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难点突破]

[重点难点突破]

[重点难点突破]一、遗传的物质基础1、生物的遗传物质(1)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2)细胞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和体内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3)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在只含RNA的少数病毒中RNA才作为遗传物质。

2、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3、半保留复制的证明与计算(1)用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心技术证明已知某一全部N原子被15N标记的DNA的分子(0代),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下表:(2)计算:DNA在自我复制过程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半保留复制。

一个DNA分子无论复制多少代,这个DNA的两条链不变,一直作为模板,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

关于这方面的计算,可按上表进行。

4、正确理解基因的概念(1)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指的是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即可同一个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在一起),每一个基因都由四种特定数量和排列顺序的脱氧核苷酸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如果将DNA分成若干段,则每一段就称为DNA片段。

这些DNA片段中,有的能分别控制生物的多种性状(即具有复制、转录、翻译、重组、突变和调控等遗传功能),这些DNA片段就具有遗传效应,就是基因。

而有的DNA片段不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即无遗传效应,这样的DNA片段就不能称为基因。

(3)本质:DNA分子中碱基对序列代表生物的遗传信息。

5、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区别遗传信息是指子代从亲代所获得的控制遗传性状的信号,这种信号是以染色体上DNA的脱氧核苷酸的顺序为代表。

基因中控制遗传性状的脱氧苷酸顺序称为遗传信息。

遗传“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它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遗传信息与遗传“密码子”的区别:一是存在的位置不同,遗传信息是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密码子是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反密码子是转运RNA分子与信使RNA分子中密码子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与相应的DNA模板链上对应碱基相同,只是DNA中碱基为T而在转运RNA中碱基为U。

6、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及性状之间的关系二、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型的确定(1)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即aa 。

表现型为显性,另一个不能确定即AA 或Aa 。

(2)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个体为纯合体。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个体为杂合体Aa 。

(3)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是纯合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是杂合体Aa ×Aa 。

(4)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体AA ,另一方面AA或Aa 。

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体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 ×Aa 。

2.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1)等位基因:生物杂合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 和d ,这就是等位基因。

在纯合子中由两个相同基因组成,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A 和A 或D 和D ,这样的基因叫相同基因。

(2)非等位基因: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1中的D 与E 、D 与e 、d 与E 、d 与e.。

或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的两个基因,如图中的A 与B 、A 与b 、a 与B 、a 与b 。

(3)复等位基因;若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为复等位基因。

如控制人类ABO 血型的基因、I A 、i 、I B 三个基因。

ABO 血型是由这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

因为I A 对i 是显性,I B 对i 是显性,I A 和I B 是显性,所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只能是:I A I A 、I A i ————A 血型 I B I B 、I B i ————B 血型 I A I B ——————AB 血型 ii ———————O 血型 3.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分离定律的习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正推型(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及比例),此类比较简单;二是逆推类型(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推双亲的基因型),此类题目最多见也较复杂。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推导基因的思路与方法。

(1)隐性纯合子突破法图1例如绵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

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基因b控制。

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

试问那只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及小羊的基因型。

①根据题意列出遗传图式。

因为白色(B)为显性,黑色(b)为隐性.双亲为白羊,生下一只黑色小羊,根据此条件列出遗传图式如下:②在后代从遗传图式中出现的隐性纯合子突破。

因为子代有黑色小羊,基因型为bb,它们是由于精子和卵细胞精后发育而成的,所以双亲中必有一个b基因,故推导出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Bb。

(2)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若后代分离比为1:1时,则一定是测交,若后代性状只有一种表现型,则有三种情况:①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②显性纯合子与显性纯合子③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

4、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方法(1)求双亲基因型:一对相对性状分别考虑,然后再综合考虑。

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1:0,则双亲都是纯合子(一显、一隐)。

即:AA×aa→Aa(1:0)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为1:1,则双亲一为杂合子,一为隐性纯合子。

即Aa×Aa→Aa:aa=1:1③表现型相同的两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为3:1,则双亲都为杂合子。

