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学制四年
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三、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全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表达、写作基础、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民族知识与理论基础,以及较广泛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新闻政策法规,具备专业实践能力,适应于新闻、出版、宣传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编辑、记者、公关、策划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四、人才基本规格
1.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立场、观点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
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基础。
2.具有较扎实的新闻学基础理论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备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业务基本功。
3.外语达到四级合格标准。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五、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法和社会科学基础理论、方法的能力。
2.具有掌握和运用人文科学和一般自然科学的通识性知识的能力。
3.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具备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4.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了解中国新闻媒体发展趋向及外国新闻媒体发展状态。
5.具有使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
6.具有运用本专业基本知识从事社会实际工作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六、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七、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概论等。
(见附件1《新闻学本科专业实践性环节安排表》)
十、课外指导课程安排与要求
(见附件2《新闻学本科专业课外指导课程安排表》)
十一、专业教学进程计划
(见附件3《新闻学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十二、说明
关于选修课的说明:选修课从第2学期开始。
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专业选修课学分的指导结构为9+6+4+3,即以其中一个模块为主,以其他三个模块为辅,或者9+9+4,以其中两
个模块为主,其他模块为辅,形成适合于自己的比较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跨专业选修课18学分,占全部选修学分的45%。
关于实践环节的说明:新闻学专业学生需完成三个主要实践环节:社会调查(大一暑期)、专业见习(大二暑期及随课程进行)、毕业实习。
考察与考核方式见《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关于本科专业学生实践活动方案及管理规定》。
其他实践环节见本方案的专业实践环节安排表。
附件1
新闻学本科专业实践环节安排表
代码:050301 填写日期:2006年3月
附件2
新闻学本科专业课外指导课程安排表
代码:050301 填写日期:2006年3月
附件3
新闻学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代码:050301 填写日期:2006年3月
代码:050301 填写日期: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