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价格(一)价格计算训练题(完整解析)

价格(一)价格计算训练题(完整解析)

价格(一)训练题1.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推出定制公交,为处于同一区域、具有相同出行时间和出行目的地的人群量身定做“一人一座、定时定点、快速直达”的公交服务,定制公交大多单程行驶,票价高于普通公交。

定制公交票价高取决于()A.它的运营成本高于普通公交B.它的市场需求远大于供给C.它能提供比普通公交更好的服务D.它坚持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价值决定价格的知识。

A项,定制公交“一人一座、定时定点、快速直达”且大多单向行驶,其运营成本远远高于普通公交,依据价值决定价格原理可知成本的提高决定了定制公交票价的提高,故A项正确。

B项,供需关系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但是题干中并没有说明定制公交目前的供需情况,故B项错误。

C项,价值决定价格,定制公交票价提高取决于成本的上升,服务质量并不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故C项错误。

D项,票价高取决于公交运营的成本,盈利不是决定高票价的决定因素,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2016年,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

中国某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

该厂商的成功得益于()①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②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③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④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

①项,题干强调中国某厂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核心部件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

其提高的是本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

故错误。

②项,题干强调中国某厂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核心部件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实现巨大增长。

说明该厂商通过自主创新,使得本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出货量得到巨大提升。

故正确。

③项,题干中该厂商通过自主创新,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即提高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于商品需求的扩大,主要得益于商品使用价值的提升,使得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厂商出货量也增加。

故正确。

④项,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并不能使得厂商获利并取得成功。

故错误。

综上所述,因为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3.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在货币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价格的知识。

①项,商品价格的高低由商品的价值决定,故错误。

②项,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故正确。

③项,价格是商品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价值越大价格越高,故错误。

④项,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的量的交换比例,也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的体现,故正确。

综上所述,因为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一商品,甲企业盈利,而乙企业亏本。

其原因可能是()①甲企业的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弹性②甲企业的商品价值大于乙企业商品的价值③甲企业工人劳动强度高于乙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④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格的知识。

①不合题意,甲乙两家企业生产的是同一种商品,因此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需求弹性应该差不多; ②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价值量应相同,故②错误③甲企业工人劳动强度高于乙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说明同一时间之内,甲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多少乙企业,所有盈利增加,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企业盈利因为甲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乙企业亏损因为乙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故本题选D.5.无人驾驶汽车现在可以说在汽车和科技领域都是最热门的话题了,不管是谷歌、苹果、Uber 这样的科技巨头,还是通用、沃尔沃、日产这样的传统汽车豪强、甚至是像特斯拉这样兼具科技与汽车血统的厂商,都开始研发属于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

各科技巨头和汽车巨头这样做是因为()①它能提高商品的性能和价值,扩大市场占有率②它能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顺利实现商品生产的目的③采取灵活的市场应对策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④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商品价值的实现的知识。

“各科技巨头和汽车巨头都开始研发属于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这表明他们采取灵活的市场应对策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以期顺利实现商品生产的目的,即获得商品的价值,企业盈利,②③正确且与题意相符,应选。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技术创新不一定提高商品的价值,①错误,排除。

材料中的做法与生态效益无关,④与题意不符,排除。

本题选A。

6.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进人高成本时代,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能源资源短缺约束加剐,生态环境成本与日剧增,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应当()A.缩减生产经营规模,减少产品的生产数量B.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C.缩减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D.提高能源消费税税率,减少能源资源消耗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企业经营发展、商品价值量决定的知识。

A错误,“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进人高成本时代”,面对这些挑战,“缩减生产经营规模,减少产品的生产数量”并不是科学的应对举措; 面对“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能源资源短缺约束加剧,生态环境成本与日剧增”这些挑战,企业应当创新经营管理模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故B正确;个别劳动时间不影响商品价值量,故C错误;提高能源消费税税率是政府的做法,并不是企业,故D 错误。

7.假定2015年12月用1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件甲商品,此后物价一路仰冲,到了2016年4月,用100元人民币只能购买8件甲商品,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纸币贬值幅度和物价上涨幅度分别是()A、25% 20%B、20% 25%C、20% 20%D、25% 2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货币贬值率、通货膨胀率计算的知识。

根据题意,2013年甲商品的单价=100/10=10元,2014年甲商品的单价=100/8=12.5元,则物价上涨幅度=(实际发行的货币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12.5-10)/10=25%,而纸币贬值幅度=(实际发行的货币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12.5-10)/12.5=20%,故B入选,其他选项观点与上述分析与计算不符,故排除。

8.假设某国2015年生产的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2元,2016年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且该国2016年通货膨胀率为5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M商品的价格是()A.5元B.15元C.20元D.25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通货膨胀率与商品价格关系的知识。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15年生产的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2元,2016年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则2016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12/(1+20%)=10元,而价格与通货膨胀率成正比,所以该国2016年通货膨胀率为5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M商品的价格是10(1+50%)=15元,故B正确。

9.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关系的知识。

因为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设最初单位商品价值量为N,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M%,则变动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为N ÷(1+M%)元,即260÷(1+30%)=200元。

甲生产者1小时生产2件商品,用算出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乘以2,即200×2=400元。

故B正确。

10.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720万元,6元B.720万元,5元C.600万元,5元D.600万元,6元11.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A.5元6元B.10元12元C.20元24元D.8元16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通货膨胀率与商品价格关系的知识。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通货膨胀率与物价水平成正比。

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

因为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10÷2=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即物价水平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1+20%)=6元。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

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 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A.80,84 B.84,80 C.84.64 D.84,10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关系、汇率的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