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安徽省中考语文新题型专练与答案解析

2020安徽省中考语文新题型专练与答案解析

2020安徽省中考语文新题型专练与答案解析一、语段综合+名著阅读1.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________。

(2 分)(2)“精明”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分)(3)请把文中画线的陈述句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他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12分)“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散文集),文段中的“这些事”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文段中“宿儒”的意思是________。

(2分)(3)把文段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从“我”的视角来看,“正经事”有哪些特点?“我”还做过哪些“正经事”?请从这部名著中再举一例。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西游记》选段,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12分)行者看罢,回复道:“师父,那去处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

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

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

”唐僧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担搁了我来意。

”行者道:“不是,不是。

灵山之路,我也走过几遍,那是这路途!”……行者道:“不可进去,此处少吉多凶。

若有祸患,你莫怪我。

”三藏道:“就是无佛,也必有个佛像。

我弟子心愿,遇佛拜佛,如何怪你?”即命八戒取袈裟,换僧帽,结束了衣冠,举步前进。

(1)请根据文段中的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唐僧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

(2分)(2)文段中“衣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把文段中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扫黑除恶”,有网友戏评《西游记》中也有雷人的情节设计,妖怪有没有“背景”就是不一样,请你说说此妖有何“背景”,最终是怎么被收服的。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

(12分)①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②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

……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

(1)这两段中的打虎英雄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

(2分)(2)给加点字注音。

(2分)迸出( ) 颔下( )(3)文段①中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4)请结合原著,说说这两位英雄的性格特点。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

”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师傅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行者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1)文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________故事情节,文段中的“行者”因为带领群猴找到安身立命的处所,被群猴尊为“______________”。

(2分)(2)文段中“半途而废”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请把文段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那么,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人情世故”?请你结合《西游记》相关情节再举一个“神魔”或“精魅”具有“人”的特性的例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1)文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分)(2)文中加点词“哆嗦”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在人物刻画上,文段对祥子的刻画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描写方法。

(2分)(4)选段中祥子为什么手哆嗦得更厉害了,几乎要哭出来?刚进城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

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1)这段文字选自《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_,从这段文字可看出文中的“他”一生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请把文段中画线句子改成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小说主人公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造成“他”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

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和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

我曾经面对面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

我已经认识了你,罗切斯特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

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1)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分)(2)文段中“僵化”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文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4)文段中,“我”非走不可,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综合运用1.学校开展以“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