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美史复习资料

外美史复习资料

1.《纳米尔石板》是古埃及一至三王朝时期最有价值的艺术品,现存于开罗博物馆。

此石板正反面都有浮雕,记述统一埃及的第一个法老那迈尔王的成功。

正面分三个层次,背面为四层,在画面上,法老的身躯要比其他人大得多,强调他与众不同的神圣地位。

2.《帕台农神庙》在古希腊艺术的高峰时期,雅典是艺术的中心,在建筑上以雅典卫城的建筑群最为著名。

卫城的中心建筑是著名的帕台农神庙,它为雅典的保护神雕雅典娜而建,包括主体工程和雕刻装饰工程。

极有特色的是采用了多里克柱式和大量浮雕作品。

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3.科林斯:是古希腊三种典型柱式之一,有圆形柱基,柱身有凹槽,柱冠有花草集结样式,是三种柱式最为成熟和华贵的一种。

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即采用了该种柱式。

4.“丹培拉”在中世纪美术中,流行于11至12世纪的拜占庭木板圣像画很著名。

这些画大都用鸡蛋清调颜色画出来的,效果光洁透明这种技法叫丹培拉。

拜占庭圣像画保留下来的很少,在俄国有一些,最著名的代表作品:《符拉基米尔圣母像》5.提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

他曾为教皇,国王,贵族服务,并受到这些人的热烈欢迎。

不过,他在这些人面前,从不阿谀奉承,始终保持了艺术家内心的自由与尊严。

代表作:《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丹娜伊》6.罗可可艺术罗可可艺术发源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又称“路易十五式”。

罗可可即有“岩状工艺”“贝壳工艺”两个词引申而来,泛指从室内装饰、染织、服装等各个方面的一种流行艺术风格。

其在设计和绘画中表现为以下特点:曲线趣味、非对称法则、色泽柔和艳丽、崇尚自然、人物意匠上谐谑性和飘逸性等,且其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

7.野兽主义在1905年巴黎秋季的沙龙上,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年轻艺术家展出自己的油画作品。

这群艺术家被批评家戏谑的成为“野兽”,“野兽主义”从而得名。

他们特别注重发挥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属于泛表现主义的范畴。

马蒂斯为野兽主义的主将,代表作《舞蹈》。

另外还有马尔凯、卢奥、芒更等。

8.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

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它否定了从一个观点观察事物的表现事物的传统说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两度空间的画面。

立体主义主主将是毕加索和布拉克。

毕加索代表作是《格尔尼卡》《亚威农少女》1.古埃及美术基本特点1.当时是奴隶制社会,所以艺术主要是为法老和奴隶主服务,成为宣扬他们权威的工具。

2.古埃及人在建筑上贡献很大,对后世颇有影响。

3.在雕刻方面,人物肖像富有个性特色,比较现实。

4.绘画题材广泛,有世俗的生活,也有花鸟鱼虫和山水林木,画面色彩鲜艳,线条活泼富有变化。

5.装饰性特色。

2.达芬奇的主要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画论》1.艺术家要以大自然为师。

2.艺术贵在创作。

3.重视人物的内心刻画。

4.反对自然主义的描写。

5.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3.巴洛克艺术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

现在这个词出现于18世纪,是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的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

其具有以下特征:1.华丽性:因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教会的上层人物和贵族,故而追求豪华。

2.浪漫性: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强调理性的宁静与和谐,而巴洛克美术则强调非理性的无穷幻想和幻觉。

3.激情性: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4.运动性:内容上充满激情的,而它的外形则强调运动感。

5.空间性: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基本是平面的,而此时的美术十分重视空间和立体感。

6.综合性:十分强调综合性,而且有多种综合形式。

7.浓厚的宗教色彩:与天主教有密切的联系,在作品题材方面明显收到宗教影响。

8.有一定背离现实的倾向,这也是此时期重要的缺陷之一。

概括起来,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具有以上八个特点,但是各国的巴洛克艺术还具有本民族的一些特点。

4.巡回展览画派1870年,莫斯科的三位画家彼罗夫,盖依和米塞耶多夫,发起成立一个全俄罗斯的美术家联合组织,定名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

协会要求成员按照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主要美学原则进行创作,其原则就是:美就是生活。

自1871后,此协会几乎每年都举办展览,其社会影响也随之扩大。

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后期俄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在美术中的反映。

画家们暴露社会的黑暗,同情劳动人民,但不能给他们提出一条出路。

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对沙皇专制制度起了一定的作用,他造就一大批杰出的画家,把俄罗斯美术推向了发展的新阶段。

论述题1.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主要成就及影响从13世纪后期开始,中世纪美术逐渐向文艺复兴美术过度。

在其发端时期:意大利有两个画派是佛罗伦萨派和西埃那派。

佛罗伦萨派:乔托被看作美术史上的“但丁”大家公认为他是新与旧两个时代的“桥梁”。

他的主要代表作是《犹太之吻》和《逃往埃及》乔托的艺术创作不仅对14世纪意大利文化复兴美术影响极大,后来的马萨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都十分重视向他学习。

他创立的现实主义原则超越了一般技法范畴,从而具有典范意义。

西埃那派:杜乔是西埃那派绘画的创始人其作品呈秀丽多姿面貌,用色精致,线条优美,但写实方面略逊于乔托。

其代表作有《光荣圣母》。

另外,马尔丁尼也有很高的成就,其作品具有抒情色彩,线条优美的特点。

早期:进入15世纪,佛罗伦萨在建筑、雕塑、绘画方面形成新美术高潮,标志着早期文艺复兴的到来。

布鲁内莱斯基继承古典建筑开朗和谐的风格,充分运用古典柱式,设计了以佛罗伦萨教堂为首的一大批代表文艺复兴成就的建筑作品,如佛罗伦萨大教堂。

多纳太罗其雕塑脱离建筑而存在,人物富有世俗精神,并在技术和构图上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例如作品《大卫》,马萨乔他继承乔托的画风,向自然学习,在绘画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其笔下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生气勃勃,富有自信心,人物相互之间关系更加密切。

