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一)一、单项选择题1、中学生在课外看电视时,喜欢唱歌的学生很容易看到娱乐新闻,喜欢运动的学生很容易看到体育消息。
这主要是因为人的注意受到( A )的影响。
A、人的兴趣B、人的知识经验C、人对事物的期待D、人的情绪状态2、吃过苦药之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水是甜的。
这属于感觉的( D )A、适应现象B、融合现象C、掩蔽现象D、对比现象3、在黑板上用白色粉笔写字,字迹显得非常清晰。
这是因为知觉的选择性受到(B)的影响。
A、对象与背景的组合关系B、对象和背景的差别C、人的需要D、人的兴趣4、思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其基本过程是(A)。
A、分析和综合B、比较和分类C、抽象和概括D、系统化和具体化5、表象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表象具有( D )特点。
A、理解性和概括性B、整体性和直观性C、整体性和理解性D、概括性和直观性6、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声音记忆,属于( B )。
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7、“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落一叶而知秋”,反映的都是思维的( A )。
A、广阔性和深刻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灵活性和敏感性D、逻辑性8、具有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特点的情绪状态是(C)。
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9、“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活动特征,属于( C )气质类型。
A、多血质(强、平衡、灵活)B、胆汁质(强、不平衡)C、粘液质D、抑郁质(弱、不平衡)10、动机和兴趣是( B )的组成要素。
A、个性心理特征B、个性倾向性C、认识过程D、意志过程11、马虎粗心属于人的性格特征中的( B )。
A、性格的情绪特征B、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C、性格的意志特征D、性格的认知特征12、上课时,学生依据老师的描述,头脑中出现相应的人物和情节的形象,这是一种( C)。
A、幻想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空想13、条件反射原理的提出者是(C)。
A、弗洛伊德B、冯特C、巴甫洛夫D、笛卡儿14、班杜拉称之为“无需练习的学习”也称(A)。
A、观察学习B、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自学15、共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B)。
A、巴甫洛夫B、桑代克C、布鲁纳D、华生16、发现遗忘规律,提出遗忘曲线的是( C )。
A、弗洛伊德B、布鲁纳C、艾宾浩斯D、爱森克17、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是( D )。
A、动机斗争B、制订计划C、采取决定D、执行决定18、“三因素说”认为品德的三个基本因素是(A)。
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B、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19、把学习的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材料,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这是( B )。
A、接受学习B、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20、以情绪异常沮丧,持续时间长为突出特征,同进具有神经性症状的心理障碍是(B)。
A、神经衰弱B、神经性抑郁C、恐怖证D、癔症21、凯尔曼提出,人的品德的改变要经历三个阶段( A )。
A、顺从认同内化B、顺从内化认同C、认同顺从内化D、认同内化顺从22、教师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讲授,这种授课的思维方式属于(C)。
A、创造思维B、直觉思维C、发散思维D、集中思维23、“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与意志的(A)品质相反的意志表现。
A、目的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24、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C )。
A、分解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25、在一个学习材料中,中间的部分比结尾部分容易遗忘,是因为中间部分比结尾部分多了( C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干扰抑制D、定势抑制二、多项选择题26、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 B C )。
A、保密原则B、客观原则C、发展原则D、主动原则E、尊重原则27、个性的基础特征包括( A B D )。
A、独特性B、稳定性C、恒常性D、社会制约性E、文化性28、在下面有关心理与客观现实关系的表述中,属于正确表述的有( A B C D)。
A、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主观的反应B、心理是脑的机能C、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D、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E、心理是人特有的29、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 A B C D)。
A、刺激的强度B、主观方面的需要C、刺激的活动变化D、主观的期待E、对目的任务的理解30、学校心理咨询的形式有( A C D)。
A、书信咨询B、集体咨询C、电话咨询D、门诊咨询E、上门咨询三、填空题31、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1879年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32、感觉是对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反应。
33、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多次重复。
34、“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广度;“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的是注意的分配。
35、各种相关能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是才能,它的高度发展就是天才。
36、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的、稳定性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的强度,变化速度、灵活性等特点。
37、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和暂时性,而情感一般不受情境所左右。
38、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的,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
