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壳体加工工艺实习报告
②三面定位(基准重合原则)箱体上的装配基准一般为平面,而它们又往往是箱体上其它要素的设计基准,因此以这些装配基准平面作为定位基准,避免了基准不重合误差,有利于提高箱体各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
由分析可知,这两种定位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合理确定。在中、小批量生产时,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以设计基准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而大批量生产时,优先考虑的是如何稳定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由此而产生的基准不重合误差通过工艺措施解决,如提高工件定位面精度和夹具精度等。
箱体孔系的加工,对于直径小于30mm的孔,一般不铸出,可采用钻-扩(或半精镗)-铰(或精镗)的方案。对于已铸出的孔,可采用粗镗-半精镗-精镗(用浮动镗刀片)的方案。由于主轴轴承孔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比其余轴孔高,所以,在精镗后,还要用浮动镗刀片进行精细镗。对于箱体上的高精度孔,最后精加工工序也可采用珩磨、滚压等工艺方法。
2.箱体的选材
箱体类零件一般结构形状比较复杂,结构刚度较大,其作用主要是支撑其它零件(如轴承座、齿轮箱。机床床身等)。工作是,一般承受静载荷和应力不大的动载荷,因此,一般对材料的强度、韧性要求不高,但应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和减震性。
3.加工工艺的分析
主要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箱体的主要表面有平面和各孔系。
主要平面的加工,对于中、小件,一般在牛头刨床或普通铣床上进行。对于大件,一般在龙门刨床或龙门铣床上进行。刨削的刀具结构简单,机床成本低,调整方便,但生产率低;在大批、大量生产时,多采用铣削;当生产批量大且精度又较高时可采用磨削。单件小批生产精度较高的平面时,除一些高精度的箱体仍需手工刮研外,一般采用宽刃精刨。当生产批量较大或为保证平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可采用组合铣削和组合磨削。
夹具设计一般是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定之后按照某一工序的具体要求进行的。制定工艺过程,应充分考虑夹具实现的可能性,而设计夹具时,如确有必要也可以对工艺过程提出修改意见。夹具设计质量的高低,应以能否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排削方便,操作安全、省力和制造、维修方便等为衡量指标
铣床夹具
第三,注意保持箱体必要的外形尺寸。此外,还应保证定位稳定,夹紧可靠。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通常选用箱体不加工面底面作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为了保证箱体零件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和距离尺寸精度,箱体类零件精基准选择常用两种原则:基准统一原则、基准重合原则。
①一面两孔 (基准统一原则)在多数工序中,箱体利用底面(或顶面)及其上的两孔作定位基准,加工其它的平面和孔系,以避免由于基准转换而带来的累积误差。
常见的箱体类零件有:机床主轴箱、机床进给箱、变速箱体、减速箱体、发动机缸体和机座等。根据箱体零件的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整体式箱体和分离式箱体两大类。前者是整体铸造、整体加工,加工较困难,但装配精度高;后者可分别制造,便于加工和装配,但增加了装配工作量。IBS302箱体就是这些箱体种类之一,具有箱体的通性,此箱体是蜗杆蜗轮传动箱体。
拟定工艺过程的原则组成,这也是它的主要表面。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是箱体加工的一般规律。因为主要平面是箱体往机器上的装配基准,先加工主要平面后加工孔,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和装配基准重合,从而消除因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另外,先以孔为粗基准加工平面,再以平面为精基准加工孔,这样,可为孔的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定位基准,并且加工平面时切去了铸件的硬皮和凹凸不平,对后序孔的加工有利,可减少钻头引偏和崩刃现象,对刀调整也比较方便。
5.总结和体会
通过近2周的参观实习,让我从中获益匪浅,对我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有很大的帮助,了解到了一般箱体的加工工序和比较典型的箱体工件的定位方式.通过参观工厂里比较成熟合理的夹具并了解其工作原理,在接下来的夹具设计中有了提示和参照.通过观看工件加工走刀,对粗精加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此次毕业设计是大学一次很重要的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课题,在设计过程中我一定会尽力把自己的设计任务做好。
铣床夹具也是常用的夹具,主要用于加工平面、键槽、缺口、花键以及成型表面等。由于铣削加工的切削时间较短,因而单件加工时的辅助时间相对地就显得长了。因此,降低辅助时间,是设计铣床夹具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铣削过程中,夹具大都与工作台一起进给运动,而铣床夹具的整体结构又常常取决于铣削加工的进给方式。因此,常按不同的进给方式将铣床夹具分为直线进给式、圆周进给方式和仿行进给方式三种类型。根据工件的结构特点和对生产效率的不同要求,可按先后加工,平行加工,或平行-先后加工的方式设计夹具。
