?生:找不到了。
师:对呀,沙子掩埋了村庄,掩埋了家畜,掩埋了农田庄稼。
看来,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应该可以写了。
面对这样的风魔和沙怪,人们对它们什么态度?生:惧怕。
师:惧怕这个词,用得不是很准确。
想想应该用什么词好?生:深恶痛绝。
生:恨之入骨。
师:可以。
所以老百姓一心想斩妖除魔,制服沙怪。
这一些,都可以写在咱们的第一段当中,作为这篇童话的开头。
虞教师这儿有一个词语小博士,里面的这些词语可以供大家参考。
(出示“词语小博士”,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师:开头不一定写得非常详细,你只要介绍一下风魔沙怪是什么,它们经常会干些什么坏事,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怎么样,就可以了。
)师:好,请几位同学把他们写的开头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准备发表意见。
(生读得很轻,师帮助重读。
)师:风魔和沙怪是一对好伙伴,它们无恶不作,经常干坏事,只要是它们走过的地方飞沙走石,昏天黑地,农田村庄都被掩埋,一片死气沉沉。
人们对它们恨之入骨,希望有一天能降服它们。
师:请发表你的评论,有问习题的可以说,有见解的也可以说。
生:我觉得风和沙不能用“伙伴”来表示。
师:而且她说的不仅是伙伴,是好伙伴。
生:我觉得“好伙伴”应该加一个引号,表示否定。
师:这个建议你能接受吗?生:能。
师:好,加上引号。
生:风魔和沙怪在一个洞穴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艰辛修练,终于练就了绝世魔功——飞沙走石。
它们俩总是到各个村庄施法,把村庄搞得昏天黑地,死气沉沉,还掩埋了许多人们花心血种的地。
人们对它们恨之入骨,一直想方设法降服它们。
师:特别吸引你们的是什么?生:七七四十九天修练。
师:这一点连虞教师都没想到,确实高。
七七四十九天练就了什么本领?生:飞沙走石。
师:它们把练就的本领用到哪儿了?生:干坏事。
师:所以,老百姓对它们是恨之入骨,深恶痛绝,一心想除掉它们。
今天在咱们的课堂上还有三位非常特殊的学生(听课的教师)。
你们在写的时候,这三位学生也在奋笔疾书。
我们先请出第一位——曹同学。
曹生: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风魔和沙怪的孪生兄弟,它们所到之处飞沙走石,昏天黑地,良田被掩,人们流离失所。
老百姓早就对他们深恶痛绝,恨之入骨,早就想降服这两只妖怪。
谢谢!师:想听虞教师的评价吗?生:想。
师:有一个词用得好——生:流离失所。
师:原来你们都知道。
这个开头当中,也就那个流离失所用得好。
其它的还不如方才那位男同学的。
要请这位曹同学继续努力。
(生哄堂大笑)师:你们的开头太精彩,太富有吸引力了,假如别人读了你们的开头,肯定会迫不及待往下读,他们太想知道什么?生:人们是怎么降服风魔和沙怪的。
师:是啊,人们是怎么降服风魔和沙怪的?咱们现在抓紧时间往下创作。
你们心中应该很明白,人们会用什么规定来降服风魔和沙怪。
生:植树造林。
师:是呀,前面虞教师就告诉大家。
虞教师写这篇童话就是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植树造林能抵挡风沙,所以人们肯定会想到植树造林这个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