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领域)、类别: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策略[摘要] 全文首先分析了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相关内容,之后针对实际操作中幼儿园数学教学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存问题分析了幼儿园数学教学现存问题的原因,之后探索了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的分析,了解到学前教育需要深入到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进行探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领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指导思想,真正的践行到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数学;教学内容;现存问题;原因分析;教学策略前言幼儿数学实质上是准备性学习阶段,也是幼儿成长发育阶段中的关键部分,为小学数学今后的数学学习的基础,也为幼儿能力和智力发育的基础教学阶段。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指导思想,了解到对于3-6岁儿童来说,这个阶段的其认知能力、逻辑思维形成、数学概念和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初步建立起数字与形状的概念。
幼儿的思维在这个时期也是最为活跃,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由此,需要充分把握幼儿阶段的数学教学。
结合改进的数学教学模式与方法,优化幼儿园数学教学工作,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为幼儿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全面实施幼儿园教育,并将幼儿园教育分为语言、健康、社会、科学与艺术教育五个领域,其教育目标为促进幼儿态度、情感、能力、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数学教育只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相对较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有:10以内数字的认读与书写、10以内的加减法、1-10数字的拆分与合成、物品的点数、对应排序与找规律、平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时间的初步认识、认识货币等。
幼儿园数学教学目标为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意识与科学方法,同时也强化幼儿的社会能力、语言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应该选取科学的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与策略。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现存问题(一)教学深度有限所谓教学深度与广度,指的是教学延伸出来的知识、方法与能力是否符合未来学生发展需要。
幼儿园数学教学阶段,积极开发幼儿智力,引导幼儿掌握方法,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和智商非常重要。
现阶段的幼儿园数学教学现存问题之一是流于形式化的数学教学,而非幼儿智力开发性质的数学教学,课程深度和广度有待扩充与拓宽。
所以,需要挖掘幼儿思维能力,使得幼儿思维得到开发与训练,加强幼儿园数学教学深度与广度,培养幼儿思维能力,锻炼幼儿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归纳能力等,有效提升幼儿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2](二)教学目标单一为教学而教学是教学目标单一的具体体现。
直接的说,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现阶段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掌握“多少数学知识”这一目标的侵蚀,教师为了迎合学校和家长需求,更多的关注幼儿是否掌握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如跨越了10以内加减法而升级到两位数的加减法学习,这些现象都表现为教学目标单一的问题。
教师、家长和学校过多的关注这单一的教学目标“知识”教学,而未重视思维、能力的引导和智力开发的教学,也未认真将幼儿分阶段实施数学教学。
(三)材料准备不足幼儿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若采用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那么可能制约幼儿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幼儿数学教学阶段,调动幼儿兴趣是教学的基础,需要认真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充分准备教学道具和材料,以提升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
而现阶段,很多幼儿园缺乏充分的准备,学校方面,在道具和材料准备上大同小异,对于开发幼儿智力方面,没有真正下深功夫去准备材料;教师方面,课前花较少的时间准备教学材料,未能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年龄差异准备数学教学材料,材料和道具缺乏个性、差异性和新颖性,由此对调动和激发幼儿思维未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方法单调,缺乏趣味性也是现阶段幼儿园数学教学现存问题之一。
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兴趣,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可能导致幼儿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无法充分调查幼儿思维,鼓励幼儿思考,以此制约了幼儿思维能力、智力的发展,同时,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大大下降。
由此分析,现阶段需要完善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方法,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的相关指导思想,需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需要,遵循幼儿个体差异,从幼儿知识与能力发展出发,探寻科学的教学方法。
引入趣味性的游戏、综合活动、数学广角模式、有奖竞赛等较为活泼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发展智力、思维与合作互助能力。
[3]三、幼儿数学教学现存问题的原因幼儿园数学教学之所以现存这些问题,与传统的教学理念分不开。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学校与家长依旧将分数作为衡量一个人知识多少的标准,而忽视了对幼儿智力的挖掘、能力的培养。
其具体原因分为如下几点:一是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家长、学校和教师过度重视学生掌握知识多少,将教学时间都利用在引导幼儿学习加减乘除、方位、时间等方面。
而忽视了对幼儿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挖掘。
二是教学理念的偏离。
学校和家长方面,将游戏、活动作为影响幼儿学习的因素,而未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幼儿阶段,应该更多的借助材料、游戏与获得等因素,强化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三是教师培训力度的不足。
学校方面未能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幼儿数学教学培训,学校方面自身的教学体系和数学教学规划未能科学制定与实施,由此降低了教学质量。
结合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导致了上述幼儿园数学教学现存问题,应该针对性的给出解决对策,并践行和落实,为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为强化幼儿数学素养与科学能力奠定基础。