(5)滑柱式钻模 滑柱式钻模是带有升降钻模板的通用可调夹具。这种钻模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作迅速、制造周期短的优点,生产中应用较广。
镗床夹具
镗床夹具(简称镗模)也是常用的夹具,主要用于孔的加工。主要用于箱体、支架等类工件的精密孔系加工,其位置精度一般可达±—。镗模和钻模一样,被加工孔系的位置精度是靠专门的引导元件—镗套引导镗杆来保证的,所以采用镗模后,镗孔的精度不受机床精度的影响。这样,在缺乏镗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专用镗模来扩大车床、钻床的工艺范围进行镗孔加工。因此,镗模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中被广泛使用。
机床夹具的功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证加工质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 4.改善工人劳动强度
根据今后各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特点,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柔性化 2.传动高效化和自动化 3.制造的精密化 4.旋转夹具的高效化 5.结构标准化.模块化 6.设计自动化。
定位基准的选择
通过查阅机械制造工艺学,基准的选择主要有以下的几个原则和定位方式
(1)粗基准的选择
在选择粗基准时,通常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在保证各加工面均有余量的前提下,应使重要孔的加工余量均匀,孔壁的厚薄尽量均匀,其余部位均有适当的壁厚;
第二,装入箱体内的回转零件(如齿轮、轴套等)应与箱壁有足够的间隙;
毕业实习报告
实习生姓名
班级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姓名
职 称
联系电话
实习单位(地点)
实习起止时间
【实习内容】
为了更好的完成毕业设计的内容,做好设计的前期工作,学校安排了两周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要了解箱体的作用,加工的工艺特点,车间中专用夹具和通用的夹具的特点,了解夹具的几个重要部分,能分析出夹具的工作原理,怎样实现对工件的夹紧与放松。通过参观与学习为我安排IBS302箱体工艺和夹具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对照。
(3)翻转式钻模 主要用于加工小型工件不同表面上的孔,孔径小于f8~f10mm。它可以减少安装次数,提高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其结构较简单,加工钻模一般手工进行翻转,所以夹具及工件应小于10 kg为宜。
(4)盖板式钻模 这种钻模无夹具体,其定位元件和夹紧装置直接装在钻模板上。钻模板在工件上装夹,适合于体积大而笨重的工件上的小孔加工。夹具、结构简单轻便,易清除切屑;但是每次夹具需从工件上装卸,较费时,故此钻模的质量一般不宜超过10 kg。
4.夹具的设计
机床夹具按其使用范围一般可分为以下五种基本类型:
1.通用夹具 2.专用夹具 3.通用可调夹具和成组夹具 4.组合夹具 . 5随行夹具。
机床夹具虽然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但他们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可得出夹具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定位装置 2.夹紧装置 3.导向对刀元件 4.连接元件5. 其它装置或元件 6.夹具体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了箱体的具体作用,以及箱体种类和选材,对于箱体主要表面级孔的加工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是我查阅资料的具体内容:
1.箱体的作用
箱体类是机器或部件的基础零件,它将机器或部件中的轴、套、齿轮等有关零件组装成一个整体,使它们之间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并按照一定的传动关系协调地传递运动或动力。因此,箱体的加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机器或部件的精度、性能和寿命。
(2)粗精加工分阶段进行
粗、精加工分开的原则:对于刚性差、批量较大、要求精度较高的箱体,一般要粗、精加工分开进行,即在主要平面和各支承孔的粗加工之后再进行主要平面和各支承孔的精加工。这样,可以消除由粗加工所造成的内应力、切削力、切削热、夹紧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并且有利于合理地选用设备等。
粗、精加工分开进行,会使机床,夹具的数量及工件安装次数增加,而使成本提高,所以对单件、小批生产、精度要求不高的箱体,常常将粗、精加工合并在一道工序进行,但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变形。例如粗加工后松开工件,让工件充分冷却,然后用较小的夹紧力、以较小的切削用量,多次走刀进行精加工。
钻床夹具
钻床夹具简称钻模,主要用于加工孔及螺纹。它主要由钻套、钻模板、定位及夹紧装置夹具体组成。其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1)固定式钻模 在使用中,这类钻模在机床上的位置固定不动,而且加工精度较高,主要用于立式钻床上加工直径较大的单孔或摇臂钻床加工平行孔。
(2)回转式钻模 这类钻模上有分度装置,因此可以在工件上加工出若干个绕轴线分布的轴向或径向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