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劳动力需求
• 【进一步的阅读】
• • • • 1、关于劳动力需求的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阅读 Hamermesh, D. Labor Dema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2、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及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可以阅读蔡昉、 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 2005。 3、如果需要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及时信息,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公 布一些及时的调查结果,可以登陆。 4、关于长期劳动力需求的理论,可以阅读Orley Ashenfelter and R. Layard, ed.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Vol. 1, the Demand for Labor in the Long Run, North-Holland Press, 1986.
•
派生需求(又称“引致需求”)是相对于直接 需求而言的。在讨论产品市场时,消费者对各 种商品的需求,是直接需求。但当我们考察生 产要素市场时,会发现普通的消费者并不直接 消费生产要素。因此,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 于消费者对于产品存在需求派生而来的。劳动 力就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对劳动力 的需求也是派生需求。
• 2、等成本线
•
图 等成本线
• 3、成本最小与长期劳动需求
•
图 成本最小化与长期劳动需求
MPE / MPk w / r
4.2.3长期和短期的劳动力需求曲 线
•
图 企业的长期和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4.2.4规模效应与替代效应
•
图 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
由于长期来看工资率都是上涨的,LA到LB是规模效应, 规模下降。工资率提高,企业在尚未调整资本构成之时成本上 升。短期来看只能先调整产量。
4.1.2边际产品和边际收入
• 平均产品是指某种要素投入所对应的产出水平。 因此,G企业通过投入了数量为E的有效劳动获 得了数量为q的产出,其劳动的平均产品可以表 示为:
q APE E
•
E 是劳动投入发生的变化, q
是劳动投入变化 所引起的产出变化,而我们用下式的右边部 分表示在资本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劳动 MP 投入引起的产出变化, E被称为劳动的边际产 品。
短期劳动需求曲线比长期更陡峭。
4.3劳动力需求弹性
• 在劳动经济学的文献中关于就业需求,通常用几 种弹性来描述。例如,在反映宏观经济增长所产 生的就业需求时,使用就业相对于收入(GDP) 的弹性;在讨论就业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时,使用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弹性,在讨论劳动力 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之间相互替代的关系时,使用 替代弹性。以下将分别介绍这几种弹性。
0
• •
ESR E(w, p, K 0 )
4.2.2企业的长期雇用决策
• 1、等产量线
•
图 企业的等产量线
• • • •
等产量线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更高的等产量线表示更高的产出水平。 其次,等产量线向下倾斜,具有负的斜率。 第三,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C wE rK
=》
K C / R (w / r ) E
等产量线从A到B就是规模效应,产量减少了,在资本量不 变的时候,劳动自然减少。
LB到LC是替代效应,购买设备减少操作人员。
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作用会使劳动雇佣量从LA降到LC。 A’到C’就是推导出来的产期劳动曲线。
当工资率下降时,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见P103
短期由于规模效应,劳动需求量从A点挪动到B 点,长期由于替代效应,使劳动需求从A点变动到C 点。连接AB就是短期的劳动需求曲线,连接AC就 是长期劳动需求曲线。
4.3.2需求自身弹性
•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弹性也称为需求工资弹性,指 的是工资变动的百分比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变化 的百分比,也可以下面的表达式来描述。
% E % w % • 在该公式里, 表示需求的自身弹性, 表示百 分比的变化。
图 同一 曲线 上的 不同 点弹 性有 差别
• •
• 【术语和概念】
• 派生需求 生产函数 劳动的边际产品 劳 动的边际收入 劳动边际成本 等产量线等 成本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 就业相对于GDP 的弹性 需求弹性 替代弹性 规模效应和 替代效应
• 【思考题】 • 1、为什么说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派生需求?它和 对产品的需求有什么差异? • 2、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是如何形成的? • 3、企业的长期劳动力需求函数主要受哪些因素 的影响? • 4、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和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异? • 5、请解释工资变动所导致的规模效应和替代效 应的含义。
