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专题篇2: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案例-国美

10专题篇2: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案例-国美


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任执行董事黄光裕进行法律起 诉,针对其于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被 指称的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寻求赔偿。
至此,黄光裕与国美电器现任管理层的矛盾大白天下。 2010年8月23日国美宣布股东特别大会于9月28日举行。
国美之争之拉开序幕
国美之争之激战正酣 (“底牌”大战)
国美发展简史
1987年,黄光裕在北京创立了第一家国美电器店(100多平米不
足),经营进口家电产品。
1999年,国美电器率先走出北京,在行业内首次迈出了异地连锁的
步伐,最早最成功地实现了跨区域连锁经营,并长期保持先发优势。
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借壳上市(注册地为百慕大),成为
知名的大型上市公众公司。之后,黄光裕先后四次被评为中国富豪 榜首富。
股权之斗(核心):
2010年8月24-25日 黄光裕斥资2.91亿港元增持国美
0.8%股权。
8月30日至31日,黄光裕在再度斥资4亿港元,买进1.77
亿股,至此,黄光裕持股总量增至35.98%,在股东大 会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加强。
9月15日,贝恩如约履行债转股的承诺,持有国美扩大
后股本约9.98%,成为第二大股东。目前黄氏家族股权 已摊薄到32.47%,陈晓及其一致行动人加上贝恩的持 股比例有15.1%,
2005年开始,国美在全国掀起并购狂潮,先后成功收购哈尔滨黑天
鹅、广州易好家、中商家电、常州金太阳、上海永乐、北京大中、 山东三联等。
2006年,上海永乐创始人兼董事长陈晓被黄光裕任命为国美CEO。
国美发展简史
2008年3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07年中国连锁百强”经营业
绩,国美电器以1023.5亿元位列首位(1200多家直营店);睿富全 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评定国美电器品牌价值为490亿元,成为中 国家电连锁零售第一品牌。
何谓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狭义的公司治理解决的是在法律保障的条件下,因所有权和控制权
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它要处理的是公司股东与公司高层管理人 员之间的关系问题。
列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它界定的不仅是企业与其所有者 的关系,还包括企业与其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投票结果
这表明出席国美“9· 28”股东大会的股东“整
体意志”是:不同意给予公司董事会通过增发 股份稀释现有股东权益的自由裁量权;与黄光 裕方面提出的董事会人员构成相比,全体股东 更愿意选择陈晓方面提出的董事会人员构成。
体现妥协精神
资本赢得胜利(逐利性)
国美大战之“战况”(谅解备忘录)
何谓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3)单层二元委员会制 源于日本,传入中国(现行) 董事会与监事会并列 (股东会中心主义)
争斗折射何种问题?(ISSUES)
黄光裕“作茧自缚?”—“史上最牛”董事会 “董事会中心主义”+董事会与股东会的权力制衡问题 “独立董事”的失声+ 是否引入监事会?
国美电器201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收入
248.73亿元,同比增长21.55%;经营利 润人民币12.49亿元,同比增长86.14%; 公司净利润9.62亿元,同比增长65.86%; 综合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6.48%上升至 17.04%;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28% 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5.02%
PK 创始人兼大股东的黄光裕家族 宁向东(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争得是什么? 利益之争 股权之争 控制权之争(什么是控制权?股权+灵魂人物影响力+ ?)
“黄光裕和陈晓双方争夺的主要是第三方国美股东在临时股东大
会上的投票支持,这是一种“股份代理权争夺”(proxy contest), 本质上是争夺第三方股东的信任。” 仲继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国美之争折射的公司治理问题
LOGO

/f/201009/351bf08a-da06-4230-b6ce0978cada2e65.shtml
内容目录
国美发展简史 国美之争来龙去脉

目录
何谓公司治理 争斗折射何种问题 对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的启示
务的权力,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
职业经理人,也表现为公司高管团队,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
对董事会负责,是经营者和执行者。

公司治理结构的精髓在于权力分立、互相制衡,以期实现最大效益
何谓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 (1)单层委员会制 英美法系国家 (英国,美国) 只设有股东会与董事会 “董事会中心主义” (2)双层委员会制 大陆法系国家(德国,奥地利) 监事会居于董事会之上,具有监督权,决策权等 强调职工参与公司管理
• 陈晓:经营水平已达到历史最佳水平,这是 全体员工沿着董事会设立的公司正确发展方 向努力的结果。
黄光裕陈晓解读国美业绩:谁更有理?
黄光裕:
• 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国美的市场,领先优势即 将丧失。
• 苏宁电器发布的业绩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360.55亿 元,同比增长31.9%;净利润26.27亿元,同比增长 53.33%。
特别股东大会决议的8项普通决议案结果:
1、重选竺稼为非执行董事 【通过】 2、重选Ian Andrew Reynolds为非执行董事【通过】 3、重选王励弘为非执行董事【通过】 4、即时撤销本公司於2010年5月11日召开的股东周年



