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工业园建设全解

生态工业园建设全解


2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 济开发区、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发展后的 第三代产业园区,是 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 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 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 组织形态,也是工业 园区的高级形式。
3
一、什么是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 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生态工业园区 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其目标是 尽量减少区域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 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 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 工业生态学将工业园区这样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设想为自然生态系 统,也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并通过工业代谢 研究,利用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将各种原料、产品、副产物乃 至所排放的废物,利用其物理、化学成分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互为因果地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共生网络系统。生态 工业园区是实现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 大势所趋。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生态工业园区才是最具环保意 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
9
三、生态工业园的具体标志
1.生态工业园应使人们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耗费的活劳 动和物化劳动获得较大的经济成果的同时,保持生态系统 的动态平衡,其具体标志为: 高效益的转换系统。 即生态工业园的各项活动在其自然物质——经济物质—— 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应是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 出多,废弃物排泄少。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使工业生产尽可 能少地消耗能源和资源,通过高新技术提高物质的转换与 再生和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从而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前 提下,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应占工业园的比重在30%以上, 这是使工业园具有高效益的转换系统必需的基础条件之一 。 高效率的支持系统
21
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这是中国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该园区以上市公司贵糖(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以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酒精系 统、造纸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为框架建 设的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该示范园区的6个系统分别 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 而相互衔接,形成一个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络。园区 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 到最低水平。园区内主要生态链有两条:一是甘蔗→制糖→ 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回到蔗田;二是甘蔗 →制糖→蔗渣造纸→制浆黑液碱回收;此外还有制糖业(有 机糖) 低聚果糖;制糖滤泥→水泥等较小的生态链。这些生 态链相互间构成横向偶合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网状结 构。物流中没有废物概念,只有资源概念,各环节实现了充 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
8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 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 ,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主的物质流 动经济模式。它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高强度地 开采和消耗资源。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的物 质单向流动模式,即“资源→产品→废物”, 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做到了有机的结合。 生态工业园综合地运用了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 济理论,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21世纪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14
丹麦卡隆堡是一个仅有2万 居民的小镇,从20世纪 70年代开始,该市的几 个企业试图减少费用, 减轻废料管理负担和更 有效地使用淡水,从而 寻求革新,彼此建立了 紧密的合作关系。
卡隆堡宫
15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共生体示意图

硫酸厂
热水
炼油厂
冷凝水 剩余燃 气

温室
养鱼场
温水 水泥 厂
剩余燃 气
12
4.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系统 生态工业园应具有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系统,包 括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水平,良好的社 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发达的医疗条件和祥和的社区环境,以及自 觉的生态环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高效益的管理系统 5.生态工业园应具备高效的园区管理系统,对园 区内的各个方面,如人口、资源、社会服务、 就业、治安、防灾、城镇建设,环境整治等实 施高效率的管理,促进工业园区的健康运行。
生态工业园建设
1


1989年,Frosch和Gallopoulos在《 Scoemtofic American》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一文,被认为是工业 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诞生的标志。 近年来,工业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得到了 很大的发展,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s, EIP)是其极富活力和发展较快的领域 ,它寻求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的需求三者之 间的平衡,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 意义。
7
二、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


20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 是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工业生态学是专门 审视工业体系与生态圈关系的、充分体现综合 性和一体化的一种新思维。 它强调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工业生产, 把工业生产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封 闭体系,其中一个单元产生的“废物”或副产 品,是另一个单元的“营养物”和投入原料。 这样,区域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 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 业生态系统”。

10
2.生态工业园应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持系统,为生态工业园 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需的条 件,从而使工业园在运行过程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生态环境的 污染。 工业园支持系统应包括: ①道路交通系统; ②信息传输系统; ③物资和能源(主副食品、原材料、水、电、天然气及其它燃 料等)的供给系统; ④商业、金融、生活等服务系统; ⑤各类废弃物处理系统; ⑥各类防灾系统等。 高水平的环境质量 对生态工业园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和废弃物,都能按照各 自的特点予以充分的处理和处置,使各项环境要素质量指标达到 较高的水平

美国
美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也较早。20世纪70年代初, 在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的支持下,就 开始研究生态工业园的概念、设计原则、方法等。在1994 年,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指定了4个社区作为生态工业 园区的示范点,即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弗吉尼亚州的查 尔斯,德克萨斯州的布郎斯和田纳西州的恰塔努加。这4 个示范点对生态工业园区的设想和侧重点各不相同。 美国政府大力支持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美国环境保护局和 能源部一直探讨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可能性。总统可持续 发展理事会还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专门研究如何将生 态工业园从理论的模型引入到具体的实践中去。截止到 2005年,美国已有近20个生态工业园。
17


卡隆堡工业共生体的经济效益突出,生态 环境效益也很可观。减少了资源消耗,减 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减轻了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废料得以重新利用 。 经济效益同样可观,20年间总投资额估计 6000万美元建成16个废料交换工程,由 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估计每年为1000万美 元。
18
co-industry park)是建立在一 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 企业社区。 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 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整个企业社区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 的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
6


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中 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它与前两代的最大区别是:以生态 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 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 与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生产方式不 同,生态工业园区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设计— —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它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 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 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11
3.多功能的绿地系统 生态工业园的绿地普及应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 决定,绿地覆盖率达到50%,居民人均绿地面 积达90m、居住区内人均绿地面积为28m,这 样才可能维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平衡。 绿地系统还应具备多种功能,包括防护功能(保 护水体等);调节功能(空气、水体、温度、 湿度等);美化功能;休闲功能(提供娱乐, 休闲场所);生产功能(绿色食品生产区和花 卉草树苗圃生产基地等)。
5


生态工业园的目标是在最小化参与企业的环境 影响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这类方法包括通 过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园区企业(新加入企 业和原有经过改造的企业)的绿色设计、清洁 生产、污染预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业内部合 作。生态工业园也要为附近的社区寻求利益以 确保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积极的。 比较成功的生态工业园的例子是丹麦卡伦堡( Kalunborg)共生体系,卡伦堡已成为区域不同 产业之间链接起来的模版。

19


加拿大 截止到2005年,加拿大有40多个生态工 业园,其中9个被认为具有很强的生态工 业发展的可能性,其中涉及到的核心工业 有蒸汽发生器、造纸厂、包装业;化学工 业、发电、苯乙烯、聚氯乙烯、生物燃料 ;发电、钢铁、造纸厂、刨花板厂等多种 组合。
20
五、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状况


中国生态工业园起步较晚,到2005年,已经有海南国家生态工 业建设示范园区、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制糖)工业示范园区等, 但都处于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的阶段。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全新规划、实体 与虚拟结合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括核心区的环保科技产业园 区和虚拟生态工业园区。其主导产业定位为高新技术环保产业, 包括环境科学咨询服务、环保设备与材料制造、绿色产品生产、 资源再生等4个主导产业群。该园区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为指 导理念,以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将制造业、加工业等传统产业 纳人生态工业链体系。重点培育设备加工、塑料生产、建筑陶瓷 、铝型材和绿色板材等5个主导产业生态群落。生态工业系统类 似于自然生态系统,12个企业将组成一个生产—消费—分解— 闭合的循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