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恩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感恩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感恩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泗洪县实验小学郑云【内容提要】:感恩,一个多么美丽的字眼。

在生活条件日益丰富的现代社会,给予孩子心灵的滋养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懂得感恩,才能使自己的精神生活精彩,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处于莹润的状态,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恩图报发扬光大。

对孩子随时随地抓住感恩的教育时机,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教育感恩成长教书以来,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

教育者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在我看来,培养出一位懂得感恩,懂得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心灵滋润的一个健康成长的人是最重要的。

因为,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爱,感受爱的能力,以及付出爱的能力。

感受爱的能力来自老师,更来自自自己的亲人与朋友。

感恩教育应该成为孩子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我们的职责是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使他享有完满的精神生活。

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中表现出的是驯化过的状态,很难有自然的状态,我认为我们对孩子除了进行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外,更要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爱的能力。

我们的职责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我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与感受。

一、利用教材和绘本,感知身边点滴之爱1、利用好所教学科的教材,让孩子感知爱在我们苏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是适合对生进行感恩教育的。

如:《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

课文的内容很简单,但是要让生感受到文本中母亲的伟大,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因为,文本中感人的地方是母亲走无数条山路翻山越岭将姐弟几人拉扯大,而现在的孩子很难体会当时妈妈抚育儿女的艰难。

作为拓展,我专门做了一个课件,主要表达了母亲养育我们的不易,此外,我通过和我的爸妈以及婆婆交流,搜集了许多他们那个年代的父母养育子女的感人小故事,然后讲给同学们听。

当我讲到:李大娘家姐弟四个为了抠出桌缝中的几个砂糖粒而将桌子拍散时,同学们第一反应是笑,而后是沉默。

我知道沉默之后必定有孩子经历的一场思考,对于我们自己的优越生活的思考,更有对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人的思考,内心不免经受了灵魂的洗涤,变得干净澄澈。

除了语文教材,品社学科中更有许多适合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好例子,好篇章。

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

这一课要进行精心准备的话会将孩子感动的精魂发挥出来。

我模仿了一些名师的好做法并结合自己的思考。

进行了以下精心的设计,我早早起来拍摄了辛勤的人们卖早点、蔬菜以及清洁工人清扫街道的感人摄像。

去乡下拍了许多农忙时农民们汗流浃背、不怕脏,不怕累的照片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在课上完美的展现,给孩子全新的视觉以及心灵的震撼。

正如赫尔巴特所说:“心灵最好是通过和风细雨般的浸润的方式,用种种的感受来培养。

”孩子耳濡目染的感受到了身边人为我们做了如此多,我们没理由不心怀感恩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利用好平时阅读到的“经典”,将感恩延续平时我除了进行自己专业学科的学习外,我更不忘狩猎学科以外的“经典”。

最喜欢读绘本,绘本图画美,文字美,内涵丰富。

适时的给孩子看绘本更会滋养孩子的心灵。

我将绘本拍下来做成PPT和孩子共同欣赏完,就叫他们写观后感。

在孩子看完《爱心树》后,写下: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太多太多,我们总是向父母索取最好的,但我们从不知道给父母最好的,我们太不该了!赵悦岑写下:爱心树多像那总是尽力满足我们的父母呀!他们的爱就像清泉,又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的流。

我们是否也应让父母体会我们的爱呢!在孩子看完《长大当个好爷爷》后,也写下了真情至性的文字。

何鹏写道:读了绘本之后,我才感到。

爷爷是比爸爸妈妈还要亲切的字眼。

他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我们从未想过要回报的。

张莞悦写道:我们从此刻起一定要珍惜和爷爷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孝敬他们。

曹文博写道:绘本里的爷爷其实是身边的很多的爱我们的人的代表,我们一定要懂得回报别人对我们的爱。

这些文字的自然流露,不是孩子已心怀感恩的最好证明吗?这些孩子心头花儿的悄然绽放,心灵真情的表达,不是感恩教育的最好证明吗?在我看来,要想真正让孩子体验到感恩的真谛。

必须让孩子在活动中让自己去学会感恩,在活动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在各种竞赛活动中,试着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爱从教两年来,从感受在乡下太平支教到县城的实小教育氛围,最大的感受便是重视孩子的品格教育。

太平的特色《三字经》积累诵读展示赛总是在三八妇女节如火如荼的展开,而实小《感恩演讲比赛》在感恩节的闪亮登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太平小学,我执教的第一所学校,是我收获最多的一所学校。

在这算普通的乡镇学校,却让我感到不一样的地方。

他们重视生命的教育,即让孩子懂感恩,懂分享的教育。

每当妇女节或者母亲节到来之际,学校就进行《三字经》经典诵读比赛,孩子在经典中感悟古典文化带给他们的艺术感染与熏陶。

接着便是各种为母亲准备的礼物的大比拼,学校会邀请部分家长作为评委选出适合孩子表达爱的礼物。

班级内部举行关于母爱的名言的诵读积累活动,当读到“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当读到“慈母的胳膊是由宽容和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这些句子时,大家内心都有所触动,表达要好好回报母亲的爱。

在演讲比赛的时候请几位家长参加,听着孩子真情至性的表达:当你遇到危险时,她不顾一切地救助你,即使失去生命也毫无怨言;当你感到伤痛绝望时,她比你更加痛心悲伤,却必须要坚强地劝慰你,让你安心;当你欢心愉悦时,她会陪你一起分享心中的喜悦,但是却绝对不会多霸占一点,让你的心变得空虚无物……母爱,不求回报。

