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精选12篇)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精选12篇)

小学教研工作制度(精选12篇)小学教研活动计划小学信访工作制度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教研内容小学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小学预防校园欺凌工作制度为加强我校教研工作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学、教研工作更科学、更有效、更规范、特制定本规范。

一、常规检查制度1. 对教学计划规范的管理要求。

开学后各任课教师在规定时间内需交学科进度计划表(一式两份),编写课程说明书一份。

放学前要交学科工作总结。

教科室对教师制定的计划、总结实行审批、打分,量化分数纳入到教师的业绩考核档案中。

2. 对教案、作业规范的管理要求。

(1)按照上课进度实行超前一节备课的原则,坚决杜绝简单备课、不备课上课现象的发生。

语文(一课两改)、数学(一天一改)、语、数课外作业、日记一周一查,作文间周一次,英语每周2次作业。

学校每周不定期的抽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总结、并指导教师修正。

教科室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检查、量化,纳入到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中。

(3)加强对双休日指导性作业的检查、指导,进行抽查和分层评价。

3. 定期月查教科室定期月查,听课记录、教学反思、家访记录、后进生转化记录、会议记录一月三次,科学、思品一月四次作业,语、数每个单元一次考试,并且教师要坚持写好每次考试后的教学质量分析会,重点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以及下阶段教学工作的改进措施。

4. 对上课规范的管理要求。

学校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严禁教师私自调课坐着授课教室吸烟走出教室闲聊,课堂上接听手机。

二、听课评课制度。

1. 建立独立听课小组,推门听课,一月不少于6节。

2. 定期组织公开课、观摩课。

每学期每人举行一次公开课。

3. 教师坚持听课评课。

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

校干听课每周不少于2节。

4. 公开课后要及时评课。

评课时,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展变化等方面予以评价。

5. 深入持久的开展听评课活动,将听评课活动深入推进。

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的开展,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加强研究,提高课堂效益。

6. 将听、评课数量与质量纳入个人考核档案。

业务检查时也要定期检查听课记录的记录情况,作为业务检查的一部分。

三、课题研究制度1. 开展专题教研。

进学校本研究规划,确定符合校本、本学科实际的长期和短期教研专题,在教研组的协助下实施课题实验与研究。

扎实开展基于问题研究活动,突出重点,力求突破。

2. 开学后教研组组织学习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任务,在半期组织一次课题研讨会,教师有一篇心得体会和一篇总结,在期末组织一次课题研讨会,教师有一篇心得体会和一篇论文。

四、校本学习培训制度校本教研活动要按照教研组工作计划的安排进行,间周一次语、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指定教师学习内容范围,对指定内容进行研读,并在学校设计的校本培训表上完成三项内容;读书笔记、学习心得、下课后立即交到教科室存档,也作为量化考核积分的依据,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

1、每学期每位教师应认真学习相应学科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研究教材教法、学法。

2、每学期每位教师应根据学校教改思路,于学期初制订好教研计划、并实施,期末做好汇报,上交书面总结。

3、每位教师应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参与教改试验。

4、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

青年教师三年内应过好“五关”验收(即备课关、说课关、上课关、评课关、操作关)。

5、落实教师听评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15以上。

平时互听课,同级相同学科教师应参加,其他教师没课的也可参加。

6、每次教研活动每位教师应做好活动记录,期末上交业务学习记录本和听评课记录表。

7、每位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论文。

8、各教研组长要深入课堂听课,做好督导工作,协助教导处组织教学常规检查和定期教研活动。

9、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活动计划组织学科竞赛活动。

10、各教研组期初制订教研工作计划,期末写好工作总结。

一、为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及教学水平,交流教学方法和教育信息,特开展教研活动。

二、教研活动时间每周三(数学、英语)、周四(语文、常技)。

三、教研活动时间必须得到保证,任何人不得无故缺勤或干扰教研活动的进行。

四、教研活动的内容应广泛,组织研究教材、重点章节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同时学习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教改经验等,结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关键性问题,突出重点进行研究。

五、教研活动必须按时开始,不得提前结束或中途离开,检查时不在而又事先未请假者,一律视为缺勤。

六、未经学校允许,严禁私自改动教研时间,负责人应认真组织并做好记录。

七、应切实开展教学研究,不得在教研时间聊天、批作业或辅导学生、吃零食。

八、业务学习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认真做好记录(每次不少于300字),全校性集中检查业务笔记为每学期1~2次。

九、教研活动记录和业务笔记,学校根据工作需要随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组织机构1、网络教研领导小组组长:张水莲副组长:柴琴芳成员:栗晓红王蕴翠车翠萍毛鹏霞2、网络教研技术指导小组组长:高永杰校外技术指导员组员:车翠萍毛鹏霞3、网络教研工作组组长:柴琴芳副组长:栗晓红车翠萍毛鹏霞成员:各教研组长及全体教师二、各项制度1、网络教研制度2、网络教研领导小组职责3、网络技术指导小组职责4、教研组长网络教研要求5、教师网络教研要求6、网络安全维护制度7、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制度(一)网络教研制度网络教研制度的建立是网络教研的保障和促进力,规范网络教研行为可以促使教师更积极地参与教研,真正拓展教研的时间和空间。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重视建立网络教研平台,完善学校网站,设立相关栏目为教师网上教研创造条件,并及时组织进行有关培训。