4.3.1劳动力需求的GDP弹性
• 劳动力需求的GDP弹性反映了GDP增长带来就 业机会的多少,人们可以通过这个指标的变化观 察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是否同步。
•
•
•
•
如果仅仅通过就业相对于GDP的弹性来反映劳动力市场上 的需求情况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就业相对于GDP的弹性是一个反映结果的指标,即 当年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当我们需要进一步 认识劳动力市场规律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知道是什么机制导 致了这样的结果。 其次,就业相对于GDP的弹性是一个高度加总的结果,我 们知道经济的结构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有的经济部门不断创 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往往具有比较高的就业弹性,而有的经 济部门则会逐渐释放出劳动力,就业弹性相对较小;而且, 资本密集型的部门单位GDP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低。这些情 况通过就业相对于GDP的弹性都无从反映。 第三,劳动力市场上企业的就业需求对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反 应,是劳动力市场上调整机制的核心,但就业相对于GDP 的弹性无从反映这种机制。所以,要充分认识劳动力市场上 需求变化的性质,我们还需要借助于另外几个弹性。
% ( K / E ) % ( w / r )
• 【本章要点】
• • 1、劳动力的需求是派生需求企,业是创造劳动力需求的最重要的单 位。因此,考察劳动力需求需要了解企业的生产行为。 2、期内,企业只需要考虑资本存量、产品价格和工资水平对雇用的 影响,因此,当企业雇用劳动的边际收益等于其付出的边际成本时, 企业实现了最优的雇佣决策;在长期,企业需要考虑资本价格、产 品价格和工资的变动,因此,当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之 比时,企业确定其资本和劳动的使用比例,即雇佣劳动的数量。 3、般来说,企业在长期可以更灵活根据劳动力需求来调整雇用数量, 因此,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较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更平缓。 4、动经济学家常常使用劳动力需求弹性来反映企业对价格变化反应 的敏感程度。需求自身弹性反映企业劳动力需求数量对工资变化的 灵敏程度,替代弹性则是反映资本和劳动之间相互替代的程度。
• 按照上面生产函数,从事生产的企业而言,其利 润函数 就是他们的产品收入减去使用的要素成 本,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达式来表示:
pq wE rK
• 将生产函数方程代入利润函数,可以进一步得到 下面的表达式:
pf ( E, K ) wE rK
4.2.1企业的短期雇用决策
C
————————————
————————
4.3.3替代弹性
图 资本与劳动的完全替代和完全互补
•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达式反映资本 和劳动之间相互替代的程度:
q MG企业的劳动边际价值, MPE 它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 乘以产出品的 价格 。 p
VMPE p MPE
4.1.3边际成本
• 具体到劳动力要素,企业多雇佣一个单位 劳动的边际成本,就是它为这个工人支付 的工资率(w)。
4.1.4利润最大化
• 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处于以下的状态:劳动 力的边际收入等于劳动力的边际成本。
VMPE w
• 上式表明,当企业雇佣一个工人所带来的边际产 值等于企业付出的成本时,企业达到最佳雇佣规 模,这就是企业的短期劳动需求。
•
图 企业在短期的劳动力需求决定
•
•
企业在考虑使用多少劳动力时,影响企业决策 的因素包括:现有的资本存量、劳动力市场工 资水平、企业产品所能销售的价格。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达式来阐述企业短期的劳 动需求函数,其中E SR 是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 p w 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 是企业生产的产 K 品价格, 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本存量:
第4章劳动力需求
• 在本章,我们将主要从企业的层面了解就 业岗位的产生过程。首先,我们介绍劳动 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需求的派生性; 然后,将着重考察劳动力需求在短期和长 期的决定,以及二者的差异;本章的第三 节介绍需求弹性。
4.1对劳动力的派生需求
正是成千上万的企业不断扩大经济活动, 才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从而导 致总体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对劳 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4.1.1生产函数
• K是所需要投入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和其他 物质投入品的加总存量,而E则是指企业的雇员 投入的有效劳动时间。所有的投入都是为了生产 产品,我们用q来表示企业的产出。由于投入品 和产出品之间总存在着某种技术关系,可以一般 性地将这种技术关系通过以下的函数形式表达:
q f ( E,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