母爱,永不停息。

在家里,母亲的关爱如泉涌般包围着我;学校里,母亲的思念如丝网般牵动着我;陪伴时,母亲的真情与温馨时刻感染着我……这是所有母亲希望听到的孩子的懂得感恩的心声的表达!这是所有孩子爱的表达!而台上的只不过是懂事孩子的代表而已!除此此外,孩子更愿意拿起手中的笔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画出来,更愿意将这份爱拿出来与别人分享。

这是一场幸福的旅途,孩子还是十分乐意参与的。

竞赛活动的开展真的带给孩子的意义是深远的,在母亲内心和孩子心灵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他们会在一段时间以后共同回忆这美妙的幸福时光!三、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强化感恩教育实验小学,我执教的第二所学校,这所学校对感恩教育更是注重。

小原国芳的“道德教学的重大任务就是启发儿童的道德知性,锻炼坚强的意志,陶冶纯美的情操。

”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学校会请专家为实小可爱的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类演讲活动。

听着激情四射的演讲,孩子们的眼圈不禁红了。

他们为故事中懂事的少年而流泪,为故事中死要面子却不肯认捡垃圾的母亲的大学生而流泪······在孩子们真情相拥班主任的那一刻,他们发自内心的呐喊:“老师,您辛苦了!”让在场的所有家长无一不动容的。

他们给懂事的孩子们热烈的掌声。

此刻,孩子的内心是激动的,原来,学会感恩比获得一百分还重要。

因为,学会感恩并且感动是具备感受幸福的能力的标志,这种能力的获得可以伴随人一生,而努力获得几个甚至十几个满分却只能作为符号的代表,至于其他,别无意义。

因此,当孩子获得了这种感受爱,感受幸福的能力之后,我们布置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家庭作业是必要的,例如:给辛苦的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为爸爸妈妈做家务,为爷爷奶奶读报纸······这些家庭作业孩子是十分乐于去做的,因为这次他们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枯燥的文字。

当然,布置此类作业时,孩子的心里必须已有一个铺垫,即大概了解感恩的意义与目的。

生活在县城或大城市的孩子比乡下的孩子在获得感恩的能力要花的功夫多。

因为,县城的或大城市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很难体会到父母赚钱的心酸与生活的艰辛,因为在他们看来,父母提供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还是相当不容易得。

于是,我觉得让县城孩子体会乡下孩子实实在在的生活是进行感恩教育的第一步。

在经过学校领导的批准后,我带了县城的我班的十几个孩子浩浩荡荡的前往太平小学。

进校园孩子们情不自禁的感叹道:“这里真好,校园那门大!还让我们体验乡下弟弟妹妹们的贫困生活呢?我看是富裕生活吧!”没有批评,毕竟孩子在这带的时间短。

我接过话茬:“你们知道学校为什么那么空旷吗?也许你们进了老师以前教过的班级就知道了。

”于是,他们好奇的跟我来到我教过的三三班。

“学会感恩,学会分享”的标语依然在,只是字体外面多了一层美丽的勾勒。

看来,孩子还是奉行着。

在看墙角,摆了一张新桌子,桌面放的是我以前买的最后以礼物赠送给孩子们的几十本精美的课外阅读书。

书整齐的排放在桌面上,细看一下,还被分了类。

打开一看,里面很多地方做了批注,看来孩子还真是爱书,并且嗜书如命。

他们能够那么秩序井然的读书,整理书,我感到非常开心。

因为和别人分享的甜蜜与幸福是三三班孩子乐意品尝的。

这里是最富有的角落,除此之外,便是破旧不堪的课桌、凳子。

摇晃松动的窗户·····这时,县城孩子在看到教室简陋的条件后,脸上全露出惊讶并且羞愧的表情。

在这羞愧中,他们似乎懂得了什么,并且顿时成熟了许多······这成熟大概也包含一颗珍惜所有,懂得感恩的含义!他们将带来的礼物捐给了太平这些物质生活比较匮乏但精神生活正努力变得富有的乡下孩子。

而淳朴的少年们就不断的说谢谢,甚至有的也准备了一些自家的杂粮。

在这声声感谢背后隐藏着无数颗感恩的心。

在后来的从太平寄来的感谢信中,我为孩子们真情的表达,细致的描述而感动。

孩子们这样写道:谢谢你们给的幸福——谨此献给实小四(2)班的孩子们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从实小带来的爱心袋子,是孩子们打开后绽放的五彩缤纷······淳朴的孩子打开后,都会有怎样异常的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打开,我们一起来体尝。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夏玉洁的葡萄味棒棒糖,谢明珠化在嘴里,甜在心里。

幸福是韩晨萱的蓝色保温杯,王彤彤捧在手里,暖在心里。

幸福是臧恒写满关切的爱的纸笺,裴浩南读在口里,甜在心里。

幸福是冒恒志的铅笔与秀珍橡皮,陈宏伟写在纸上,记在心上。

幸福是丁天辰的《斑羚飞渡》,王阳打开它,探索着动物世界的快乐!幸福是潘依一的《成语故事》,王勇翻开它,享受着成语丰富的魅力!幸福是单煦寒的《乌丢丢的奇遇》,马晓妍打开它,感受有爱滋养的生命!幸福像朵朵缤纷绚烂的花儿悄无声息的开放在太平孩子的心头这首优美动人的儿童诗,奏响了爱心互动的最强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