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三队液压支架工岗位描述尊敬的各位领导,我叫***,今年***岁,是综采三队的一名液压支架工,于***年参加工作,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操作资格证,持证上岗,从事本工种已经***年。
液压支架工岗位是公司原煤生产的重要岗位。
作为一名支架工,我深知我的工作质量影响着工作面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岗位操作的娴熟度及与各工种之间的协助配合,影响着出煤效率。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液压支架工,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安全意识、熟练的操作技能、明确的质量标准。
一、作业场景描述我现在所在的工作面是辅622工作面,此工作面位于辅六采区12煤层,倾向长度为156米,平均倾角16度,走向长度还有800米,工作面有液压支架104组,型号为ZY4800-19/40。
顶板岩性为泥岩、粉砂岩;底板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
受上覆煤层采动影响,顶板破碎易冒落。
配套设备为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型号为SGZ800/800,电牵引采煤机,型号为MG300/730-WD。
二、岗位职责描述我的岗位职责是:操作液压支架及时支护顶板、推移工作面运输机,并保持液压系统的完好,保证正常生产的使用要求。
班中对工作面的液压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处理并汇报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故障,认真填写各种记录,搞好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我的岗位标准是:液压支架工必须带齐工具,持证上岗,按章操作,熟悉掌握液压支架的性能及构造原理、熟悉作业规程和工作面顶板控制方式,按完好标准要求使用和保养液压支架。
三、设备概况描述我使用的液压支架型号为ZY4800-19/40,工作面上下端头各有两组加长梁支架,全面共计104组,属于掩护式支架,工作阻力为4800KN,最大可采高度为4米,一般控制采高3.5米。
配套液泵为MRB400/31.5,额定压力31.5MPa,排量400L/M,输液管路为2.5寸高压钢管及ø32高压胶管,耐压40 MPa以上。
四、岗位操作描述我的岗位操作顺序:开工→现场安全确认→吊网→运转运输机→采煤机割煤→滞后机组后滚筒4-6组移架→顶溜→联网→吊网→(开始下个循环)割煤移架顶溜→班末支架溜子调直停工。
1、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1)、备齐板手、钳子、螺丝刀、套管、小锤等工具,U形销、高低压管、接头、密封圈等备品配件。
2)、检查支架有无歪斜、倒架、咬架,支架前端、架间有无冒顶、片帮的危险,顶梁与顶板接触是否严密,架间距离是否符合规定,支架是否成一直线或甩头摆尾,顶梁与掩护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等。
3)、查结构件,看顶梁、掩护梁、摆梁、侧护板、千斤顶、立柱、推移杆、底座箱等是否开焊、断裂、变形,有无联结脱落,螺钉是否松动、压卡、扭歪等。
4)、检查液压件,看高低压胶管有无损伤、挤压、扭曲、拉紧、破皮断裂,阀组有无滴漏,操作手把是否齐全、灵活可靠、置于中间停止位置,管接头有无断裂,是否缺U形销子;千斤顶与支架、刮板输送机的联接是否牢固(严禁软联接)。
5)、对存在问题,应及时向班长汇报处理;支架有可能歪架、倒架、咬架而影响对顶板控制的,应准备必要的调架千斤顶、短节锚链或单体支柱等,以备下一步移架时调整校正。
6)、移架前要检查煤壁、顶板、金属网(或塑料网)假顶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正常移架。
7)、移架前要先将支架底座前及架间浮煤、浮矸清理干净,移架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支架,防止出现咬架、挤架、倒架等事故。
8)、移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架时,必须保证只有上下两巷出口支护好后,并与出口采支工打好招呼,待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点后,方可移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架。
9)、工作面因片帮等原因而造成冒顶等事故时要采取人工做超前板的方法,同时工作面输机送、采煤机要停电闭锁,并有专人监护。
2、操作流程正常操作顺序:在顶板正常情况下,移架可采用追机移架,若移架赶不上机组运行时,视其顶板情况,可采取“间隔”移架,但都必须要与机组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其距离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移架操作程序为:1)、收回伸缩梁、护帮板、侧护板。
2)、操作前探梁回转千斤顶,使前梁、顶梁降低,躲开前面的障碍物(若梁前无障碍物,可不操作该千斤顶)。
3)、降柱使顶梁略离顶板(或顶网)。
4)、当支架可移动时立即停止降柱,使支架移至规定步距。
5)、升柱,使支架上下立柱达到规定初撑力。
6)、伸出伸缩梁、打开护帮板顶住煤壁,伸出侧护板使其紧靠相邻下方支架。
7)、调整支架状态,使推移千斤顶与刮板运输机保持垂直,支架不歪斜,中心线符合规定,工作面支架移成直线。
