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α受体激动药

α受体激动药

精心整理
拟肾上腺素药α受体激动药
一、α1受体激动药
1、去甲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是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肾上腺髓质分泌少量。

主要激动α1受体,对心脏β1受体也有兴奋作用,对β2受体几乎没有作用。

心脏作用:
血管的作用:
床使用)
50%,也不引起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

甚至对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利用多巴胺不能利尿,改用去甲肾上腺素虽肾血流低下但仍可迅速改善利尿状态。

因此,去甲肾上腺素近年来再次被临床重视。

体内过程:该药起效迅速,停药后1-2min失效,大部分被体内酶代谢。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低血压,特别对于感染性休克高排低阻
者,在充分扩容后应用可显着见效;嗜铬细胞瘤切除后低血压应持续静脉注射一段时间;近年来常与扩血管药物并用,治疗低心排血量或难治性休克。

具体用法:2-4mg,加入500ml水中,每分钟1ml。

每小时应该是60ml。

如果每小时进20ml,原来的浓度应该扩大3倍,即将2mg的去甲肾上腺素加入170ml的水中或将6mg的药物加入500ml水中,抽20ml一小时用
完。

3
改善组织灌注。

4)不良反应:;肾
5)、禁忌症:
(兴奋子宫)等患者忌用。

2
和MAO降解的特性。

作用类似去甲肾上腺素,效应稍弱,但持续时间长。

主要作用α1受体,对β受体作用弱。

长时间滴注可耗尽体内储存的去甲肾上腺素而失效,应改用去甲肾上腺素。

3、甲氧明:只选择性激动α1受体,对其他受体无作用;
只激动小动脉α1受体,很少兴奋小静脉α1受体,所以回心血量不多,血压升高不明显;可反射性促进迷走神经兴奋,故能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成人剂量10-20mg静脉注射。

4、去氧肾上腺素:
性质稳定,作用时间5-10min。

直接激动α1受体,收缩小动脉和小静脉,并稍有促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功能。

对β受体作用弱,升高血压可反射性减慢心率,对心肌应激性小。

主要用于治疗低血压,常用于低血容量休克及血管阻力降低性低血
压。

也可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

单次静脉注射:40-100μg按血压调整剂量。

二、α2受体激动药
1、可乐定
为选择性α2
激活中枢α2受体:
抑制脊髓
2受体:产生镇痛作用。

激活蓝斑核中的α2受体:产生较强的镇静作用。

因不阻滞肾上腺素受体,可保持机体正常反射功能。

显效时间:30-60min,峰值时间2-4h。

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成人0.1-1.2mg∕d,分次口服。

临床麻醉:麻醉前用药:口服0.2-0.3mg(5μg∕kg)可显着镇静,减少麻醉药及阿片类药物剂量40-50%,还有预防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副反应
等。

椎管内应用:有显着的镇痛效应,并延长镇痛时间,无恶心、呕吐、乏力及呼吸抑制现象。

(70-150μg)
神经阻滞时应用:可强化镇痛效应,延长镇痛时间(150μg)。

注意事项:长期应用突然停药可出现反跳性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可能有噩梦、嗜睡、不安、焦虑和压抑感。

静脉注射可能一过性兴奋外周α受体,
导致急性血压升高。

2、右美托咪定:
具有镇静、抗焦虑、
对α2受体的选择性是α1受体的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1)、作用于蓝斑核的α2,与GABA系统的镇静药不同。

α2
2)α2受体,产生镇痛作用。

3),达到抗高血压、降低血管阻力及心率的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1)、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和镇痛作用。

一般静脉注射1μg ∕kg,10min注完,其起效时间内为10-15min,达峰时间25-30min。

其引发的睡眠效果类似于自然睡眠状态,这一特点不同于临床常用的其他麻醉药物。

具有极强的抗焦虑作用,能强效抑制心里恐慌。

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遗忘作用。

2)、可用作气管插管前诱导、麻醉维持及ICU机械通气时镇静等。

3)、可用于阿片类药物快速脱毒、苯二氮卓类药物耐受等。

4)、与阿片类药物不同,右美不引起痛觉过敏。

5)、右美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能减少脑组织缺血坏死,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等。

研究表明:α2
脑保护不一定是α2
6)
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肌强直。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外周机制
中枢机制
主要的心血管作用:减慢心率、降低全身血管阻力、间接降低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和血压。

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先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和心率减慢,其变化幅度与给药剂量与速度相关。

故临床建议负荷剂量在10min左右给完。

15min 后心率减慢可恢复到基础水平,而血压在1h后降低,低于基础值15%。

肌注则没有初始的血压升高现象。

输注右美引起全身交感张力代偿性降低,而压力反射的敏感性没有变化。

对冠脉的影响:对冠脉可产生直接收缩作用;但交感张力降低又抵消了其血管收缩作用;另外,右美又具有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其他作用:直接抑制胰岛β细胞,胰岛素释放减少,但临床未见明显的高血糖反应。

使生长激素释放增加,机制及临床意义尚不明确。

对其他激素没有影响。

临床应用:
1、麻醉诱导:
μg∕kg,即30-60μg∕15min
2.5μg∕kg
2
o.2-o.4μg
稳定,尤其可大大降低患者术后烦躁的发生率。

但应注意:长时间输注可使麻醉清醒时间延长,一般应于术毕前40-60min停药。

特别适用于术中唤醒麻醉技术,较其他药物有明显优点。

3、术中镇静:
可应用于局麻、神经阻滞及椎管内麻醉的辅助镇静。

其剂量为0.2-o.7μg∕(kg.h)持续静注,BIS指数在70-80之间。

但应注意血压和心率。

还可与局麻药混合用于神经阻滞、和局麻。

也可于芬太尼、舒芬太尼合用肌肉注射,剂量2μg∕kg。

4、ICU镇静:
5、其他:用于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后的戒断反应症状;也可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

优点:
1、镇静同时可被唤醒;2
3、无蓄积作用。

4
5、不引起恶心呕吐和便秘。

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不良反应:低血压、
禁忌症:1
禁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