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四节固体制剂要点:1.基础理论:粉体学基础2.固体制剂简介3.散剂、颗粒剂、片剂、包衣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一、粉体学基础粉体:固体粒子集合体“粉”←100μm→“粒”1.粉体粒子的性质粉体粒子大小→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2.粉体的密度●轻质粉:松密度小●重质粉:松密度大3.粉体的流动性①表示方法:休止角θ、流速、压缩度②休止角小,摩擦力小,流动性好,流速大,填充重量差异小③θ≤30°流动性好,θ≤40°满足生产需要④影响因素:粒子间的黏着力、摩擦力、范德华力、静电力阻碍粒子自由流动⑤改善方法:增大粒子大小(造粒),改善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球形光滑),适当干燥降低含湿量,加入助流剂(滑石粉、微粉硅胶)4.粉体的充填性√片剂、胶囊剂需进行粉末装填√松密度与孔隙率反映粉体的充填状态√紧密充填:密度大,孔隙率小√助流剂粒径40μm,适量增加流动性5.粉体的吸湿性临界相对湿度(CRH):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称为CRH。
水不溶性药物:吸湿没有临界点,混合具有加和性。
粉末吸湿:流动性↓、固结、润湿、液化、稳定性↓6.粉体的润湿性表示:接触角——θ越小,润湿性越好水在玻璃板上:0°,水银在玻璃板上:140°7.粉体的黏附性与凝聚性①制粒②加入助流剂防止黏附8.粉体的压缩特性压缩:在压力下体积减小成形:物料紧密结合成一定形状例题:A:下列对休止角表述正确的是A.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B.休止角越大,流动性越好C.休止角大于30°,物料流动性好D.休止角大于40°,可满足生产过程对流动性的需要E.休止角是检验粉体流动性好坏的最简便方法『正确答案』EA:增加粉体流动性的措施不包括A.对于黏附性的粉末进行造粒B.让粒子表面更光滑C.适当干燥D.加入助流剂E.增加粉体孔隙率『正确答案』E二、固体制剂概述1.共同特点①稳定性好、成本低、便携②单元操作类似③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先溶解,再吸收——药物在体内的溶出速度影响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实际疗效2.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途径口服制剂吸收快慢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吸收溶解崩解或分散3.制备工艺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干燥、压片、分装含量均匀度改善流动性、充填性→剂量准确制粒方法:4.Noyes-Whitney方程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因素K=D/Vh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①↑药物的溶出面积:粉碎减小粒径②↑溶解速度常数:加强搅拌,以减少药物扩散边界层厚度或提高药物的扩散系数③↑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k=D/Vh三、散剂学习要点:1.分类2.特点3.制备4.质量检查药物+辅料→粉碎、过筛、混匀→干燥粉末1.散剂粒径要求2.散剂的分类①按使用:口服(内服)、局部(外用)、煮散等②按组成:单、复③按剂量:分剂量(按包服用)、不分剂量(外用)3.散剂的特点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②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③生产、携带、运输、贮存、使用方便——五方便④便于婴幼儿服用⑤缺点:分散度大,易吸湿4.散剂的制备5.粉碎粉碎的目的: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①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用度;②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匀;③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度;④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
粉碎的方法粉碎设备>>研钵:小剂量、实验室规模>>球磨机:干、湿;毒剧、贵重、吸湿、刺激性、易氧化或爆炸性药物>>流能磨(气流粉碎机):低熔点及热敏物料、超微粉碎、无菌、费用高6.筛分①过筛目的分等——制备不同制剂混合——保证组成均匀性②药筛分等标准药筛:一~九号筛QIAN筛号与工业筛目对照一十五八六到百九号最细二百目7.混合常见考点①影响因素②混合方法搅拌、研磨、过筛③等量递增法(配研法):比例相差大适于:毒性、贵重、小剂量④倍散在小剂量的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稀释倍数由剂量而定8.分剂量9.散剂的质量检查①粒度:局部用:能通过七号筛(120目,125μm)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②外观均匀度③干燥失重:2.0%④水分:9.0%⑤无菌:局部用(烧伤、严重创伤)补充——粉末分等粉末六等不难记,粗细对应中极细粗中全过一二四,混有粉末不超过细粉全过五六八,含有粉末不少于再回首——散剂粒径要求①一般:能通过六号筛(100目,150μmm)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②难溶性药物、收敛剂、吸附剂、儿科或外用散:能通过七号筛(120目,125μm)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③眼用散:全部通过九号筛(200目,75μm)A:对散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A.易分散、奏效快,尤其适用于刺激性易吸湿药物B.便于小儿服用C.制备简单、剂量易控制D.外用覆盖面大E.贮存、运输、携带方便『正确答案』AA:密度不同的药物以下列哪种方式制备散剂最合适A.等量递增法B.多次过筛C.搅拌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E.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正确答案』D,避免轻质上浮或飞扬、重质沉底。
