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服务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交互作用.doc

浅析服务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交互作用.doc

浅析服务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交互作用一、引言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都是新创企业打破在位企业垄断,进入市场并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

新创企业进入市场后,由于成本过高,其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限制。

本文主要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入手,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案例分析方法,重点讨论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新创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交互作用。

二、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1.技术创新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

技术创新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当企业运用商业模式创新时,商业模式要素的投入可能需要相应的技术作为条件。

根据Osterwalder和Pigneur(2011)的分解,商业模式由九大要素组成,分别是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和成本结构。

其中,核心资源是最需要得到技术创新支持的要素。

商业模式中的核心资源要素是指让商业模式有效运转的关键资源,它既包括支持关键业务顺利实施的资源,也包括保证渠道通路顺畅、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稳定的必要资源。

关键资源在保证核心业务实施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技术的支持是最重要的一环,无论是生产型企业中的产品供应业务还是服务型企业中的问题解决业务,都需要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撑。

生产型企业中产品的设计可能需要技术的直接参与,产品的制造过程可能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例如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的实施,就是信息技术支持下商业模式的变革。

服务型企业中综合解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也需要先进技术尤其是智能计算、信息融合等的支持。

保证核心业务顺利实施的关键资源不仅包括实体资产,如机械设备、IT系统、物流系统等,也包括知识资产,如专利、技术研发人员等,还包括金融资产,如信用额度、票据等。

这些资源都能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其中知识资产本身就是一种技术创新的体现,实体资产的技术创新是直接作用在资源上的,金融资产的创新可以借助征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来实现。

这些资源通过技术创新的支持,从而支持商业模式的创新。

关键资源在保证渠道通路顺畅、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稳定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一些平台或网络。

例如,很多公司在推出新产品之前就建立了在线社区,用来交流新产品的知识和经验。

多边平台也是很多公司常用的关键资源,通过多边平台,多个相互依赖的客户群体能够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形成网络效应。

这些平台或网络的建设往往需要运用到技术创新,这些技术大多是一些信息技术或互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商业模式创新,由于物品与物品之间实现了互联,企业就可以在流程优化、客户体验、价值创造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改变。

2.商业模式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价值实现作用。

产品的技术创新的过程可以凝炼为“技术输入——实施——经济输出”,技术创新投入之后必须通过实施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输出。

而产品技术创新的实施主要是产品创新价值的实现,包括价值定位、价值主张和价值保持三个层次。

技术创新的第一个阶段往往只需注重价值定位,此时由于消费者对于新技术还不熟悉,还处于客户体验阶段,此时企业只需要做好价值定位增强消费者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可得性,就能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

当企业新产品的价值定位获得成功之后,客户对技术创新的价值认同度会越来越高,同时客户也会提出新的价值需求,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进程,此时技术创新进入下一阶段。

在技术创新的第二个阶段,由于技术扩散,企业与企业之间将会陷入技术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以往通过价值定位获取的客户将会被同行业的竞争者所分化,此时企业会面临技术创新投入高而经济产出低的情况。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进行新的价值创造,而传统的以锁定消费者为目的的价值定位已经无法满足企业价值创造的要求。

在此阶段,企业要通过其独特的价值主张才能实现日益同质化的产品技术创新,而价值主张的主要手段正是依赖于商业模式创新。

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研究表明,商业模式是为了从技术创新中获取价值而构建的企业运营逻辑架构,商业模式是连接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的桥梁,是二者之间的协调与转换机制。

当技术创新进行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技术瓶颈,而要突破技术瓶颈通常需要依靠强大的技术投入,开发更多具有风险性的新技术,甚至需要依赖更多原始创新的技术,如共性技术等。

然而对于新创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资金实力的限制,企业无法投入过多的资金用于新技术的开发;另一方面由于此阶段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新创企业往往也无法承担;此外,新创企业研发共性技术更是不太可能,因为共性技术需要的研发投入很高且外部性很强,靠单个企业很难完成。

因此,在技术创新的第二个阶段,要想通过巨额的研发投入进行高风险的技术创新以突破技术瓶颈对新创企业来说是很困难的,而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对技术创新的成果进行价值最大化主张,才是新创企业的明智选择。

当技术创新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商业模式创新在技术创新的价值实现上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生产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交互作用1.生产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演化路径。

对于很多生产型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

生产型企业在创业初期的产品技术创新,会使公司迅速崛起。

然而由于该阶段支持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产品的技术,而对于新创企业来说,在创业初期规模较小,资金实力不强,仍然很难在技术革新上与大型企业竞争。

