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调查报告(优秀8篇)关于英语调查报告篇一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温故可以知新,适当的作业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中学生的作业量一直是困扰着老师和教育事业从事者的问题。
教育部在从98年以来,一直提倡要给学生减负,其要求具体表现为减少作业量,给孩子们更多的活动空间与实践机会。
然而在我们单一的考试评价体制中,老师、家长怕孩子记不住,反复给孩子增加课外作业,孩子的负担是越来越重。
人教版新教材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外作业是这个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和思考作业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二、调查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及范围XX年11月我对七年级3、4班73名学生采用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主要通过调查想了解中学生对英语课外作业的一些看法。
所回答的10个问题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不记名。
绝大部分同学都认真完成了答卷,随后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应当非常客观、真实。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从家长方面来看,大部分农村家长不能辅导孩子。
教师的负担很重,它需要教师科学的、有效率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2、从作业态度上来看,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为消极应付。
认为是给家长或老师作完了作业。
做完作业只是完成任务。
所以没有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3、从作业形式上来看,在回答“你喜欢哪种类型的作业?”时,58.5%的同学选择“趣味型”,20.3%的同学选择“实践型”,而选择“难度型”的却是凤毛麟角。
对于“你最喜欢的作业是什么形式?”这一问题,67.6%的同学选择“实践活动”,只有5.壹五%的同学回答“书面作业”。
65。
2%的同学平时写作业在2小时以上。
看来,无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形式都比较单调,既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也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本次调查反映出学生的一些心声——对实践能力的。
渴望。
4、至于学生对作业的看法,也反映出学生们的心声。
回答“你对目前作业的形式感到时,选择“满意”的占12.3%,选择“较满意”的占23.7%,选择“,不满意”的占43.4%。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同学认为目前的作业对你学习没有帮助(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无帮助“;只有16.6%的同学选择了“一些帮助”。
四、结论与反思从对该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现在的初中生作业存在着量大、偏难、形式单一等问题;2、教师在对作业的设计、布置等教学环节上,需作出很多调整;3、很多学生对作业抱着“应付”的态度。
作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本次调查的结果说明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追求创新,多布置实践性强、趣味性强的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充分考虑到整合课本知识,摒弃机械的训练,真正让学生在轻松的作业中得到乐趣,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英语调查报告篇二小学英语课程已大面积开设,本人就开县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展开了调查。
经过实地调查走访以及与其他乡镇教师交流,对本县乡镇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现就几点突出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
一、问题1、学校对英语教学不重视经了解,许多乡镇学校没有专职的英语老师,英语课全由本班的语数教师兼任。
由于在质量监测考试中,英语只占20分,就形成这样一个普遍观念--英语是副科,()不如语数重要。
所以,英语课几乎被语数老师占用,改上为语数课。
尽管有的学校有英语专业的教师,但这些老师却被学校安排上语数课,未实现专科专用。
有的学校甚至从未开设英语课,而是在临近考试前的两个月,才来给学生恶补英语。
以至于六年级这样的高年级学生连26个字母都不能完全认读,英语基础几乎为零。
2、师资短缺,教师工作量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一般都是兼职教师,任课量多,不仅要任语文、数学主考科目而且还有其它的副科。
一个教师平均要任三至四门的课且任多少课就得备多少课,导致备课量较大,教师工作负荷较重,无暇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
例如,我校就只有我一位英语教师,三、四、五、六年级的英语课全由我一个人上。
每天我要备四堂课,写四份教案,制作四份课件,批改四个年级的作业,有时还要参加学校的听课活动。
我感到教学工作负担十分沉重,我每天都在疲于备课上课,很难有充分的时间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技能。
同时由于专职英语教师少,各学校缺乏教学研究的氛围,领导对英语教研这一项工作也不是很重视,即使曾派英语教师出外学习,但回来后也只是个人写一写收获,很少组织集中讨论英语教学。
因此教学观念和方法得不到及时更新,教学只能停留在低层次水平上。
例如,我校就我一位英语教师,遇到问题时我没有前辈可以请教,也没有同事可以交流讨论,总是自己一个人在闭门造车。
3、村校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小学英语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和直观,语言活动形式以听说唱演赛为主,需要配备录音机,幻灯片,实物,图片等大量直观的教具,然而村校的教学设备却严重不足。
教师上课仅靠一张嘴,一根粉笔。
这样落后的教学设备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热情。
就拿我任教的村校来说吧,连一台录音机都找不到。
我都是自己收集废旧纸板,画简笔画,制作单词卡片。
上课时,我都是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背去山上的村校,给学生放音频资料。
4、村校孩子胆小,羞于说英语。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学设备有限,村校的学生不如城市和中心校的学生见多识广,他们大多胆小拘谨,缺乏自信。
加之英语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新学科,他们就更加没有自信,不敢大胆说英语。
因为他们总担心自己会出错,会被老师批评,会被同学嘲笑。
我在村校上课期间,从来没有一个学生会举手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让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读字母,她磨蹭了一分钟才站起来,在我的引导下,勉强读完了字母。
