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直流电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直流电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直流电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处理方法
1、电刷换向器接触不良
研磨电刷接触面,并在轻载下运转30~60min
2、握松动或装置不正确
紧固或纠正刷握装置
3、电刷与刷握配合太紧
略微磨小电刷尺寸
4、电刷压力大小不当或不均
用弹簧校正电刷压力
5、换向器表面不光洁不圆或有污垢
清洁或研磨换向器表面
6、换向片间云母凸出
1、电动机转速过高,具有剧烈火花
检查磁场绕组与启动器(或调速器)连接是否良好,是否接错,磁场绕组或调速器内部是否断路
2、电刷不在正常位置
按所刻记号调整刷杆座位置
3、电枢及磁场绕组短路
检查是否短路(磁场绕组须每极分别测量电阻)
4、串励直流电动机轻载或空载运转
增加负载
5、串励磁场绕组接反
纠正接线
6、磁场回路电阻过大
检查刷握弹簧是否松弛或改善接触面
7、磁场回路电阻过大
检查磁场变阻器和磁励绕组电阻大小并检查接触是否良好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处理方法
1、并励磁场绕组部分短路
分别测量每一绕组的电阻,修理或调换电阻特别低的绕组
2、转速太低
提高原电机转速额定值
3、电刷不在正常位置
按所刻记号,调整刷杆座位置
4、换向片之间有导电体
重校转子动平衡
1、剩磁消失
另用直流电通入并励绕组,产生磁场
2、励磁绕组接反
纠正接线
3、旋转方向错误
改变旋转方向(按箭头所示方向)
4、励磁绕组断路
检查励磁绕组及磁场变阻器之间的链接是否松脱或接错,磁场绕组或变阻器内部是否断路
5、电枢短路
检查换向器表面及接头片是否有短路出,用毫伏表测试电枢绕组是否短路
6、电刷接触不良
2、并励(带有少量串励稳定绕组)电动机启动时反转,启动后又变为正转
串励绕组接反,互换串励绕组两个出线头
3、轴承漏油
润滑脂加得太满(正常为轴承室 / 的空间)或所用润滑脂质地不符合要求,需更正;轴承温度过高(轴承如有不正常噪声应取出清洗检查换油,如钢珠或钢圈有裂纹,应予更换)
换向器刻槽,倒角,再研磨
7、 电刷位置不在中性线上
调整刷杆座至原有位置或按感应法校正中性线位置
8、电刷磨损过度或用品牌及尺寸不符
更换新电刷
9、过载
恢复正常负载
10、电机底角松动,发生震动
固定底脚螺钉
11、换向极绕组短路
检查换相极绕组,修理绝缘损害处
12、电刷绕组与换向器脱焊
用毫伏表检查换向片间电压是否呈周期性出现,如某两片之间电压特别大,说明该处有脱焊现象,须进行重焊
检查磁场变阻器和励磁绕组电阻,并检查接触是否良好
1、长时期过载
立即恢复正常负载
2、换向器或电枢短路
用毫伏表检测是否短路,是否有金属屑落入换向器或电枢绕组
3、负载短路
检查线路是否有短路
4、电动机端电压过低
恢复电压至正常值
5、电动机直接启动或反转运转过于频繁
使用适当的启动器,避免频繁的将换相极绕组接反
用指南针试检验换相极极性,并纠正换向极与主磁极极性关系,顺电机旋转方向,发电机为n—N—s—S,电动机为n—S—s—N(大写字母为主磁极极性,小写字母为换向器极极性)
14、电刷之间的电流分布不均匀
调整刷架等分;按原牌号及尺寸更换新电刷
15、电刷分布不等分
校正电刷等分
16、转子平衡未校好
云母片拉槽清除杂物
5、换向极绕组接反
用指南针试验换向极极性
6、串励磁场绕组接反
纠正接线
7、过载
减少负载
1、无电源
检查线路是否完好,启动器连接是否准确,熔丝是否熔断
2、过载
减小负载
3、启动电流太小
检查所用启动器是否合适
4、电刷接触不良
检查刷握弹簧是否松弛或改善接触面
5、励磁回路断路
检查变阻器及磁场绕组是否熔断,更换绕组
检查电机气隙是否均匀,轴承是否磨损
磁场线圈过热
1、并励磁场部分短路
分别测量每一绕组电阻,修理或调换电阻特别低的绕组
2、电机转速太低
提高转速至额定值
3、电机端电压长期超过额定值
恢复端电压至额定值
1、机壳漏电
电机绝缘电阻过低,用500V兆欧表测量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如低于Ω应加以烘干;出线头碰壳;出线板或绕组某处绝缘损坏需修复;接地装置不良,加以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