四、判断说明题39、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错)40、超额学习是防止遗忘的基本措施,超额学习越多,效果越好。
(错)41、性格一经形成就不能改变。
(错)42、接受学习是一种被动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避免这样的学习。
(错)43、智力高,创造性就强。
(错)五、简答题44、意志行动的特征?(1)自觉的目的性(2)以随意动作作为基础(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45、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1)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排除干扰4)合理地组织活动46、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能力类型的差异47、情感调控的方式有哪几种?1)理智调控2)转移调控3)激励调控4)合理宣泄调控48、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哪些内容?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情绪特征 3)性格的意志特征 4)性格的认知特征六、论述题49、试述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加强学习目标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习动机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6)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50、联系实际,谈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2)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3)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5)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七、案例分析题。
51、案例:小明学习有具不好的习惯,觉得平时课后的复习没有必要,所以做作业和做练习都不认真,甚至认为考前的临时突击就完全可以应付考试。
结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
请分析:1、小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谈谈防止遗忘的主要措施。
1)注意营养与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2)加强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3)提倡理解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4)复习5)过度学习6)记忆术52、案例:张丽是一个十六岁的初中学生。
在一次看言情小说时,由于看到其中的色情描述,使她感到非常的不舒服。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看到男生就想到那段描述,就忍不住去看男生的敏感部位。
虽然她也觉得很不道德。
但是,越想克制越克制不住。
最后,她发展到不敢看男生,对此她非常苦恼。
请你分析:1、初中生的心理有哪些矛盾?张丽的心理存在的主要是什么矛盾?1)性发育迅速成熟和性心理相对幼稚、性知识缺乏的矛盾2)情感激荡要求释放与内部表露趋向内隐的矛盾3)自我意识迅速提高和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2、谈谈学校心理咨询的原则应该有哪些?1)尊重他人的原则2)关系平等原则3)保持价值观中立和心理疏导原则4)保密原则《心理学》复习资料(二)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心里按其内容和源泉及其发展方式来讲是( A )的。
A、客观B、主观C、能动D、机械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D )。
A、冯特B、詹姆士C、华生D、马斯洛3、“一心二用”是注意的(C)的表现。
A、广度B、转移C、分配D、稳定4、人对不具任何伤害的事物、环境产生的不合理的、异乎寻常的紧张不安或害怕的内心体验属于( D)。
A、强迫症B、癔症C、抑郁症D、恐怖症5、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 A )。
A、社会舆论良心B、法庭C、警察D、监狱6、迁移理论的共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 B)。
A、巴甫洛夫B、桑代克C、布鲁纳D、贾德7、斯金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D)。
A、认知—结构理论B、有意义学习理论C、尝试错误理论D、强化理论8、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德时间最多不超过(A)。
A、2秒B、5秒C、25秒D、1分钟9、教师讲课时,从教学原理出发,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向学生讲授,教师的这种思维方式是(C)。
A、创造思维B、直觉思维C、发散思维D、集中思维10、某人有多余的钱,在选择储蓄和“炒股”之间举棋不定,由此产生的冲突是( A)。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回避冲突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又被称为(BC )A、心理过程B、心理活动C、心理现象D、心理规律E、个性心理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 BE )A.心理过程B。
兴奋过程 C。
认识过程 D。
情感过程 E。
抑制过程3.人的社会情感是非常丰富的,一般说来,它包括( BCE)A.心境 B。
道德美。
C。
理智感 D。
热情 E。
美感4.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客观原有刺激物的(ABCE)A.强度 B。
新异性 C。
对比关系 D。
范围 E。
活动变化5.个性的基本特征( ABCE )A.整体性 B。
独特性 C。
稳定性 D。
发展性 E。
社会制约性三.填空题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
心理学家_______弗洛伊德_____.2.以实际行动为支柱的思维,叫做_________动作思维_________3.____________性格______________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4.品德包含着一定的_____道德认识_____,道德情感和______道德行为_______-三中基本因素。
5.根据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意义学习可以分为三中类型:__代表学习___,__概念学习__和命题学习。
6.意志行动可以分为____采取决定阶段_____和执行决定两个大的阶段。
7.艾宾浩斯提示了遗忘的规律,其规律是___先快后慢_____。
8.情感的产生是以_____需要____为中介。
四.名词解释1.适应2.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3. 气质4. 概念同化: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五.判断说明题(全错)1、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