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导读]“手脑并用”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贯通于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训育方针和德育标准、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其内涵要又是服务社会、服务平民,做人第一、敬业乐群,注重实用,注重技能,手脑联动、做学合一,这一理念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无可争辩的开创者。
‚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职业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且取得辉煌的成果的,当数黄炎培先生。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具有系统性、丰富性、深刻性,乃至可称‚博大精深‛。
一些学者对这一思想体系有独到的研究和表述。
笔者思忖,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中,有没有一个贯通整体的核心理念呢,如果有,并且能够准确把握它,那么,我们学习研究、借鉴应用黄炎培职教思想,就抓住了‚精髓‛和‚内核‛,就能够达到‚以一率十‛、‚纲举目张‛的效果。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有一个统摄全局、贯通前后(指理论体系的逻辑的先后,也可指黄炎培创导和推行职业教育数十年时间上的先后)的核心理念,那就是:手脑并用。
至目前,学界一般都将‚手脑并用‛仅仅作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方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实,研读黄炎培先生的职教文论,可以体悟出,‚手脑并用‛井非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方法论原则,它首先是关乎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的重要范畴,只是在量次之的层面上才是一项教学方法论原则。
下面我们看一看黄炎培职教文论所赋予‚手脑并用‛的丰富内涵。
首先,从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来看,‚手脑并用‛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平民。
黄炎培倡导、推行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基于此,他提出‚办职业教育,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职业学校‛;‚必须同时与杜会经济结构相匹配,与社会生活相配合,才能兴旺发达‛;‚凡平民教育性质之职业学校,最合现今社会所需要。
‛;他还将为平民谋幸福列为‚办职业教育须下三大决心‛之首:‚第一,须下决心为平民谋幸福。
‛‚如果办职业教育而不知着眼在大多数平民身上,他的教育,无有是处,即办职业教育,也无有是处。
‛职业教育‚本身是平民化,是为解决平民生计而产生出来的‛。
由此可见,服务社会,服务平民,是黄炎培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手脑井用‛概念的提出。
其针对性首先是当时的教育与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相脱节、读书与动手相分家。
黄老先生在《职业教育该怎么办》一文中讲:‚中国的读书人顶怕用手,除掉写字和吃饭、穿衣、上茅厕以外,简直像天没有给他两手似的。
在糊里糊涂中,把社会分做两下:一是号称士大夫,是死读书老不用手的尸是劳动者,是死用手老不用读书的,好罢!吾们来矫正一下。
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家来。
要使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
作工自养,是人类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现今吾校工场‘劳工神圣,额,还是最初所提,就是当时所用的口号)。
‛说得多好啊!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为谁服务‛、‚对谁施教‛问题在此一目了然,清晰透剔。
对于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黄炎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中华职业学校是他为推进职业教育提供试验和示范而创办的,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
读校‚设立之旨趣‛明示;‚鉴于我国今日教育之弊病,在为学不足以致用,而学生积习,尤在轻视劳动而不屑为,致学生毕业于学校而失业于社会者比比。
补救之道,唯在提倡职业教育尊重劳动工作,以沟通教育与实际生活。
然而,空言者鲜效,欲举例以示人,不可无穷施之机关。
明知事属草创,自行试验之未必不取败也。
同人以为幸而成,因将掬示而不敢秘;即不幸而败,亦当研究其原因,予人以殷鉴之资而无容讳。
故决设此都市式之男子职业学校。
‛根据黄炎培的众多言论和他首创的职业学校的立校旨趣,以及他后来几十年的实践,应当而且可以把‚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来‛,作为‚手脑并用‛的一种释义,并且这种释义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处在首要和最高的层次上。
第二,从训育方针和德育标准来看,‚手脑并用‛的理念倡导和要求做人第一,敬业乐群,黄炎培认为,职业‚是人类在共同生活下一种确老的互助行为。
职业教育,即是给人们以互助行为的素养,完成他共同生活的天职‛由此,他认为要‚用最多的热诚,包涵一切,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发挥大合作的精神,做训练的方针,使受吾教育的,精神方面和知能方面,完全适合于人群需要。
‛他给职业教育下的定义是:‚职业教育,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者也。
‛‚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业务。
‛黄炎培从职业和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提出职业教育训练应坚持做人第一,培养学生敬业乐群。
他说:‚施教育者对于职业,应有极端的联络;受教育者对于职业,应有极端的信仰。
‛他反复强调:‚有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个己谋生活,这种误会,不可不注意。
职业教育不仅是为个人谋生的。
而且是为社会服务的。
‛‚职业教育训练,第一要义即‘为群服务’‛。
有鉴于此,黄炎培还把‚敬业乐群‛立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
所谓‚敬业‛,是提倡‚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
‛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
‛也即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合作互助的精神。
