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7-01 15:29 共3021人浏览[大] [中] [小]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其30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D. 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2.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B. 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C.决定商品生产者的投资方向D. 决定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3.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纸币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B.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C.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D. 纸币发行量限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4.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B.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D. 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5.资本主义再生产是()A.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B.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 资本循环和资本资本周转的统一6.资本周转速度()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D.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7.I(v+m)=Ⅱc是()A.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B.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D.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8.在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特征是必然()。
A.有效增长B. 逐步增长C.缓慢增长D. 优先增长9.平均利润率是()。
A.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B. 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C.部门剩余价值总量与部门预付总资本的比率D. 部门剩余价值总量与部门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10.借贷资本是()。
A.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生息资本B. 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C.暂时闲置的货币D. 高利货资本1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垄断企业的小额股票表明()。
A.人人都成为有产者B. 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C.垄断资产阶级失去生产资料所有权D. 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并未改变1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资本输出的形态可划分为()。
A.商品资本输出和货币资本输出B. 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输出和私人资本输出D. 国家资本输出和私人资本输出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深厚基础是()。
A.资产阶级国家B. 占有大量殖民地C.资本输出D. 私人垄断资本14.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A.既相互控制,又相互反控制B. 既相互利用,又相互制裁C.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D. 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掠夺15.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发展趋势和停滞趋势这样两种趋势的根源在于()。
A.资本家追逐高额利润B. 垄断的统治C.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D. 竞争的存在16.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
A.生产资料B. 劳动产品C.物质生产D. 社会生产力17.商品的价值是()A.生产商品时的实际劳动耗费B. 商品中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C.生产商品的有用劳动耗费D.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18.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金属货币B. 纸币C.现实的货币D. 观念上的货币19.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B. 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20.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 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1.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 0。
A.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而言的过剩人口B. 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资料来说的过剩人口C.资本的需要来说而出现的过剩人口D. 自然资源匮乏而言所产生的过剩人口22.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
A.危机阶段B. 萧条阶段C.复苏阶段D. 高涨阶段23.利润是()。
A.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 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C.耗费的资本的转化形式D. 新创造价值的转化形式24.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A.市场价格围绕上下波动B. 商品价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25.商业资本执行和完成的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
A.商品资本的职能B. 生产资本的职能C.货币资本的职能D. 流通资本的职能26.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A.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B. 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C.农业的生产技术低于社会平均生产技术水平D. 农业生产操作方法不同其他部门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优势的垄断组织是()。
A.卡特尔B。
托拉斯C。
经济联合体D。
康采恩2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
A.性质的经济形式 B。
最充分的物质准备C.基本的所有制形式 D。
实现形式29.资本国际化逐步扩展的进程是()。
A.从商业资本到借贷资本再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 从借贷资到商业资本再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C.从产业资本到借贷资本再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 从商业资本到产业资本再到借贷资本的国际化30.第二次世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声速发展()。
A.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关B. 完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C.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革命D. 科学技术发展是次要的原因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的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商品经济()。
A.是直接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为目的的经济形式B. 是直接以满足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C.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D. 包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E.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2.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A.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B. 不变资本是剩余价值转化的C.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D. 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产阶级的需要E.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掩盖起来3.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一般是()。
A.危机阶段 B。
滞胀阶段 C。
萧条阶段D.复苏阶段 D。
高涨阶段4.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是()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 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部门之间的竞争程度D.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E. 不变资本的节约程度5.垄断资本主义之所以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是因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日益成熟,这些条件概括起来说就是()A.生产日趋全面社会化B. 工人阶级的武装力量日益增强C.垄断资产阶级日益腐朽D.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而深刻E. 社会阶级矛盾加剧6.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 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劳动产品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D.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体现E. 人类劳动的产品7.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A.它取决于劳动者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B. 它包含着历史道德的因素C.它没有客观标准D. 它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提高E. 它是价值的源泉8.实现资本集中的强有力杠杆是()。
A.价格B。
竞争 C。
税收 D。
利率E。
信用9.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I(v+m)=ⅡcB. I =Ⅱ(c+△c)C.I(c+v+m)=Ic+ⅡcD. I(c+v+m)=I(c+△v)+Ⅱ(c+△c)E. Ⅱ(c+v+m)I +Ⅱ 10.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其基本经济特征有()。
A.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 形成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C. 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意义D.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E. 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研究政治经济学为什么要分析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有何重要性?2.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3.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形成的四、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什么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2.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是怎样产生的?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