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朗诵课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让孩子们感受到朗诵的魅力,对朗诵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时间:一课时(两节课)
教学准备:《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视频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引
由《三字经》的话题导入,问同学们有没有学过,会不会背诵并请一些同学背诵熟悉的段落。
给同学们朗读三字经的前七段,浅要讲解第六七段。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通过这几句让同学们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
最后反复诵读这八句,并鼓励同学们背诵。
二、读通《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自然导入,激情激趣
1.简介苏轼,谈话导入。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2·通读全词疏通生字
三、浅析词义
简单介绍一下这首词的背景和内容,(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
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体味其中的情感(),能够通过介绍感知这首词,进而为朗诵奠定感情基础。
四、朗诵练习
1、引导想象,领略了赤壁景象的雄奇壮美。
我们能否用声音再现苏轼面对这一壮观景象时心中的那份豪情?自由读词。
师提示
诵读应注意的问题:
情感:豪迈奔放
语气:雄浑粗重
语速:快中有慢
重读:动词、形容词
1.自由朗读,体会词的魅力
2.听朗诵示例,仔细体会其中情感,重点把握节奏、断句。
3.个别朗诵,此时发现学生们朗诵中的优点以及不足,并加以指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加点表示重读“~~”表示拖长音“/”表示节奏停顿)
整首的基调,自豪,陶醉,敬佩。
第一句;有一种感叹,回忆之感。
所以要陶醉,《千古风流人物,要稍微重度,但是注意缓慢,把调子提上去。
》
第二句:抒情,平淡,缓慢。
第三句:快,有节奏感。
把气势读出来。
“扬”。
“穿”“惊涛”“千堆雪”重读。
记住要读出《霸气》
第四句:降调,轻柔。
第五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平和。
雄姿英发,加重感情。
读出,你崇拜你偶像的感觉。
》
第六句:羽扇纶巾谈笑间,轻松点。
在《谈笑间的尾音上加重。
加点神秘色彩》。
樯橹灰飞烟灭,要快点。
情感有一次上升。
第七句:是神游之感,有点不知不觉的逝去。
要读的空旷些。
最后:缓慢抒情。
收尾。
4.再听朗诵示例,然后分小组朗诵,让同学们自己把握形式,然后比比哪个小组读
得好。
5.集体朗诵
五、谈谈心得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看看同学们对朗诵有什么认识与了解,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六、课下作业
回家,把《念奴娇·赤壁怀古》给父母朗诵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