为了贯彻这一训育方针和德育目标的要求,黄炎培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着重从三个方面探索尝试。
一是加强职业观教育。
黄炎培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劳工神圣‛、‚双生万能‛,‚极意提倡职业神圣之学说,发挥职业平等之精神。
‛二是以‚敬业乐群‛为核心细化职业道德规范。
他曾说:‚养成守规则、有礼貌、耐劳苦的习惯,吾敢说没有一处不欢迎的。
‛他还让中华职业教育社制定和完善训育标准,把‚敬业乐群‛具体化,主要内容有:认识职业之真义在服务社会;养成责任心;养成勤劳习惯;养成互励合作精神;养成理性的服从美德;具有稳健改进之精神;养成对从事职业之乐趣;养成经济观念;养成科学态度,等等。
三是注重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加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一入学就一律要写誓约书,并实行‚学生自治‛。
由上可见,在黄炎培‚手脑并用‛的职教理论中,把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放在了突出的位臵,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做人,学会做人,敬业乐群。
第三,从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来看,‚手脑并用‛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注直技能。
黄炎培先生创办职业教育,一改传统的重书本、轻实用的倾向。
他在解释何为职业教育时说;‚若以狭义而言,则仅以讲求实用之知能为限‛,‚职业教育,则专重实用,纯为生活起见。
‛他还说:‚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
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手脑并用。
‛‚职业教育,不唯着重‘知’,尤着重在‘能’‛,‚办职业教育不但着重知能,而且还需养成他们适于这种生活的习惯‛。
1918年,黄炎培在创办职教事业之初就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之目的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16年后,他又将‚谋个性之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并列之于言。
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的目标、目的的概括,应该说是务实的、全面的、辩证的、深刻的,将‚对己谋生‛与‚对群服务‛统一了起来,将发展个性,能力本位与全面发展统一了起来,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那时候,中国还设有人提到增加生产从教育下手,它是第一声。
‛黄老先生还针对当时的教育弊端尖锐地指出:‚今青年毕业于学校,失业于社会者,比比皆是。
苟长此不已,教育愈发达,失业者愈多,满地皆高等游民,成何世界!此其责任不得不由教育当局负之。
‛团此黄老先生强调:‚职业学校的基础是完全筑在社会的需要上‛,办什么样的学校,设什么科,怎样确定修业年限,设臵怎样的课程等问题,都要调查了解当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然后作决定。
不可‚拘系统而忽供求。
‛并且,黄炎培已明察到‚社会的需要‛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所以他还强调社会日趋进步,职业日趋分化,职业学校的设科,各系科的课程、教材,尤需赶上科学的发展,使学生不至于落于社会形势、科学发展之后。
纵上所见,黄老先生倡导的‚手脑并用‛职教理念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向学生教什么的问题,这就是要培养‚去实地应用‛的人才,即能够对己谋生、对群服务,增进生产力的实用型人才,教给学生社会需要的技能,‚尤着重在‘能’‛。
第四,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来看,‚手脑并用‛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手脑联动、做学合一,‚手脑并用‛作为教学过程、教育方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倡导和要求的是做学合一、知行统一、智能并重。
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办职业教育,万不可专靠想,专靠说,专靠写,必须切切实实去‘做一’,‚手脑联合训练,确是人类生活教育上量基本的工夫‛,‚适合青年期身心发展的自然要求。
‛由上可见,黄炎培对他所倡导手脑联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是做了全面、充分、深刻的论证的。
在他的思维视野中,坚持手脑联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不仅是由‚手脑并用‛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所规定了的。
而且是人类文明生成历史中的基本事实和必然规律,又是青年期身心发展的自然要求。
正因为如此,黄炎培在创立中华职业学校之初,即创设了产教结合、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
学校‚先办了铁工科、木工科,又办了钮扣科、珐琅科,还有各种教员养成科,每科附设了工厂。
教师以外,请熟手工匠,教学生做工;学生以外,添招艺徒,称乙种学生,白天做工,晚上读书。
每个工厂都是一面给学生和艺徒工作,一面将出品出卖。
全校教师和学生,天天在热烈的兴趣和活动的空气中过生活。
‛这段文字为我们记录和描述了当年中华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产‛与‚教‛结合得紧密无隙,由此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
以上,我们从黄炎培职业教育文论所涉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和德育标准、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诸方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手脑并用‛确实是贯穿于他整个职业教育思想的一根‚红线‛和‚精髓‛,或者说是他整个职业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
此外,还有实证性的事例,可以说明黄炎培在开始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之初,就已把‚手脑并用‛作为从事职教事业的‚要旨‛。
1917年5月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翌年,中华职业学校创立,在社徽、社旗和校标的图案中,都有手与脑结合的寓意。
中华职教社社歌的主题词是‚手旗兮飞扬!吾何往兮?比乐之堂!将使无业者咸有业兮,使有业者乐且无疆!‛中华职业学校校歌更是由他和江问渔合作作词、独自作曲的,校歌的关键词句是‚……用我手,用我脑,不单是用我笔,要做,不单要说,是我中华职业学校的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