即:Aa×Aa→(1AA、2Aa):aa=3:1④两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则双亲基因型都含一个隐性基因。

即:Aa×Aa→aa⑤表现型相同的两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样本性状,则这个性状必是隐性性状。

(2)棋盘法求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概率①先求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然后列表②求出配子结合成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或只列出求基因型(表现型)③求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配子种类×♂配子种类④求子代基因型概率=所求表现型个数/结合方式⑤求子代表现型概率=-所求表现型个数/结合方式例如:F1(为YyRr)求①F2中YyRr的概率;②F2中黄色皱粒出现的概率则结合方式=♀(4种)×♂(4种)=16所求基因型YyRr概率= 4/16 =1/4所求表现型黄色皱粒(Y rr)概率=3/6(3)用乘法定理求子代概率①用乘法定理求子代基因型的概率: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基因型种数之积,子代基因型种数等于每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的概率等于每对性状相交所得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例如: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

解:∵Aa×AA×→12Aa,Bb×Bb→12Bb∴子代AbBb的概率=1/2×1/2=1/4②用乘法定理求子代表现型概率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概率等于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表现型概率的乘积例如:已知双亲基因型AaBb×AABb,求子代双显性状(A B )的概率。

解:∵Tt×tt→2种(Tt、tt),Rr×Rr→3种(RR、Rr、rr)∴子代基因种数=2×3=6种④用乘法定理求子代表现型种数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种数等于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得表现型种数的乘积。

例如:已知双亲基因型为TtRr ×ttRr ,求子代表现型种数。

解:解:∵Tt ×tt →2种(Tt 、tt ),Rr ×Rr →2种(RR 、rr )∴子代表现型种数2×2=4 (4)分枝法推一代用“分枝法”,按分离定律一对一对分别来解,最后加以组合。

例如黄色圆粒(YyRr )与黄色皱粒交配组合的六种方式,Yy ×Yy ,有三种基因型和两种表现型,Rr ×rr ,有两种基因型和表现型,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后代应用六种基因型和四种表现型。

后代基因型的化值是各相对性状的基因型比值的积,后代表现型的比值是各对相对性状比值的积。

即YyRr ×Yyrr 。

后代基因型种类=3×2=6种后代基因型比值=(1:2:1)×(1:1)=1:1:2:2:1:1 后代表现型种类=2×2=4种后代表现型的比值=(3:1)×(1:1)=3:3:1:1 具体推导过程如下:Yy ×Yy Rr ×rr 子代基因型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 ↓ 5、遗传规律中有关几率问题几率是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估计,是指总事件与特定事件比例,其范围从0到1。

例如:Bb ×bb ,其后代出现Bb 和bb 的几率均为1/2。

求遗传规律中有关几率的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难题,这必须搞清下面两个问题:(1)如何判断某一事件出现的几率?例如杂合子(Aa)自交,求自交后代某一个体是杂合体的几率,对此问题首先必须明确该个体是已知表现型还是未知表现型。

①若该个体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它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性:AA和Aa,且比例为1:2,所以它为杂合体的几率为2/3。

②若该个体未知表现型,那么该个体基因型为AA、Aa和aa,且比例为1:2:1,因此它为杂合体的几率为1/2。

(2)亲代的基因型在未肯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几率?例如: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多少?解此类题目分三步进行:a.首先确定该夫妻的基因型及其概率。

由前面分析可知,该夫妇为Aa的概率为2/3,AA的概率为1/3;b.假设该夫妇为Aa,后代患病可能性为1/4;c.最后将该夫妇为Aa的概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1/4相乘,其乘积1/9既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

6、杂合体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体或杂合体所占比例(比Aa为例)依据下面的遗传图解分析: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知得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情况如下表:注:上例以Aa为亲代,其自交所得F1为子一代。

若以Aa为第一代,其自交所得子代为第二代,则上述所有比例式中的n都应取值为n—1。

对n的取值,可取为自交次数。

对纯合体几率记忆方法:分子永远比分母2n少。

三、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1)当我们研究一对性状的伴性遗传时,这一对相对性状一般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因此它也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