向自然学习,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更准确。

代表作《出乐园》《纳税钱》。

(波提切利代表作有《春》《维纳斯的诞生》)15世纪意大利初期文艺复兴虽然还未完全成熟,甚至还显得幼稚粗糙,但是为后来的16世纪盛期文艺复兴的美术大踏步作了准备。

3.印象派的主要成就及影响1874年,在巴黎举办了一场“无名画家展览会”,其中有幅作品是莫奈《印象〃日出》,比戏称为“印象派”,印象派由此得名。

印象派是法国十九世纪下半期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

其产生不是偶然的,它首先和法国的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第二帝国时期,很多知识分子思想苦闷,他们不满当时的社会现状,却又看不到光明的出路,他们追求自由,但又觉得前途渺茫。

印象派画家和现实主义画家不同,现实主义画家从画室走出来发现了社会;而印象派画家从画室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

印象派画家在发展风景画方面是有贡献的。

在描绘自然风景时,他们追求着光、色和大气的表现。

印象派游离于传统美术的功能与职能,强调你所感受到的第一印象,排除叙事抒情的文学内容,注重画家对现实情景的自我感受和表现。

4.后印象派的主要成就及影响他们认为印象派过分重视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故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写形而是写意。

他们的这种写意的手法是和日本版画及东方艺术的影响分不开的。

他们的理论近似中国的画论所说的艺术要“吐胸中之造化”。

后印象派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现和夸张,为后来的野兽派、表现派和立体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经验。

代表人物及作品:梵高早期画受荷兰画派影响,画体现出安静、自由、光明的心境。

后期作品笔触激烈奔放。

他还善于肖像画,善于表现人的气质和情感。

主要代表作有《向日葵》和《星夜》。

高更其画中人物单纯,色彩是平涂在画面上的,缺乏立体感,没有明暗,却又浓郁的装饰味道。

另外有些作品还带有神秘的色彩和象征意义。

主要作品是《我们来自何方?我们是什么?我们走向何方?》《神日》。

塞尚“现代绘画之父”他不满印象派只停留在外在的描绘,而是主张揭示事物内在的结构和美。

要画出体积感、重量和内在的生命。

主要作品是《蓝色花瓶》《浴女》。

2.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主要成就及影响达芬奇:画家理论家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肖像画《蒙娜丽莎》其作品特点观察入微,线条刚柔相济,有善用浓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光的微妙变化。

艺术理论《画论》1艺术家要以大自然为师。

2艺术贵在创作。

3重视人物的内心刻画。

4反对自然主义的描写。

5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拉斐尔其艺术以秀美著称,线条圆润,色调丰富,构图均衡,画面富丽而又典雅,浸透着一种贵族化因素。

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把写实的佛罗伦萨和抒情的安布里亚量达画派的风格糅合在一起。

在拉斐尔的宗教画中明显的存在着异教精神。

以古代的精神来调和基督教精神。

一系列圣母像,其中最为出色的是《圣母的婚礼》《草地上的圣母》《圣母加冕》《西斯廷圣母》。

米开朗基罗:伟大的雕塑家画家诗人。

成名作:《哀悼基督》和《大卫》在绘画方面杰出作品是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

艺术特点:1.在宗教题材的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人民性特色,描写的是穷人的宗教。

2.作品中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例如《大卫》的理想,《摩西》的愤怒,《奴隶》的痛苦,《夜》的悲伤。

3.作品主要反映了时代和个人思想上的矛盾,故带有悲剧色彩。

作品鉴赏1.《巴黎圣母院》《巴》建造于1163年的法国,是哥特式艺术的典型代表。

哥哥特式美术是中世纪艺术的最高峰,流行于13世纪到14世纪。

因其最早产生于法国,而在意大利人眼里非罗马式的文化又被称为“蛮族艺术”。

其具有以下特点:1.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哥特式教堂非常强调“高”与“光”,因为高是天堂,光是神灵,故以此来“净化”人们的灵魂。

2.它比罗马式建筑轻巧的多,普遍适用矢状拱券,强调直线上升,内部少墙壁,而窗户很多,墙上镶有色彩的玻璃画。

3.哥特式是欧洲美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建筑和雕塑方面成就很大,代表着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艺术以及这个阶段艺术工匠的创作水平。

2.《荷拉斯兄弟之誓》《荷拉斯兄弟之誓》是大卫的作品,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

新古典主义画派,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法国,当时资产阶级日益壮大,为夺取政权而准备着,但革命仅需要道德说教是不行的,需要产生一种新的、宣扬共和主义思想、鼓舞人心起来斗争的艺术,艺术新古典主义应运而生。

其艺术形式是古典的,但内容是革新的,其艺术具有进步意义,故称新古典主义。

画面上表现的是罗马的荷拉斯三兄弟在出征前向父亲宣誓,不胜利归来便战死在沙场。

画上的中心是父亲,他正在孩子们祝福,在老人的身后有一组妇女忧伤的低下了头。

这幅画宣扬的思想就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必须放弃个人的利益,实际上是一种理性主义的体现。

3.修拉的《大腕岛星期日的下午》是修拉的《大腕岛星期日的下午》,是新印象派的典型作品。

新印象派兴起于80年代的法国,他们又叫点彩派,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和华沙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