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注意:本试卷共七大题,29小题。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上。
一、(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险衅.(xìn)刽.子手(kuài)拔擢.(zhuó)除臣洗.马(xiǎn)B.修葺.(qì)考妣.(bǐ)埋.怨(mái)更.相为命(gēng)C.象笏.(hù)城垣.(yuán)靥.儿(yè)呱.呱坠地(gū)D.谂.知(niàn)金钏.(chuàn)迍.迍(zhūn)日薄.西山(b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厮守跋涉会晤偃仰啸歌 B.错勘罪愆尸骸气息淹淹C.甘霖草芥狼藉万簌有声 D.暮霭躬亲斑驳难忘今霄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这,这个)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因为)B.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与“小”相对)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报告申诉)C.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无缘无故,不明不白)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第一人称)D.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时常,经常)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写字)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B.张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C.义门是陈村最古老的建筑,与义门形影相吊....的是其左侧立着的一株无枝无叶的老树。
D.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引玉续貂。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强了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一个球队,能否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积极性,指挥是否正确,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是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B.归有光,号震川,清代散文家。
C.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作品有《罗米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D. 王实甫,元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是《西厢记》。
7. 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 怜悯抚育 )B.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 优厚 )C.祖孙二人, 更.相为命 ( 更是)D.余久卧病无聊.. ( 烦闷 )8. 与“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暑”中的“且”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B.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D.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9. 与例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常以身翼.蔽沛公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侣.鱼虾而友麋鹿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8分,每小题2分)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娘以.指叩门扉曰B.比去,以.手阖门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D.寿毕,请以.剑舞1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他日汝当.用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瞻顾.遗迹,如在昨日顾.吾念之C.室西.连于中闺张良西.向侍D.大类.女郎也与此同类.12.下列加点词语都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吾家读书久不效.斯用兵之效.也B.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夫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迨诸父异.爨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D.庭中通南北为一.六王毕,四海一.13.下列对本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承上启下,以“然”字作转折,重心在开启下文。
换句话说,这句话跟下文的关系比跟上文的关系更为密切。
B.这一段里一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通过老妪的叙述,绘形绘声地描写了母亲当年对儿女的关怀。
母亲早已逝去,然而母亲的遗踪如今仍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怎能不引起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呢?因此,话语未毕,作者不禁潸然泪下。
C.“吾儿,久不见若影。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含疼宠之情,又体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不满,嫌它缺乏男孩子的性格,担心将来无法继承家业。
D.“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一段描写,细致入微地写出了老祖母复杂的内心活动。
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了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
同时,看到孙儿如此发愤,想见将来必有成就,喜悦之情不能自已。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12分,每小题3分)禽流感,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感冒,是禽类的一种传染病,这种传染病是由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它使禽类产生从呼吸系统到全身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
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其传染源主要是鸡、鸭,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1病毒后也可能会受到感染。
此外,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也能传播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出现禽流感,这是前所未有的。
禽流感在有些国家可能存在了数月。
现在,政府对禽流感的承认姗姗来迟,让人感到这种疾病传播之迅速。
这仍然是一场危机,证明有必要加强兽医与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的联系。
候鸟有可能将禽流感病毒带到更远的地方,目前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监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人类的脆弱。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迪克·汤普森说:“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监控许多对人类造成影响的动物疾病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
世界需要明白,第三世界国家的动物疾病与其利益息息相关。
”虽然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但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疾病的情况。
“所以,我们只好依赖其他组织提供的信息”,比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兽医和流感专家克劳斯·施托尔说。
专家们说,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对动物疾病的监控。
这些措施包括改进实验室设施、降低诊断的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
虽然兽医是亚洲禽流感暴发调查必不可少的成员,但许多专家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兽医参与公共卫生事务。
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前任院长说,除此之外,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
专家们还敦促有关国家政府更为明智地看待隐瞒信息所带来的的长期后果。
如果及早发现并做出有效反应,就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费并使科学家尽早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传染病的形成需要合适的条件。
但是精确的机制还很不清楚。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它环境因素可能改变了鸟类迁徙的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
世卫组织官员已经借鉴消灭天花的技术,在传染地区给鸡接种防止禽流感的疫苗,但是这种疫苗对防止病毒传染给人的效果尚不得而知。
关于禽流感的记载最早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意大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卫生官员一直没有跟踪禽流感在鸟类或人群中小规模暴发的机制。
另一个未知数是,是什么导致H5.1变异成鸭子和其他候鸟的致命性病毒,而较早的病毒株的危害却相对较小。
克劳斯·施托尔说,这种病毒最近从鸭子、鹅、天鹅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
(节选自《参考消息》2004年2月6日)14.对文中第三节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兽医和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缺乏联系。
B.指人类无法控制禽流感,说明人类非常脆弱,连小小的病毒都对付不了。
C.指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方面还存在漏洞。
D.感叹世界还没有跟踪鸟类、监控动物疾病的机构。
15.不属于专家们认为及时公布禽流感疫情好处的一项是A.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可以分享更多的信息。
B.控制禽流感的蔓延。
C.减少经济损失。
D.尽早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1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借鉴消灭天花的技术,在传染地区给鸡接种的防止禽流感的疫苗对防止病毒传染给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B.建立并改善对动物疾病的监控机制,加强兽医与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的联系,医学院和兽医学院的更多合作以及预防疾病疫苗的研发等等将对控制禽流感的蔓延起到遏制作用。
C.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虽然要求成员向其报告禽流感蔓延的情况,但是现在许多政府对禽流感的承认仍然姗姗来迟,让人感到这种疾病传播并不迅速,其实才是一场真正的危机。
D.H5.1变异病毒最早从鸭子、鹅、天鹅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不过,这种病毒的危害并没有较早的病毒株的危害大。
17.根据上面的文字材料,给“禽流感”下一个定义。
答:四、(28分)18.翻译第二大题中的画横线的句子。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3分)译文:19.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3分)译文:②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3分)译文:③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3分)译文:20.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3分)[中吕]卖花声·怀古张可久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①词人选取三则历史材料,有无辜而死的个人悲剧,有战火熊熊的众生劫难,也有戍边无归的军人悲哀,虽然角度不同,却揭示了一个共同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