另外,技术创新是很容易扩散的,因此新创企业在创业初期的经营模式虽然使得自身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这种优势是很容易被打破的。

当进入发展期以后,新创企业就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发展来避免在位企业对新创企业技术创新的模仿,从而确定自身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而进入成熟期后,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此时可以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同时开发出相关的不同系列的产品,并且使得每个系列的产品都在相应的技术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因此,生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演化路径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的融合——技术多元化战略。

2.案例分析——苹果公司。

(1)创业初期的技术创新。

苹果公司在发展初期是通过对传统电脑的改进而成立起来的。

当时像IBM、惠普等大型企业生产出来的电脑大多是没有显示器的,并且非常庞大,只能用于商业用途。

1976年,苹果的设计师充分利用电视的显示功能,通过射频转换器,实现了主板和电视的完美结合,并且通过使用动态的RAM改进,使得主板的尽寸显着缩小,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第一代个人电脑——AppleI。

1983年11月,苹果公司又将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UserInterface,GUI)应用于个人电脑上,从而使电脑界面由以往的字符型界面变为图形界面,并开发出了麦金塔电脑。

然而,麦金塔的成功只是短暂的,因为他不得不面临IBM、惠普等大型计算机企业的竞争。

微软公司从苹果公司麦金塔的GUI中受到启发,发布了拥有GUI的Windows操作系统,并将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于IBM、惠普等大型计算机制造商生产的个人电脑上,使得Windows与廉价的PC复制机组合起来,而组合起来的产品价格比麦金塔便宜很多,最终麦金塔逐渐丧失了市场优势。

(2)发展期的技术与商业模式混合创新。

苹果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举措就是2001年推出了标志性的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iPod产品。

iPod的创新之处并不仅仅在于产品的创新,它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创新。

这款播放器与iTunes软件实现了融合,而iTunes软件提供iPod与苹果的在线商店进行无缝对接,用户通过苹果的在线商店可以购买并下载音乐库中数以万计的音乐。

苹果公司意识到消费者除了需要能够收听音乐的播放器之外,更需要能够便捷的搜索、下载音乐的服务。

苹果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几乎与所有的大型唱片公司合作,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网上音乐库。

因此,苹果公司能够将iPod的价格卖得比竞争对手更低,因为苹果公司可以通过销售在线音乐赚取更多的收入。

可以看出,iPod设备、iTunes软件与在线音乐商店是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完美结合。

(3)成熟期的技术多元化战略。

如果说苹果公司的产品在创业初期只局限于电脑产品的话,那么在二次创业时期,苹果公司还开发了以iPod为代表的数字产品。

而进入成熟期后,苹果公司又开发了以iPhone为代表的通信产品,同时在数字产品方面,除了继续开发iPod系列产品之外,还开发了iPad系列产品。

在数字电视方面,苹果还推出了AppleTV,这是一款高清电视机顶盒产品,用户可以通过AppleTV在线收看电视节目,实现了数字家庭模式。

可以看出,苹果公司在成熟期之后的创新战略仍然是技术创新,但是它的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系列的产品,而是一种技术多元化战略。

四、服务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交互作用1.服务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演化路径。

对于很多服务型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

在创业初期,新创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吸引传统模式下的消费者,使新创企业在市场上得以生存。

新创企业在创业初期的商业模式创新仅仅是依赖于现有的技术平台展开的,这主要是因为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尚不明确,创新的效果和对技术的需求程度都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新创企业资金不足,因此不可能在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涉及到技术创新领域。

当新创企业进入发展期时,在位企业也有可能学习新创企业的商业模式,改变已有的经营模式,实行商业模式创新。

此外,一些新成立的企业也会效仿新创企业的成功模式,开始与新创企业竞争。

新创企业进入发展期后,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受到技术平台的制约,而此时新创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可以在限制商业模式继续创新的技术瓶颈上寻求突破,实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发展,并确立自己在市场上的优势。

在成熟期,由于新创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影响,使得新创企业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同时由于新创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市场,单一的商业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创企业在成熟期的发展,此时可以寻求商业模式的多元化。

因此,服务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演化路径为: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商业模式多元化战略。

2.案例分析——阿里巴巴公司。

(1)创业初期的商业模式创新。

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在成立之初从事的是B2B的电子商务业务,当时电子商务平台在国内发展还比较缓慢。

美国的电子商务模式大多是针对大企业的,但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则认为,大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能承担巨额的广告费,在信息渠道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因此他们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相反,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做广告,很难获取必要的商业信息,更不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客户,他们对于互联网的需求才是最迫切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