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08蛔虫鞭虫蛲虫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08蛔虫鞭虫蛲虫


轻度感染:多无症状。 重度感染:可有头晕、腹痛、慢性腹泻、消瘦及贫 血等症状。 儿童重度感染时,可导致直肠脱垂。 少数患者可出现发热、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四肢浮肿等全身反应。
粪便检查:
◦ 查虫卵,方法有直接涂片法、改良加藤法
常与蛔虫感染并存,儿童感染多于成人; 人是唯一传染源,感染方式、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因虫体呈圆柱形而得名 分类上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 目前流行的重要线虫有蛔虫、鞭虫、蛲虫、
钩虫、旋毛虫和粪类圆线虫等。
成虫:
虫体呈圆柱状或线状, 体不分节。
雌雄异体,雌虫大于雄 虫
雌虫尾端多尖直,雄虫 尾端多向腹面卷曲或膨 大成交合伞。
多为卵圆形,无卵盖, 内含卵细胞或幼虫。
查成虫。
呈世界性分布,感染率一般是城市高于农村; 感染率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无密切联系。 儿童高于成人,有聚集性,幼儿园、学校、家庭群
体发病。
传染源
◦ 病人和带虫者;
感染方式
◦ 主要是肛门 - 手 - 口直接感染;人群的间接 接触感染;偶可接触和吸入感染。
预防
患者普查普治 加强个人卫生,如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等; 加强室内特别是幼儿园的教室、寝室和玩具、衣被的消毒。
➢ 治疗感染者:阿苯达唑、甲苯咪唑、伊维菌素
、左旋咪唑等。
毛首鞭形线虫, 简称鞭虫
是常见的人体肠 道寄生线虫之一
成虫寄生于人体 盲肠,导致鞭虫 病。
成虫: 长约3~5厘米,
形似马鞭;前端 3/5细长,尾部较 粗。 雌虫大于雄虫。 雄虫尾端卷曲, 雌虫尾端钝圆。
纺锤形或腰鼓形 大小(50~54)µm × (22~23)µm 棕黄色
5. 成虫寿命
1年左右
幼虫的致病作用:
◦ 机械性损伤:移行,以肺部病变更为明显 ◦ 超敏反应:蜕皮,释放免疫原性物质
引起蛔蚴性肺炎、过敏性哮喘、嗜酸性粒 细胞增多
成虫的致病作用:
1.夺取营养:蛔虫掠夺宿主营养,损伤肠粘膜造 成炎性病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障碍。
2.机械损伤:蛔虫钻孔习性。 3.引起超敏反应: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
人群感染的特点为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生活史简单; 雌虫产卵量大; 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和随地大便的习惯,使蛔虫
卵广泛污染土壤和周围环境; 人的不良卫生行为和缺乏完善的卫生设施; 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 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 加强粪便管理; ➢ 消灭苍蝇等媒介节肢动物;
卵壳较厚,两端各有一透 明塞状突起
内含1个卵细胞
寄生部位:盲肠,严重时亦可在结肠、直肠、甚 至回肠下端寄生 感染虫期:感染性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虫卵污染食物、水、蔬菜等 成虫寿命:3~5年
机械性损伤 分泌物刺激 虫体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
肠壁黏膜充血、水肿或出血等慢性炎症反应; 少数可有肠壁增厚、形成肉芽肿等病变; 重度感染可有慢性失血。

钩虫
蛔虫
蛲虫
丝虫
旋毛虫
鞭虫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 是最常见的人体消化道寄生
虫 成虫寄生在小肠,引起蛔虫
病。 生活史简单,感染率高, 呈
世界性分布。
成虫:
圆柱形似蚯蚓,头、 尾略细,头部较钝 圆。
体表有细小横纹; 雌雄异体,雄小雌

雌虫:长20~35 cm , 生殖系统为双管型。
雄虫:长 15~31 cm, 尾部向腹面弯曲,生 殖系统为单管型,镰 刀状交合刺一对。
3个 品字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受精蛔虫卵
宽椭圆形,棕黄色; 大小为 45~75μm×35~50μm; 卵壳厚而透明,外有凹凸不平的蛋白质
膜; 内含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新鲜虫卵两
端卵细胞与卵壳间有新月形空隙。
2.未受精蛔虫卵
消化道症状:腹痛(间歇性、突发性的脐周痛)、 腹泻、恶心、呕吐等,引起营养不良(儿童发育 障碍);
变态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并发症 :胆道蛔虫症(最常见)、肠穿孔和肠梗

粪便检查
◦ 查虫卵 ◦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分布广泛,主要流行于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较 差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长椭圆形,棕黄色, 大小为88~94μm×39~44μm ; 卵壳及蛋白质膜均比受精卵薄; 卵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折光性颗粒。
脱蛋白膜蛔虫卵
感染期蛔虫卵
2W 1W
幼虫体内移行
1. 终宿主 人(唯一)
2. 成虫寄生部位 小肠
3. 感染期 感染期虫卵
4. 感染途径
经口
卵壳有三层,从外向内 依次为:卵黄膜 (受精 膜)、壳质层、脂层 (蛔苷层)
有的虫卵表面还有一层 蛋白质膜。
1. 基本过程 虫卵→幼虫→成虫 2. 感染期 感染期卵/感染期幼虫 3. 生活史类型 (1)直接发育型:不需中间宿主——土源性线
虫 (2)间接发育型:需中间宿主——生物源性线
肛周瘙痒及继发性炎症 ◦ 临床表现:烦躁不安、失眠、夜惊、夜间磨牙 等。
异位寄生: ◦ (1)蛲虫性阑尾炎:疼痛部位不确定,多呈慢 性过程。
◦ (2)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外阴炎、阴道 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
透明胶纸法(首选)或棉签拭子法
◦ 在清晨便前和洗澡前检查肛周皮肤 如发现患儿夜间睡后不安,且用手搔抓肛周,可
头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 咽管末端膨大呈球形,称咽管球
无色透明;
长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 扁平,另一侧稍凸;“D”字形
大小(50~60)µm×(20~30) µm;
卵壳较厚;
内含一幼虫。
寄生部位:主要为回盲部;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儿童经“肛门 - 手 - 口”方式 造成自身反复感染,也可污染衣裤、被褥或玩具、 食物等而使他人感染(经口、吸入); 成虫寿命:雌虫1月。 雌虫在宿主熟睡后爬出肛周产卵
与蛔虫相同。
蠕形住肠线虫简称蛲虫 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引起蛲
虫病。 本病分布遍及全世界,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 常在家庭和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居的群体中传
播。
成虫:
细小,乳白色,线头状;
雌虫大小(8~13)mm× (0.3~0.5)mm,尾直而 尖细;
雄虫大小(2~5)mm× (0.1~0.2)mm,尾卷曲, 有交合刺一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