A:下列关于散剂的制备说法不正确的是A.组分比例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B.含低共熔组分影响药理作用时,应避免共熔C.含液体组分,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或吸收剂吸收D.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堆密度小者E.剂量小毒性强的药,应制成倍散『正确答案』D四、颗粒剂学习要点:1.特点2.分类3.制备4.质量检查药物+辅料→混合→颗粒状,直接吞服或冲饮1.颗粒剂的特点(与散剂相比)①分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较少②服用方便,色香味俱全③可包衣,防潮、缓释、肠溶④多种颗粒混合时,大小或粒密度差异较大易离析,导致剂量不准确2.分类3.颗粒剂的制备工艺①制软材:手握成团,轻压即散(关键:黏合剂的量)②制湿颗粒:挤压过筛网、流化沸腾一步制粒③质量检查: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4.颗粒剂的质量检查①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能通过五号筛≯15%②干燥失重:2.0%(化药、生物制品)③水分④溶化性:5min,可有浑浊,不得有异物不检查——混悬、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五、片剂学习要点:1.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2.常用辅料与作用3.片剂制备常见问题4.包衣:目的、种类、分类、作用药物+辅料→混合→压制→圆形、异形片1.片剂的特点(1)优点①剂量准确,含量均匀,以片数作为剂量单位;②化学稳定性好,体积较小、致密,受外界空气、光线、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较少,必要时通过包衣加以保护;③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④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及售价低;⑤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满足不同临床医疗的需要。
(2)不足之处①幼儿及昏迷患者不易吞服;②压片时加入的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③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
2.片剂分类中药片剂分类全浸膏片、半浸膏片、全粉末片、有效成分片(提纯片)总结:有关片剂分类的常见考点①舌下片:避免肝脏首过、急症②咀嚼片:甘露醇、山梨醇、蔗糖③分散片:难溶性药物加水迅速崩解分散后口服、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④可溶片:临用前溶解于水,口服、外用、含漱⑤口崩片:口腔中可快速崩解或溶解适用:小剂量原料药物,吞咽困难或者不配合服药的患者3.片剂的常用辅料(赋形剂)>>稀释剂(填充剂)——主药剂量小,助成型>>润湿剂、黏合剂——结合>>崩解剂——迅速碎裂>>润滑剂——润滑其他:着色、矫味·分类·性质、特点、应用·缩写稀释剂——填充成型润湿剂与黏合剂——结合>>润湿剂→黏性物料水、乙醇>>黏合剂→无黏性或不足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压片前加入①助流剂:增加颗粒流动性,改善颗粒填充状态②抗黏剂:防止物料黏冲③润滑剂:降低颗粒间/颗粒与冲、模的摩擦润滑得擦镁粉油,聚乙二醇多面手四大辅料填充吃饱靠淀粉,糖精乳盐也得补润湿水醇浆黏合,聚胶纤维少不了崩解破坏干淀粉,火眼金睛用排除润滑得擦镁粉油,聚乙二醇多面手小总结:片剂常见辅料缩写甲基纤维素(MC)乙基纤维素(EC)羟丙纤维素(HPC)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淀粉钠(CMS-Na)羧甲纤维素钠(CMC-Na)微晶纤维素(MC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交联羧甲纤维素钠(CCMC-Na)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MeOH EtOH COOH OHA:有关片剂的正确表述是A.咀嚼片含有碳酸氢钠和枸橼酸作为崩解剂B.泡腾片临用前溶解于水,口服、漱口、消毒或洗涤伤口C.薄膜衣片以丙烯酸树脂或蔗糖为主要包衣材料D.口含片是专用于舌下的片剂E.分散片遇水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后口服,也可咀嚼或含服『正确答案』E下列说法对应的片剂是A.分散片B.糖衣片C.薄膜衣片D.咀嚼片E.舌下片1.可避免药物首过效应2.药物主要经口腔黏膜吸收进入血液3.以高分子为成膜材料进行包衣,目的是防潮、增加药物稳定性或使药物在胃肠道的特定部位释放4.规定在20℃左右的水中3分钟内崩解的片剂是『正确答案』E、E、C、AA.黏合剂B.崩解剂C.增塑剂D.润滑剂E.稀释剂1.主药剂量小于50mg,压片困难时需加入2.各类片剂压片前均需加入『正确答案』E、DA.MSB.CMS-NaC.ECD.CMC-NaE.CaSO41.可作为片剂填充剂的2.可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3.可作为片剂润滑剂的是『正确答案』E、B、AQIAN四大辅料填充吃饱靠淀粉糖精乳盐也得补水醇润湿浆黏合聚胶纤维少不了崩解破坏干淀粉火眼金睛用排除润滑得擦镁粉油聚乙二醇多面手4.片剂的制备(1)制粒压片法制粒目的:改善物料流动性、可压性①湿法制粒压片:不适用于湿热敏感、易溶性物料②干法制粒压片(压大片法)(2)直接压片法①粉末或结晶直接压片法:MCC、可压性淀粉、乳糖、微粉硅胶②半干式颗粒压片法(药物+空白颗粒)5.湿法制粒技术制颗粒方法:挤压、转动、高速搅拌、喷雾流化床制粒(一步制粒)-在一台设备中完成混合、制粒、干燥过程崩解剂加入方法:内加法、外加法6.压片①片重的计算按主药含量计算某片剂中主药每片含量为100mg,测得颗粒中主药的百分含量为50%,则每片所需颗粒的重量应为:100/0.5=200mg,即片重应为200mg,若以片重的重量差异限度为±7.5%计算,本品的片重上下限为185-215mg。
②按干颗粒总重计算在中药的片剂生产中成分复杂,没有准确的含量测定方法时,根据实际投料量与预定片剂个数按以下公式计算:【例】将复方汤剂200付制成片剂,经提取后制成干颗粒640g,压片前加入1%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