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侧向投掷垒球说课稿 (水平三)

最新侧向投掷垒球说课稿 (水平三)

1
水平三《原地侧向投掷垒球》说课稿
2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下午好!
3
我是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的体育教师沈林杰,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平三《侧4
向投掷垒球》
一、说教材分析
5
6
投掷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形式,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而逐渐发展起来,7
展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同时,投掷也是小学基本教材之一,是锻炼小学生上肢力量与肩带灵活性很好的练习形式。

学生通过练习不仅可以使身体得到发8
9
展,而且可以在练习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力量之美、运动之魂,促进学生对体10
育运动的感情认同,达到自动练、主动究的目的,从而启蒙学生终身体育的意11
识。

12
二、说学情分析
13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二阶段,表现为关节韧带、肌肉的伸展性大,正是发展力量、速度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期。

14
15
但同时也存在着肌肉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下肢力量发展快于上肢16
力量。

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还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和好胜心,关注教师和同学对
17
18
自己的态度,渴望被他人认可,并通过语言或行为、表情现出来。

19
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水平三学段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投掷的基本动作,20
但对投掷动作的技术要点和重点难点的理解比较模糊,投掷的要领并未完全掌21
握。

22
所以,我认为本教材需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才能达成教学要求。

我将用四课23
时完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24
三、说教学目标
25
根据以上分析和水平三目标要求,本课将实现以下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95%以上的学生知道并记住原地侧向投掷“引、蹬、转、
26
27
挥”的动作要领。

28
2、技能目标:使80%以上的学生能连贯的做出原地侧向投掷的动作,并改29
进投掷时蹬地、转体、挥臂过肩的动作,提高投掷能力。

30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听从指挥,注意安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体31
验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32
33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教学的
34
教学重点:挥臂有力、快速,向斜上方投掷
教学难点:蹬地、转体、挥臂过肩
35
36
五、说教法、学法
37
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依据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特点38
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以下教法和学法:
39
教法:讲解示范法、游戏法、比赛法、激励评价法等。

40
学法:观察法、尝试法、竞赛法,自我评价法等。

六、场地器材
41
42
本课教学预计需要:
43
场地:足球场半片
44
器材:垒球50个、标志物4个、录音机一个,垒球放置容器一个。

45
七、说教学流程
46
47
本课我将通过(活跃身心;掌握技能;发展能力;恢复身心)四个阶段来实施教学。

48
49
(一)、活跃身心阶段(用时约7分钟)
50
课的开始,我指着学生手中的垒球问道:“同学们以前使用过垒球吗?”顺着
51
学生的回答,我揭示本课课题:原地侧向投掷垒球。

然后我说道:“同学们,上
52
课之前先让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吧。

”接着我迅速带领学生到达预设的边长
53
为20米左右的方形场地中间,然后组织进行游戏。

每个学生用两根手指拿住垒
球,并置于肩上。

在场地范围之内,边抢别人手中的垒球,边保护自己的。

抢54
55
到的垒球,向场外投掷,被抢走垒球的学生需将自己的垒球捡回来并继续参加
56
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不但使学生的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并且
57
使学生在游戏中尝试了投掷动作,为本课主教材作了铺垫。

58
游戏结束后,我迅速组织学生围着场地排成一个方形,带领学生做压肩、绕
59
肩、扩胸等投掷专项准备活动,并采用拉满月,炒黄豆等生动有趣的组织形式,
使学生练的开心,练的认真,同时也起到了充分热身的作用。

60
61
(二)、掌握技能阶段(用时约23分钟)
62
通过前面的游戏,学生已熟悉了垒球,并尝试了垒球投掷。

这时,我说道:“刚
63
才的游戏,很多同学抢到了别人的球,并且把它扔出去扔的很远。

那么其他同
64
学想不想也来扔一扔垒球,看看你能扔多远啊?”。

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运用尝
65
试法,把学生分成8组,平均分配在预设方形场地上由内向外进行分组练习,
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在学生自主尝试练习的过程中,我对1~2个表现优秀的
66
67
学生进行单独、细致的指导。

随后组织全班集中观摩他们的示范表演。

并引导
68
他们说出想要扔的远,那么就要挥臂有力、快速,向斜上方投掷。

69
本课的教学重点,由学生口中说出,显然更具说服力。

接着,我组织学生返
70
回场地,再次进行分组尝试练习并重复强调安全事项。

当70%左右的学生在反复
71
的练习中能较熟练的做出快速挥臂动作且方向基本正确之后,我集中学生并提
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扔的更远啊?顺着学生的回答,我提出想要扔的更远,
72
73
就必须借助全身的力量,然后我运用直观教学法,做1~2次原地侧向投掷垒球
74
的示范。

在学生的惊叹声中,我提出“同学们能不能做出跟沈老师一样的动作
75
来?”接着,我组织学生继续分组尝试练习,并相互观察一下谁学的最像。


76
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推荐1~2个动作自然优美的学生进行示范表
77
演,让其他学生说说他们的动作好在哪里?以此为契机,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揭示想要借助全身的力量,就需要做到迅速转体并做出肩上鞭打动作。

78
79
接着,我带领学生集体反复练习徒手动作,深化动作概念。

练习6~7次徒手
80
动作之后,以此为要求,让学生再次回到指定场地,进行完整动作练习。

81
82
83
(三)、发展延伸阶段(用时约6分钟)
84
当70%左右的学生能够初步完成完整动作时,我适时的提出建议“同学们想不85
想看看今天谁学的最好啊?”,顺着学生的回答,我在方形场地的四个方向,分别距离20米,25米,30米,35米放置四条标志线。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
86
87
力,进行达级尝试练习,并反复强调投掷练习时的安全事项。

当每个学生尝试88
过1~2次时,我说道:“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小组对抗赛怎么样?”,然后我让各组学生自己小组内商量,如何分配各自成员挑战的距离。

当各小组决定完
89
90
毕后,组织学生进行挑战赛,由我统一口令,当垒球落点超过标志线后,根据91
距离的不同,学生将可以为自己的小组获得相应的分数。

最后,得分累计最多92
的小组获得胜利。

通过这个游戏,使不同学情的学生,能自主选择练习的难度,93
得到有效的练习,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跟小组的荣誉息息94
相关,进一步激发他们练习的热情,促使他们团结互助,努力学习。

使本课的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95
96
(四)、恢复身心阶段(用时约4分钟)
97
课的最后,我通过一个垒球传递接力的小游戏——既通过接力的形式,使垒球都集中放置到方形场地中央的容器中,使学生的心情逐步的舒缓。

随后,在
98
99
优美舒缓的音乐声中,我带领学生甩甩手,转转肩等,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较好100
的调节和恢复。

最后,我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并总结强调本课学习的101
重点和难点。

102
八、本课预计教学效果
103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预计约有80%的学生能较顺利的完成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104
动作。

预计综合练习密度在45%左右,心率105~115次/分钟。

105
106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