8)、将各操作手把打到零位并闭锁。
3、一般检修注意事项1)、更换液压部件或胶管时,要保持清洁。
2)、更换液压部件或胶管时,高压管路截止阀要关好,待更换部件的工作腔压力释放后方可拆开。
3)、打开高压截止阀时,动作要缓慢,以防损坏设备和造成不安全事故。
4)、更换液压部件或胶管时,其高压液的出口不许对人,以免误操作伤人。
5)、严禁在工作面拆开安全阀、控制阀、千斤顶的工作腔以及支柱等严密关键部件,如需修顶梁、支柱、底座等大部件时,要按专门措施执行。
4、收尾工作1)、清理架箱内的煤、矸及煤尘,整理好架内的管线,清点工具,放置好备品配件。
2)、向接班的液压支架工详细交待本班支架情况、出现的故障、存在的问题。
按规定填写液压支架工作日志。
5、我的工作标准1)支架前梁接顶严密,端面距不大于340mm,梁端至煤壁顶板空顶高度不大于300mm。
2)支架活柱伸出量最小200mm,最大不超过活柱量最大行程的90%。
3)支架完好,不漏液、不串液、各控制阀有效。
推溜连接装置完好,进回液管无挤压。
4)支架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
5)支架要排成一条直线,偏差不许超过±50mm,支架中心距偏差不超过±100mm。
6)支架顶梁紧贴顶板,最大仰俯角不大于7度,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不超过±5度。
7)支架侧护板正常使用,架间空隙不大于200mm。
架箱浮煤清理干净。
8)相邻支架不能有明显错茬(错茬不超过侧护板高度的2/3),支架不挤不咬。
9)支架手把及时打回零位并闭锁。
10)溜子要顶直,必要时过好超前架子。
五、岗位协作描述1)采面上下机头三角区顶板破碎时,支架工必须与机组司机和出口支护工密切配合,停止割煤,先使用插梁维护顶板,插梁可用大板或半圆木,一头担在超前支架前梁上,另一端用单体支柱支撑,顶板维护好后,方可开机割煤。
2)移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架时,必须保证只有上下两巷出口支护好后,并与出口支护工打好招呼,待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点后,方可移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架。
六、应急处理描述:1)当发现溜子割漂严重,采高又小时,要在面溜铲板上压柱子顶溜。
2)当机组割出台阶溜子顶不动,可先从能顶动的一端开始逐架开始顶溜,不行时与机组司机联系,机组回头刹一次底板或者吊溜子顶过去。
3)溜子割扎时,要压着抬脚顶顶溜,严重时吊溜子。
4)煤壁片帮严重,顶板破碎地段联双网,超前拍板或打板,过超前架子。
必要时停机闭溜做超前。
七、岗位三绝描述当工作面顶板破碎压力大,采用正常方法支架拉不动时,可以试用以下方法移架:先扳动拉架手把,伸平衡顶增加支架顶梁仰角,配合升大柱,利用顶梁仰角产生的反作用力帮助拉出支架。
八、事故案例描述1)支架抬脚顶压脚事故描述事故经过:2009年12月13日综三夜班在1125工作面正常组织生产。
开工后,第二段支架工张某发现51组支架主管路密封跑液,于是关掉50组压力截止阀,扳动51组支架抬脚顶阀片手把卸压,但此时没有把阀片手把打零位,换完51组支架主管路密封后,张某左脚踩在50组支架踏板上,右脚处在本组爬铁和抬脚顶之间,打开50组压力截止阀,因为51组抬脚顶阀片手把打着(51组阀片手把控制50组支架),这样50组抬脚顶伸出,将张的右脚压在爬铁上,张本人立刻将51组抬脚顶手把打回零位,但此刻右脚已经压住,导致一、二、三趾末端骨折。
事故原因:伤者张某自主保安意识差,打开压力截止阀前没有认真执行安全确认,对支架操作手把没有及时打回零位并闭锁,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经验教训:液压支架手把操作完后及时打回零位并闭锁;现场认真执行好安全确认,提高本岗位危险预知和危害辨识能力。
2)高压液喷眼事故描述事故经过:2010年7月2日综三两点班在2872工作面正常检修。
机电维护工王某、丁某拆采面第三节溜槽插帮螺丝,为第二天换溜槽作准备。
为清理螺丝孔中的积煤,王某拆开第三组支架护帮管路(此时风道掐管子没有开液泵),打开阀片手把利用管路里的余液向螺丝眼里浇水冲煤,此时高压来液,王某没有思想准备,高压管子脱手,部分高压液喷到王的右眼部位,造成王的右眼部受伤。
事故原因:伤者王某自主保安意识差,违章利用高压管路冲螺丝孔中的煤粉,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除用于支护外,严禁高压液挪作他用,如上下落机头、喷尘、冲架脚、拉杆等。
现场认真执行好液压系统有关管理规定,停泵处理液压系统故障必须关闭相关压力截止阀。
九、避灾方法描述发生灾害的处理措施:当工作面发生火灾或水灾时,必须立刻向调度室汇报,汇报内容包括灾害类别、地点、灾害情况等,并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开展救灾。
在灾害不能处理的情况下,所有人员不得慌乱,在现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沿避灾路线尽快撤离灾区。
若撤离路线被火灾或水灾堵塞,不能撤离时,就要设法到较安全的地方暂时躲避,安静、耐心地等待救护人员到来救护。
1)工作面水灾避灾路线:当工作面发生水灾时,本着往高处撤退的原则:-622工作面—风道—-622回风绕道—五采上部平石门—-450六采回风巷—-450---370回风上山—西风井—地面2)工作面火灾(瓦斯、煤尘爆炸)避灾路线:工作面事故地点—-622下运—五采运煤边眼—五采下部平石门—-600西轨道大巷—副井—地面各位领导,我已汇报完毕,请各位领导予以批评指正。
谢谢!综采三队液压支架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