四、提升幼儿数学教学质量的解决对策(一)选取生活材料,激发学习兴趣材料的准备与丰富对于幼儿数学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材料不充分,或者不丰富,又或者显得过于古板和乏味,那么幼儿数学教学课堂活跃性难以提升,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选取生活材料,从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元素出发,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科学选取生活材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思维。
如“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相关知识,教师准备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盒等材料,引导幼儿学习与分析。
对“时间的认识”,选取幼儿常见的钟表、手表等,引导幼儿认识时间。
“货币的认识”也是如此。
另外,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借助小柳树棒,引导幼儿学习加减问题。
由选取生活材料,引导幼儿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4](二)实施游戏教学,融洽课堂气氛游戏化教学模式与策略是幼儿较为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寓教于乐,兴趣使然,使得幼儿能够调动全身器官、思维,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更好的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更好的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完善幼儿综合能力。
实施游戏活动教学,可以结合数学角领域,在充足的数学材料与工具的基础上,实施与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契合的数学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主参与、交流合作与实践互动。
如以“10以内的加减法”为例,教师准备带有数字的玩具娃娃,引导幼儿展开10以内数字的拆分与组合游戏活动。
教师拿出一个数如8,引导幼儿从娃娃中拿出哪两个数相加等于8。
结合幼儿活动,融洽课堂气氛,提升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加强合作交流,提升互助能力幼儿合作交流、互助分析、实践探究能力是幼儿必须具备的社会能力。
在幼儿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合作交流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为强化幼儿的社会能力,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要多引入活动教学策略和小组学习模式,以引导幼儿在互助合作学习模式下,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与方法,也提升社会能力。
以“认识空间方位”为例子,将幼儿分成3人一组,并选取4人作为裁判,与教师一起担任评委和裁判。
以小组竞赛形式,幼儿小组中一人出错就不能得分,全部对就能得1分,之后经过总分,评选出最优秀小组。
考核内容为以幼儿自己为中心,前后左右移动,再以某一客体为中心,向着它的前后左右行动。
再者旋转一定角度,考核幼儿方位、角度等相关知识。
在竞赛过程中,幼儿想要动作一致且正确,就需要加强合作交流,相互提醒、分析与行动,以此提升幼儿的互助能力。
[5](四)鼓励实践操作,促进探索应用幼儿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幼儿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应用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常见问题,运用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参与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应用探究,以此解决数学问题。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拓展幼儿思维结构和思维能力,强化能力基础。
以“认识时钟”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为例,教师拿出一些各式各样的钟表,引导幼儿观察、分析。
并准备一些美术作图工具和材料,硬纸板、画笔、颜料等,结合美术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展开“画钟表”动手实践活动。
在幼儿动手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钟面的运行方向、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以及引导幼儿了解时针、分针转动一小格走了多长时间。
结合动手实践与操作,引导幼儿探索应用。
五、总结与建议(一)总结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并不是简单的数学基础知识教育。
还包括对幼儿思维能力、智力发育、合作交流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教学。
针对现阶段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现存的教学深度有限、教学目标单一、材料准备不足、教学方法单调等问题,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予以解决和应对。
从选取生活材料、实施游戏教学、加强合作交流、鼓励实践探究等方面出发,不断发展幼儿智力与科学思维,强化幼儿的综合能力。
(二)建议在幼儿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考虑幼儿的个性差异、年龄特点与认知差异,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3-6岁幼儿划分为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阶段,结合年龄段特点,实施针对性的阶段性教学。
幼儿园方面应该制定科学的阶段性数学教学计划,科学、合理规划幼儿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将其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有效引导教师落实,以践行《指南》中对幼儿能力、思维、智力培养的理念。
同时,幼儿数学教学应该更多的实施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教学中,家长在家里培养幼儿数学意识,引导幼儿认识数、学习10以内的加减、分辨物体量的差异(大小,长短、轻重、时间等)、简单计量等。
并及时反馈,与教师有效交流,共同促进幼儿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1]田兴江.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6.[2]孟娟娟.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3]苗盛华.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语言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2017.[4]王艳娇.幼儿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J].幼教园地,2015(3).[5]凌晓俊.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6]王晓庆.幼师生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注释:[1]田兴江.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6.[2]孟娟娟.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3]苗盛华.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语言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2017.[4]王艳娇.幼儿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J].幼教园地,2015(3).[5]凌晓俊.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6]王晓庆.幼师生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