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设计师
摘要:设计,来源于生活的积累。
现在有太多不负责任的人在设计行业里充数,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在提高本身的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必须要掌握社会技能,做到为人类的利益设计。
关键词:设计师;设计;为人类的利益设计
设计分为两类,当与现存作品关联,成为改良性设计;当与幻想、未来关联,即成为创造性设计。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设计总是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它是理性
与感性的交融体。
优秀的设计作品源于设计师具有的“良好的心态+优越的生活+冷静的思考+绝对的自信+深厚的文化”。
但是现在的设计越来越不值钱了。
在印刷费中包含了设计费,弄得像商场促销——买一送一,设计没有以前那么受重视,但设计没有贬值,是设计师已贬值。
因为有太多太多不负责任的设计人员在滥竽充数。
信手拈来一幅图片,排几个字体,便完成了设计。
一幅图片加几行文字是拼贴,不是排版。
不讲版式,不讲对比,不讲视觉流程……在他们看来有没有创意并不重要,只要把作品搞得天花乱坠,以“出跳”的形式蒙人就行。
稍加留意我们拿到的传单、DM、宣传手册……相当数
量是此“杰作”。
设计自然也就不值一钱。
有这种设计人员存在,对于设计是一种
亵渎,对设计元素是一种浪费。
当设计者急功近利、私欲扩张时,设计本身已不
纯粹。
真正优秀的设计师往往会很“吝啬”,每动用一种元素,都会很小心谨慎。
因
为运用它们都是有理可考的,他们会这样告诫你,“浪费即是犯罪”,“少就是
多”。
设计中的“模仿”还可以理解,因为崇拜、向往是正常心理。
受某某大师、某
某风格的影响很深,作品中留有其痕迹,这并不等同于抄袭。
抄袭等于掠夺,是
无耻的行为,因为盗走了别人的奇珍异宝。
既然我们拥有与世界一流设计师同等
的设计元素,那为什么不利用它们来大胆地表达自己,推销自己。
原创对于设计
师而言何等重要,它能使设计作品具有生命力,不被同化,不重复雷同,具有独
创性。
设计师要坚信自己的个人信仰、经验、眼光和品味,推崇个性化,不为个
性而个性。
当然,坚持必须要有理由,若纯粹为了哗众取宠,那就是错误的,设
计师不是一敲锣,吸引众人的杂耍者。
现在数码科技越来越发达,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的纸、笔、圆
规已被键盘、鼠标替代,复杂的运算、精密的制图尽可由电脑完成,但与此同时,数码时代对于激发灵感则具有灾难性的意义,任何蠢笨的想法都可以处理得很专业。
数码产品一方面辅助设计师完成精彩的创意,一方面在吞噬他们的思想,使
他们惰于思考。
优秀的设计师不能完全依赖于数码科技。
技术上再精再通,充其
量只是一个制作者、熟练工。
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完善想法远比更新手段重要。
” 不要让过多的技术问题困扰我们,阻塞设
计思维。
设计作品不单单只是供人欣赏,现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产品在兜售。
而对于
促销员、推销员来说他们在向客户兜售产品,但所兜售的则是他自己。
设计师的
卖点是灵感、智慧、思考,它是一种奇珍异宝,也是设计与设计之间相互区别的
标准。
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首先需要掌握艺术与设计的知识技能,这是所
有设计师所必要的首要条件,艺术与设计的知识技能包括造型基础技能、专业设
计技能及与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
造型基础技能包括手工造型、摄影摄像造型和
电脑造型技能,专业设计技能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技能;艺
术与设计理论包括美术史论、设计史论和设计方法论。
造型基础技能是通向专业设计技能的必经桥梁。
造型基础技能以训练设计师
的形态—空间认识能力与表现能力为核心,为培养设计师的设计意识、设计思维、乃至设计表达与设计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设计色彩的基本技法包括:混色法、序列法、对比法、调和法、色调组织法,用色彩塑造、表现和装饰形象法,选择与组织色彩实现一定的功能的方法等。
构成造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这“三大构成”以及光构成、动
构成和综合构成。
制图技能包括机械制图与效果图的绘制。
材料的表面处理则直接影响设计作品的外观肌理与质感效果,是设计师理应
掌握的“面子”技能。
设计师应掌握的艺术与设计理论知识,主要有艺术史论、设计史论和设计方
法论等。
设计师不仅要熟悉中外艺术设计史论,同时还要关注当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和
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加深文化艺术修养,增强专业发展的后劲。
设计方法论是挖掘创造智慧,展示设计无限可能性的主要方法。
价值工程学
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设计分析方法,是设计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不止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也是设计师的社会行为。
设计是设计师的实
践行为,不能停留在空间的理论上,也不能一个人闭门造车。
设计师除了要有艺
术设计实践技能和科技应用实践技能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技能。
组织
协调能力是设计师重要的社会技能,成功的设计师都是成功的合作者。
设计作品不单单只是供人欣赏,现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产品在兜售。
而对于
促销员、推销员来说他们在向客户兜售产品,对于设计师来说他兜售的则是他自己。
设计师的卖点是灵感、智慧、思考,它是一种奇珍异宝,也是设计与设计之
间相互区别的标准。
作为设计创造的主体,设计师的设计必须是用来改善人们的
生存条件和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服务的,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为人类的利益设计”,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职责所在,也只有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设计师才能实现自己的
价值。
“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里说的“人类”,当然是指全体的人们。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而不是为小部分人服务,尤其是那些被
遗忘的大多数,更应该得到设计师的关注。
设计理论界已有人提出“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美的设计”原则。
我们提倡设计师“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听起来似乎很抽象、很空泛。
其实,设计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即设计的职业道德,这是履行社会责
任的基础。
设计师在着手每一个设计之前,都要对其面对的设计任务有正确的道
德判断,判断它的设计将会有利于社会利益,还是有损于社会利益。
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应该把自己的设计与人们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设计师
不止要面向市场,为市场设计,还要面向社会,关注社会,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关注人们的真实需要,尽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真心实意地为满足这些需要设计,
为社会设计,为人类利益设计。
参考文献:
[1] 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 袁熙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