在坐回座位后,她竟对我怒目而视,好像我和她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
我想,这位同学之所以有这么激烈的反应,可能是村校学生都存在这样的心理:我不会读英语,老师还让我读,这不是让我出丑,让我被同学耻笑吗?二、改善策略1、改进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能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教学无评价,就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必将严重影响这门课程的开设效果。
建议我县在每学期期末考试中增加英语学科的考试,亦或是提高英语学科所占分值比重,只有这样,各学校才会重视这门学科。
其次,学校领导要重视英语教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构建积极有效的。
评价体系。
客观公正地评价考核小学英语教师,注重教学过程和工作态度,优先选派英语教师外出学习。
不要因为英语考试所占分值比重较低,而轻视这一学科。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地方行政部门应当从英语专业毕业生中选聘英语教师,并按要求尽快给各级学校配齐英语专职教师。
对于师资严重缺乏的学校,应及时公开招聘录用新教师,或者鼓励一部分有英语基础的老师先转岗培训,再上岗。
同时加大对小学英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多给老师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
建立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组织开展“城区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送教下乡服务工作,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学习进修。
通过师资轮换调整,保证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相对均衡。
也可将城乡老师结成“一对一”的网上帮扶对子。
每天,老师们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交流,共同提高。
3、加大对村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农村教育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优先保证农村正常教学进行。
尤其是对边远山区,要加快建设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步伐。
改善硬件设施,为学校投资购买电视机、录音机等必要的教学设备,配齐磁带,挂图,CD,卡片等相关教辅资料并逐步建设语音和多媒体教室。
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大信息量的输入,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各学校也要珍惜这些教学资源,物尽其用,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
4、改变教学模式针对村校学生羞于说英语的问题,我的方法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英语教学融入游戏中。
因为村校教学设备有限,很多老师只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马不停蹄地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形式非常单一,学生学习兴趣索然。
而我是将英语知识融入一个个英语小游戏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大胆说出英语,而不会像传统的课堂一样,学生时刻担心老师是否会抽人回答问题,自己是否会说错。
例如,我在上“I’m…”这个句子时,我就把一个学生叫到黑板前,背对其他学生。
让讲台下的学生一一和他问好,说“hello”。
然后让黑板前的这位学生根据声音猜人。
最后让下面的学生自己公布答案,用上“Yes,I’m+姓名”,“No,I’m+姓名”这样的句子。
为了加大猜测的难度,我还让下面的同学,捏着鼻子发声。
通过这样的游戏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能敢于说英语。
关于英语调查报告篇三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各个领域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不仅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而且是许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2011年奥运会的审办成功,掌握好英语对于我们来说,就更重要了。
顺应形式,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改革。
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新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英语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培养起浓厚的英语兴趣,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掌握实用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扩展视野。
二、调查方法及调查的内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经过课改学习,为了了解目前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和学习效果以及他们对课改后的英语教学的看法,我们对夏村初中小学部的3个班级的一三7名学生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问卷共设16个问题。
我们共发问卷一三7份,收回一三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10份,有效回收率为83.5%。
在问题设计上,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课改后小学生在学校内的学习和课外的自主学习情况。
问题分三部分:①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习惯及方式;②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途径;③课改后的学习方式。
以下是这次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习惯及方式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62%)喜欢英语。
这说明同学们对学习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问及"你希望老师在学习英语方面给你哪些帮助"时,53.7%的同学选择"口语"。
这反映出,尽管我们的外语教学一直在不断的改进,但老问题还是存在的。
很多学生能听懂,能写出好文章,但不能很好的和别人进行交流。
"开口难"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这是需要重视和加强的方面。
同时可以看出,很多学生都非常希望能够拥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
他们都希望做个能听,能说,能写的"中国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