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程教案

最新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程教案

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程教案
1、走进农田
课时1
一、教学目标
1、走近农田,增进学生对庄稼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庄稼的内在联系。

2、认识各类庄稼,知道家乡粮食作物的名称、形态、特点、生长规律等。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庄稼的认识和研究,激发学生爱庄稼、护庄稼的情感,培养学生爱粮、惜粮的意识。

动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并板书课题:1.走近农田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学课本第1-2页的内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3、学生齐读,思考图中小朋友的提问。

4、指名学生说说图中小朋友的提问。

5、课堂练习:
(1)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2)小组交流、汇报。

(3)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书上,教师巡视指导。

6、(分组、个人)比赛读课文。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活动步骤与活课时2
一、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观察粮食作物的生长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庄稼的认识和研究,激发学生爱庄稼、护庄稼的情感,培养学生爱粮、惜粮的意识。

三、活动步骤与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学课本第3-4页的内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学习小观察:庄稼的小苗长得什么样?。

3、教师提问后,学生思考回答。

4、(分组、个人)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5、课堂练习: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2)小组交流、汇报。

(3)把自己的收获写在书上,教师巡视指导。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把你今天发现告诉家人吗?
课时3
一、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观察让学生了解粮食作物的生长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各类庄稼,知道家乡粮食作物的名称、形态、特点、生长规律等。

三、活动步骤与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学课本第5-6页的内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学习小观察:庄稼是怎样长大的?
3、教师提问后,学生思考回答。

4、(分组、个人)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5、课堂练习: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2)小组交流、汇报。

(3)把自己的收获写在书上,教师巡视指导。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把你今天发现告诉家人吗?
课时4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验金秋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庄稼的认识和研究,激发学生爱庄稼、护庄稼的情感,培养学生爱粮、惜粮的意识。

三、活动步骤与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识:
1、学生自学课本第7-8页的内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引导学生学习小体验:走近金秋.
3、练习
(1)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参加了什么活动。

(2)小组交流、汇报。

4、评一评、比一比。

(1)小组活动。

(2)展示自己的作品。

(3)小组评出优秀作品。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了不少收获,能把你的做法告诉家同学们吗?
课时5
一、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

三、活动步骤与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识:
1、学生自学课本第9-10页的内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
(1)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制作了什么作品。

(2)小组交流、汇报。

3、评一评、比一比。

(1)小组活动。

(2)展示自己的作品。

(3)小组评出优秀作品。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了不少收获,能把你的做法告诉家同学们吗?
2、风筝
课时1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三、活动步骤与活动过程
(一)、谈话揭题,并板书课题:2、风筝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学课本第11-12的内容。

2、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了解图上的小朋友提出的有关风筝的问题。

3、(分组、个人)比赛读。

4、完成练习: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有什么问题。

(2)小组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学习小观察:风筝的学问。

(1)学生自读课文。

(2)引导学生写观察记录。

(3)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把你的问题告诉妈妈吗?
课时2
一、教学目标
查找有关风筝的资料,了解风筝的历史。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三、活动步骤与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读课本第13-14的“小资料”部分内容。

2、了解制作风筝的材料。

3、抽读P13-14制作风筝的过程内容。

4、(分组、个人)比赛读。

(1)学生自读课文。

(2)引导学生写观察记录。

(3)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收获?
课时3
一、教学目标
学习制作风筝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三、活动步骤与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读课本第115-16的“做风筝”部分内容。

2、学习制作风筝步骤:扎架子、糊纸面、绘话彩、放风筝。

3、了解制作风筝的材料。

4、学习制作风筝的过程。

5、小组讨论确定风筝样式。

人员分工。

6、制作风筝。

7、小组小组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制作风筝的。

8、学生把自己的制作过程写在书上,教师巡视指导。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收获?
课时4
一、教学目标
了解放风筝的方法,学习放风筝。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三、活动步骤与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读P17-18的内容。

2、引导学生了解放风筝的一些知识。

3、学习小博士提示,了解放风筝要注意的事项。

4、写一写:
(1)自己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汇报。

5、读一读P20的内容。

6、说一说:你是怎样样放风筝。

(三)、总结:今天我们学完了《风筝》这课,能谈谈你学到了什么?
课时5
一、教学目标
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三、活动步骤与活动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识:
1、学生自学课本第19-20页的内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
(1)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制作了什么样的风筝。

(2)小组交流、汇报。

3、评一评、比一比。

(1)小组活动。

(2)展示自己的作品。

(3)小组评出优秀作品。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了不少收获,能把你的做法告诉家同学们吗?
3、我们看电视
课时1
一、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说说电视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学生科学收看电视的习惯。

三、活动步骤与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认识哪些明星?你喜欢哪些明星?为什么?
2、让部分学生回答。

(二)、课堂调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图片出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电视明星:月亮姐姐、李咏、毕福剑、金龟子、姚明等。

2、我们看到的图片信息等来自哪里?
3、让部分学生回答。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