大会上通过的配发、发行及买卖本公司股份之一般授权 【通过】(黄光裕唯一胜利) 5、即时撤销陈晓作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之 职务【被否决】 6、即时撤销孙一丁作为本公司执行董事职务【被否决】 7、即时委任邹晓春作为本公司的执行董事【被否决】 8、即时委任黄燕虹作为本公司的执行董事【被否决】
2008年12月,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拘留调查,国美出现危机。 2009年1月16日,黄光裕辞去董事职务,并终止董事会主席的身份;
陈晓临危受命接任董事会主席的职务,并兼任行政总裁,国美电器 正式进入陈晓时代。
国美之争来龙去脉(时间顺序)
国美之争之伏笔(贝恩资本引入+股权激励+发展思路冲突)
6a454b50f9fd.shtml
贝恩资本亚洲董事-竺稼
贝恩资本引入
角色:机构投资人(来自美国的私募股权基金) 美国贝恩资本认购国美15.9亿元的可转债(转为股权)。 2009年6月6日,国美电器召开董事会,全票通过了贝
恩资本注资国美电器的方案。据有关媒体透露,签署该 协议并未听取大股东黄光裕的意见,且签了“极为苛刻 的绑定条款”。该条款包括:
何谓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
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体现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是公
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和更换成员,对股东会负责,对公司的发展
目标和重大经营管理活动作出决策,维护股东的权益。
监事会,由股东会选举和更换成员,是公司的监督机构,有检查财
黄光裕股权被稀释
国美之争之伏笔(股权激励)
C:\Users\Tony_Jiang\Desktop\国美\视频\视频\06黄光裕认为陈晓用期权
激励收买人心-20100910经济半小时-视频--凤凰宽频--凤凰网.mp4
2009年7月7日,国美电器董事会公布了总计7.3亿港元的股权激励
方案,涉及股权占总股本的3%,获得股权激励的管理人员包括分 公司总经理、大区总经理,以及集团总部各中心总监、副总监以上 级别,共有105人。股权激励方案规定,获得认购权的高管在今后 10年内,可以按照2009年7月7日的国美电器收盘价1.9港元,买入 相应数量的公司股份。
1、陈晓的董事会主席至少任期3年以上;2、确保贝恩的3名非执行 董事和1名独立董事进入国美董事会;3、陈晓、王俊洲、魏秋立 三名执行董事中至少两名不被免职;4、陈晓以个人名义为国美做 贷款担保,如果离职将很可能触及违约条款。以上事项一旦违约, 贝恩就有权要求国美以1.5倍的代价即24亿元赎回可转债。
国美之争之导火索 (5.11事件)
国美之争之拉开序幕 (8.4函件) 国美之争之激战正酣 (“底牌”大战)
国美大战之暂时落幕 (9.28决战)
国美大战之“战况” (12.17妥协)
国美之争之伏笔(贝恩资本引入)
/f/201009/a8814f92-6258-4181-98e5-
陈晓底牌
陈晓阵营控制股权约16% 管理层的坚定支持 陈晓出局,国美赔贝恩24亿。 业绩优秀
(国美电器2010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到人民币248.73亿元,同比 增长21.55%,其中第二季度销售收入创国美上市以来的最高点; 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12.49亿元,同比增86.14%)
黄光裕陈晓解读国美业绩:谁更有理?
广义的公司治理为关于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一系
从法学角度来说,公司治理结构就是为维护股东,公司债权人,以
及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公司正常有效的经营,由法律和公司章程规 定的有关公司组织机构之间权力分配与制衡的制度体系。
内容上:公司治理涉及到公司的股权结构,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
公司股东董事和经理人员之间权力的分配及利益的制衡;对公司经 营管理者的监督和激励,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法律和经济 问题。 ——《公司法》,范建,2008,《法律出版社》
董事会胆敢推翻股东大会决议!?
国美之争之拉开序幕 (8.4函件)
2010年8月4日,董事局主席陈晓收到黄光裕代表公司
的函件,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 务、撤销国美现任副总裁孙一丁执行董事职务,同时收 回对董事会增发股票的一般授权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