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教学是一门艺术”也受到普遍的认可,人们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也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为了使教师适应新世纪的挑战,教师必须意识到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
关键字: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特点;现状;策略
在第23个教师节到来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做出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心和期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既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
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寓意深远,特别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领导同志的讲话既体现了对人民教师的关怀与期待,也深刻指明了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要害问题。
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应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第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是教师专业特性。
教师既是学科专业,也是教育专业。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意特质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结果,也指教师成长的过程。
第三,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赖于教师以自身的经验和智慧为专业资源,在日常的专业实践中学习
探究,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专业发展的连续性,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更新观念、充实知识、掌握方法,在客观审视现实的同时不断超越自我,才能确保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符合时代的需求;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专业发展的情景性,教学情境具有不确定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教学情境相联系,在学校中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文化,以促进教师的成长;专业发展的多样性,教师专业发展应注重教育知识、技能层面的发展,也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意各方面的成长。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教师专业的发展已经走过十几年,但目前的成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从教学手段来看,还停留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上,而没有学生的“学”的阶段,以致没有师生互动等情境教学,所以就没有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从教学能力来看,教师的教学资源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较弱,还有很大部分教师仍然靠教学参考书获取教学资源,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单一,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从教师的专业情感来看,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比较特殊,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师期望时,大部分教师睁只眼闭只眼,置所谓“不听话”的学生于不顾,甚至产生不良情绪,缺
乏职业期望和职业成功感,无法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强,由于长期以来教师的专业培训都是在职前进行的,职中都是一个通用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了生存而继续选择这个职业。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针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教师专业
发展的趋势,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我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教
师专业的发展。
1.终身学习研究。
21世纪的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的传递者”,也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而应当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学内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并以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指导学生学习。
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有知识、有学问,而且有专业追求;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2.反思性实践。
反思,是指行为主体它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
反思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要求教师细致观察并发现问题,通过系统的、客观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新的实践,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理论水平。
它强调教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教学需要。
反思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记教学日记详细描述观察到的情景并进行自我分析、
自我反思或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交流思想,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
教师还应将在反思、探讨中所学习的经验应用于行动研究之中。
3.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教学技能等,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就必须加强合作。
学校可以提供固定的时间和场地,组织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合作(集体备课、集体听课、互动研讨、课题合作等),让他们在思想碰撞中发现别人的远见,发现有碍团体发展的消极因素,并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优势来加以解决。
总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不是一个运动,也不是通过一时的突击可以奏效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或者说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武玉荣.《浅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培养策略》,教学与管理.2006,(25期).
[2]张素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策略》,辽宁教育研
究.2003,(08).
[3]何声钟.《关于江西省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4]林忠仁.《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当代教育科学.2005,(13).
[5]刘芳,《教师专业发展之策略》,教育探索.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