2、成立组织机构,负责组织与指导本校网络教研活动,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技术培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备的作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提供支持。

4、学校每月统计一次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情况,并公布教师投稿的数量,期末进行评价表彰。

(二)、网络教研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实验小学网络教研实施方案》,建立《实验小学网络教研制度》。

2、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和业务进修。

3、制定学校网络教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4、出台相关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定期评比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和任课教师。

5、加强网络教研工作的指导及问题研究,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学科组交流研讨活动。

6、总结学校网络教研阶段性成果和经验。

7、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教育技术投入和硬件建设。

(三)网络技术指导小组职责1、完善学校现有信息技术手段,改进网络教研硬件环境。

2、负责网络教研技术培训和各学科教研组长的技术指导。

3、创建网络教研平台,提供教育技术支持。

(四)教研组长网络教研要求1、定期举行专题在线研讨活动。

每周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在线研讨活动,研讨课题和时间至少提前两周发布在本组教研博客上,及时汇总研讨成果,形成研讨报告每月组织一次,在学校论坛上交流。

2、每学期围绕本学科教研撰写论文1篇,组内推荐优秀随笔、反思3-5篇在学校网站(教师原创)发布。

3、每学期至少在网上交流一节听课实录及点评。

4、每学期至少有1-2个与教学同步的单元教学案例和评析意见在网上交流。

6、每学期要在网上发布对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

7、对学校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回复。

8、积极倡导教学问题的互动研讨,不断给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9、对本组教师网络教研情况进行评价管理。

10、教研组长要每日浏览学校网站和教研组及本组教师博客,组织并指导本组教师开展好网络教研活动,并配合学校完善学校网站建设。

(五)教师网络教研要求1、积极参加学科在线研讨活动。

结合主题活动,在上面发表相关评论。

2、教学设计:每人须在开学第一个月内完成本学期自己所分内容的上传任务。

3、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完成5篇的上传任务,于当月25日前完成。

4、教学随笔:每学期至少完成5篇的上传任务,于当月25日前完成。

5、教学案例:每学期至少完成1篇的上传任务,于6月25日或12月25日前完成。

6、工作总结:每学期至少完成1篇的上传任务,字数不得少于XX字,于6月25日或12月25日前完成。

7、教师在上传文章到自己个人博客时,要同时发到本组教研博客上,以便管理。

(组长必须按上述工作量定期完成检查工作,教导处、教研室不定期对上述工作进行抽查,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六)网络安全维护制度1、网络技术指导小组经常召开网络安全会议,通报网络安全状况,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2、网络技术指导小组应不定期举行网络安全培训班,学习网络法律、法规,提高全体教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3、学校教师、学生应积极配合网络技术指导小组的工作,自觉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4、学校教师应当经常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5、任何人对各室经过的网线都不得随意破坏或挪用。

8、不得进行任何干扰网络用户,破坏网络服务和破坏网络设施的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在网络上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散布计算机病毒,使用网络进入未经授权使用的计算机,不以真实身份使用网络资源等。

9、任何人不得在办公室聊天、玩游戏以及做其他与工作学习无关的事情。

(七)、教室多媒体使用制度1、使用教师要保证正确操作设备。

3、各班主任负责班级多媒体设备的卫生工作,要定期正确清理多媒体柜内卫生,严禁将多媒体柜当成办公桌、讲桌和杂物柜使用,如有发现,多媒体使用方面纳入班主任工作考评。

4、班主任要教育学生爱惜和维护多媒体设备,保证不出现人为损坏,如有人为损坏,要追查到人,照价赔偿。

5、班主任负责遥控器平时管理,学期始末做好上交和领取工作。

6、多媒体设备属电器产品,班主任要进行必要的学生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摸插座、插头,不接触电器。

7、多媒体教学设备原则上属于教学用品,供教师使用,学生不能使用,如学生要用,教师需全程陪同指导。

建设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研制度是教研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教研工作坚持“研训一体、管训结合、以校为本”的三项原则,通过改造传统的备课、说课和评课教研制度,体现“关注问题、立足理念、强调叙事、倡导合作”的四种取向,实现教研行为自主、教研模式创新、教研效果扎实。

根据新课程对教研工作的要求,结合我乡教研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全乡教研1.调研制度包干领导及学科带头人每学期下完小不少于20次,听评课每学期不少于30节。

调研采用听课、查看材料等形式,对学校的课堂教学、备课作业、校本教研、师生读书活动等工作进行研究、指导,获取第一手资料,做好调研记录、写出调研情况,为教学决策提供素材,为学校发展提供保证。

2.中层领导包校制度中层领导每人包干完小或教学点一至二所,每逢单周下村小调研,围绕“四个一”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