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助跑投掷垒球》说课稿

《助跑投掷垒球》说课稿

《助跑投掷垒球》说课稿
南庄镇溶洲小学兰财胜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你们好!我叫兰财胜,来自溶洲小学。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助跑投掷垒球》。

现在我从教学理念、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七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学理念
(首先教学理念)本课教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以团结协作、竞争欢乐为主题,以游戏练习为主线,在教学中,还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和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机会,自然渗透德育和运动保健教育。

二、说教材
(一)本课的教学内容
助跑投掷垒球、游戏:接力跑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五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的第十七课(水平二)新授教材。

也是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投掷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以及身体协调性。

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游戏贯穿整堂课,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请看):
1、认知目标:通过创设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助跑投掷的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式教学,使学生在游戏和自我练习中提高助跑投掷的技能的方法,发展上肢力量身体的协调性。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练习,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及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树立自己的信心。

同时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养成“自立、自控、自律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施这些目标。

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学习,掌握蹬地转体引球、挥臂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定为:指导学生把蹬地转体引球、挥臂的动作做连贯,协调有力。

三、说学情
(一)有利因素
小学五年级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
(二)不利因素
但学习新技术动作有一定阻力,个别学生因心理因素不够稳定,又容易产生满足或厌学的情绪。

四、说教法(针对这种情况我把教法定为)
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游戏竞赛、情境教学。

同时我采用游戏、情境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以灵活多变的手段贯穿始终,使学生在玩中分享运动的喜悦,真正体会体育的乐趣,最终达到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五、说学法
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自主练习、讨论探究和相互评价等。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通过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
习和创新欲望,更有利于启发学生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

请看
(一)开始准备部分
1、首先是课堂常规:
整队,师生问好,教师简单说明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
接着,为了让学生在课堂里动手、动脑,玩纸飞机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基本部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环节约为8分钟左右。

运动强度为“中”。

(二)基本部分
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是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关键。

我通过语言的提示与诱导,让学生利用纸飞机做成纸球进行投掷练习,充分地展示他们的想象能力,模仿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为新课打下基础。

但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助跑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于是我在课堂上实施了三个有效途径:设疑、动手、激创。

首先,我向同学们提问原地投掷、上步投掷、助跑投掷哪个方法可以投的更远?请学生按自己想法,说一说。

这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我给予肯定,并且表扬有个性的答案。

接下来,学习助跑投掷垒球(1、复习上步投掷垒球2、学习助跑投掷垒球)反复练习交叉步,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掌握动作的熟练程度,采用不同的速度与连贯程度,每次练习前,提示学生先在大脑中想一想动作过程与要领,强化动作的过程与细
节,增加动作的正确率通过反复徒手练习,学生能掌握徒手动作要领,在要求学生持球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请学生展示。

通过学生的展示,发现易犯错误的现象有:投掷角度不好、投掷时直臂、上下肢不协调。

针对以上易犯错误我有针对性地进行逐一解决:
投掷角度不好(主要表现在:)
现象1:出手过早过高。

现象2:出手过低。

现象3:垒球偏左偏右。

投掷角度不好的纠正方法
•我要求这些学生做正面肩上屈肘自然挥臂,对准目标练习。

这时,我示范正确转体动作,让学生互相合作进行动作纠正。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投准兴趣,我还放了几只氢气球看谁能击中气球。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轻松多了,从而也增强了他们的兴趣。

投掷时直臂(主要表现在)
主要表现在:投掷没有大臂带动小臂,而是直臂。

投掷时直臂的纠正方法
指导学生练习背后过肩肘关节向前挥臂,反复练习鞭打动作。

在此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树上系一根橡皮筋,让这些学生手抓另一端,进行满弓练习。

上下肢不协调(主要表现在)
上下肢不协调,只挥臂不蹬地。

忘记了蹬地、转体、挥臂的顺序
上下肢不协调纠正方法首先教会他们投掷顺序,即先蹬地、送髋、转体、挥臂的顺序。

指导他们先做分解动作,然后做连贯动作,练习中告诉他们注意身体前倾、重心前移。

通过学生的展示,我逐一的纠正同学们易犯错误,为了巩固教学。

3、于是给学生自主练习,我巡视指导纠正动作,练习中学生根据自己对动作的掌握程度,可采取不同速度的上步、助跑加交叉步投掷,如果不能连贯练习可以分解练习,但要动作正确,交叉步清晰。

(然后)
4、组成四个小组进行“打标靶”比赛。

比赛时,在一定时间内打中多的一组为胜,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5、游戏:创造性的接力跑。

为了使学生下肢得到发展,利用手上的垒球,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将把垒球摆设成一个字或一个图案进行接力比赛。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约为28分钟,运动强度为:强。

(三)结束部分
这一部分也是课的延伸部分:
1、自编舞蹈:《歌声与微笑》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舞蹈。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2、小结讲评,总结本课的优、缺点、表扬为主。

3、收回器材,师生道别。

这一环节约为4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为:弱。

七、说教学评价: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认真参与各项练习,活动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情感融洽。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